今天突發(fā)奇想,看了看自己之前大學時候?qū)懙臇|西。有三篇叫做叫做意識論的小短文,讓我很是驚異。下面是大學時候?qū)懙脑模?p> 意識論(一)之生命
我們總會思考一些事情,比如說,我從哪來,要到哪去,我是什么人,我是誰等等。我也會思考一些這樣類似的問題,我是什么,我的生命從何而來,什么是生命,生命與非生命有什么區(qū)別。
生命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他說不清,道不明,卻時刻存在著,存在在我們的身邊,我們?nèi)祟愂巧瑒游锸巧?,植物是生命,甚至微生物也是生命,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呢。我認為,生命就是意識~~~沒有意識,那么一切都只是物質(zhì),我們?nèi)绻麤]有意識,那么我們跟山川河流,我們跟石頭土壤,又有什么區(qū)別。最初的生命是什么,就是一團原本跟石頭、流水沒有任何區(qū)別的是蛋白質(zhì)突然有了意識,最初的意識是源于對周邊的感知,我們無法得知最初的這團蛋白質(zhì)是感受到了陽光的刺眼還是周圍的冷暖,我們不知道最初的這團蛋白質(zhì)是聽到了聲音還是嗅到了味道,但,就是這最初的一點點感覺,一點點對周邊環(huán)境的意識探索,那就是生命的源頭。之后我們看到了什么,從一點點的感知,到餓的意識,我去吸收營養(yǎng),我去完成細胞分裂,到逃避的意識,我來保護我的生命,我來逃避潛在的危險,于是我們看到了這個大千世界,獵豹、河馬、銀杏、松柏,還有病毒細菌,形形色色,語言、肢體,傳遞著各式各樣的信息,這就是意識之間的傳遞。生命的誕生,從一個受精卵開始,我們可能并沒有意識,但是,科學家證明,發(fā)育到一定程度,在母親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外部環(huán)境有所感應,這就是意識的起始,其實也就是生命的開端。那么,什么又是生命的消逝呢,生命是死亡,其實也就是意識的消逝,對這個世界沒有了感知,其實就是生命的逝世。
意識有多重要,思想其實也是意識,意識的高級形式,往往也就體現(xiàn)出了生命的高級形式。微生物,沒有自我的思想,有的只是對外部環(huán)境的感知,他知道什么是適合自己繁衍生存的環(huán)境,這就是最低級的意識,也就意味著這種生命體就是最低級的生命體。再看植物,有科學家證明過,植物也是有感知的,當火災來臨,植物之間會有信號傳遞,體現(xiàn)出驚恐和焦慮,當樹枝被折斷,植物也會顯示出疼痛的意識,對于陽光水分的生長需求,植物往往也能展示出竟然的向性生長,我們不得而知這究竟是潛意識的行為還是深意識的有意而為之但這已經(jīng)會是中等生命體的特征了。再看動物,不僅僅有意識,更多的是有思想,語言已經(jīng)發(fā)揮到了極致,捕獵和被捕的斗爭,潛伏、圍捕、個體配合,情緒,思考,溝通,甚至包括人類這個目前來講最具智慧和思想的物種,這些就是高級生命體的意識。
人類的意識有多重要,在各種生命形式中,人類無異是最特殊的一種,最重要的就是,人類發(fā)明了文字,而文字作為載體,將意識最為長久的傳遞了下來。人來的生命是十分短暫的,和其它動物一樣,不過很多人的精神通過口口相傳,通過文字記載,一代一代的傳遞了下來,這種精神的延續(xù)一可以看做是生命的另一種延長,是一種本體意識之外的意識的傳承,看到孔子,我們知道那是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看到岳飛,我們知道那是忠君愛國的代表,這種精神的象征便是意識傳遞下來,從而產(chǎn)生了新的生命,源源不息,每當端午節(jié),我們知道那是紀念屈原的,每當寒食節(jié),我們知道那是紀念介子推的,就是這個道理。
意識論(二)之進化
生命產(chǎn)生以來,個體的生存,種族的繁衍就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命題,那么他們最終的歸宿是什么,那就是進化。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冷血動物到恒溫動物,從低生態(tài)生物到高生態(tài)生物,從猿猴到古猿再到人類,整個生命史仿佛就是一場進化史。然而生命的進化并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生理上的進化、形體上的進化,同時也是意識上的進化、思維上的進化。
進化是什么,就是種群更有力的去適應這個世界,完善自己,突出優(yōu)勢,抵消劣勢,那么越來越聰明算不算一方面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逃避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本能了,更是一種生存技能,并且發(fā)展到了智慧的選擇集體來依靠,智慧的選擇地勢地形來擺脫,這都是進化。狩獵也已經(jīng)靠的不僅僅是尖牙厲爪和速度力量了,更多的是伏擊啊,圍剿啊,消耗啊等等狩獵戰(zhàn)術,就連人類的很多戰(zhàn)爭戰(zhàn)術不都也有著動物集體狩獵的戰(zhàn)術的影子嘛。最主要的例子就是人類了,人類是靠著什么稱謂的“萬獸之王”、“生命至尊”的,還不是靠的是智慧。智慧是什么,說白了,就是意識的高級形式,就是由意識進化而來的,意識進化成了思想,思想進化成了智慧,而生命的進化不也是有著意識的進化在其中嗎!
看過了縱向上的進化史,我們再來看一看現(xiàn)代這個橫向上分布,除了人類,什么動物最聰明,有人說海豚,有人說黑猩猩,不管是什么,總體上來講,智慧最高的應該是哺乳動物吧,接下來的是什么,鳥類啊、爬行動物啊、魚類啊什么的,最低級的應該就是節(jié)肢動物跟昆蟲了吧,我們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物種進化就是這么個順序,有最簡單的蟲子,進化到魚類,之后登上了陸地,形成了爬行動物,在之后經(jīng)過漫長的恐龍時代再逐步發(fā)展進化出現(xiàn)了鳥類和哺乳動物,可以說,意識也就是這樣子進化出來的。我們并不否定進化過程中生命生理上以及形態(tài)上的進化,但其實我們更不應該忽略的是,物種在進化過程中意識的進化。
漫漫歲月無痕,一代更勝一代,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的后代必將越來越聰明,或許現(xiàn)在很多我們不敢想象的事到時候都會成為現(xiàn)實,這靠的并不是生理上和形態(tài)上的進化,靠的只能是,意識上的進化。
意識論(三)之認知
很多哲學理念都強調(diào)了神的存在,尤其是教派,基本上世界上的神的邏輯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無神論者,中國這個共產(chǎn)主義社會占了絕大多數(shù)的部分,第二類是有神論者的一神論,代表教派是基督教,他們之信仰耶穌耶穌這個唯一的神,而第三類就是有神論者里面的多神論,在中國普遍存在的佛教和道教都屬于其中,那么,到底有沒有神呢!筆者認為,都可以!有人說這可能就是個廢話,其實不然,為什么?這就是每個人的認知,你認為怎樣就是怎樣,沒有絕對的觀點,因為認知這個本身就是一個主觀上的東西,沒有對與錯,主觀認知是什么都可以,有的只是好與壞,是否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良好的影響,亦或是不良的影響。
讓我們看看,神究竟什么如何產(chǎn)生的吧。其實,神產(chǎn)生的本源就是兩點,第一,就是對大自然的認知,很遠的時候,人們看到刮風、打雷、下雨,你跟他說刮風是氣流流體間的劇烈運動,有可能是冷熱溫差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物體劇烈運動帶動周圍氣流流體運動?打雷時云朵間帶有正負離子高能團,由于正負離子劇烈交換產(chǎn)生瞬間強大電流?下雨是氣體物態(tài)變化以及溫度冷熱交替還有流體包裹托浮共同造成的?他們那個時候沒人懂啊,就算有人懂,你跟他們也解釋不清楚,更別提什么更高級的科學理論了。那么,人類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再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便產(chǎn)生了神靈的念頭,有人說,那現(xiàn)在大家知識水平都提高了,是不是就可有都無神論者了,其實不然,且聽神產(chǎn)生的本源的第二點。第二,就是,人們在一個集體中活動,作為一個群居動物,切群居范圍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跟行事方法,就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自己的行為為別人帶來好處,另一種是自己的行為為別人帶來壞處,是的,正如前面所講,認知沒有對錯,但是有好壞。好是什么,壞是什么,于是,神的出現(xiàn)解答了各位的疑問,神告訴大家,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甚至善有什么獎勵,惡又有什么懲罰,這一切不能夠由人來辦得到的事情就有神來替普遍人們?nèi)ネ瓿?,所以往往形成當時社會的一個道德規(guī)范,和正確引導。面對現(xiàn)在無神論社會的各種冷漠,無情,向利益勾心斗角,筆者發(fā)出呼喚,這個神還是有的好,來幫幫各位,約定一個面對當代社會的道德取向吧。
但是,神就意味著一切都是好的么?神和人一樣,也會犯錯誤,這當然不是神的錯,而是那個時候的認知問題,布魯諾被“神”殘忍的燒死,哥白尼、伽利略、愛迪生都受到過“神”的壓迫,我們一切有悖于神的理念都被判為異教徒、異類。神把一切都規(guī)定為對和錯,必須怎樣,但是,這是否與我們的認知相違背?我們的認知是在不斷進化的,從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霍金的時間簡史,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解讀也在不斷進化著,物競天擇,物種是不斷進化著的,我們的思想和認知也在不斷進化,但如果神不進化,神的理論和思想就會被時間無情的拋棄,人們會發(fā)現(xiàn)神的錯的,所以神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追上人的認知。
我們的認知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外在的解讀,包括世界,包括社會,另一個是對我們自我內(nèi)心的解讀,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神是時候放輕松了,收收手吧,對世界對社會的認知是人類隨時間的進化的,神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甚是不會有思想的。或者說不會有思想進步的,外在咱們就不管了也罷,只管內(nèi)心,教會了人們善惡也就夠了。所以每個人的心中最好都有神,無論是耶穌還是釋迦摩尼,甚至只是你自己,但是請不要忘記,神會告訴我們的一切,什么的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做好事,什么是做壞事,其實,神并不重要,但是神又重要的超出整個社會,多做好事,告訴給你自己心中的神,多做對自己對他人有益的事,我們的社會將一片和和睦睦!!!
這就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一路進化而來,又將一路繼續(xù)進化下去的好的認知?。?!
這讓我驚呆了,我已經(jīng)不記得我是什么時候?qū)懴逻@樣的東西了。仿佛那個曾經(jīng)的我和我之間擁有那條鴻溝。我不知道那時候的我為什么會寫這些東西,也不知道那時候的我為什么會思考這樣的東西。但我知道,現(xiàn)在的我仿佛已經(jīng)很久沒有考慮過什么了,已經(jīng)失去了當初寫這種文章時候的熱忱,尤其是一些偏向哲學方向的東西,我已逐漸失去了思考。過去的我就如同是另一個人一般,讓現(xiàn)在來的我來看,是那么的陌生,和那么的莫名。
或許我變了,我不再擁有之前去探究世界真諦的初心,或許我又沒變,只不過我現(xiàn)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寫小說上,而忽略了某些東西。是與不是,未置可否,但我希望,今天的我,能和昨日的我一起并肩努力,去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未來的我。
我,和我,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呢?我不禁懷疑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