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父子倆,還有豬妖跟著,去內(nèi)城北邊的天字區(qū)地方,比較安靜,有家朗宇書館,那是個秀才,開館收徒。
崔秀才本以為靠著自己滿腹才學(xué),是瑞安第一秀才,又是租在安靜地段,有很多的學(xué)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一個弟子。他是個高傲的人,賺點路費,就去京城趕考,再博一次,如果還不行的話,就只能回家耕田了。
即便是安靜的地方,房租不便宜,房租每個月是兩個金幣,崔秀才快支撐不下去了,很有可能就要打包回府。
他是高地村隔壁的崔家莊子弟,是第一個考中秀才的人,一直被族人寄予厚望,可惜,崔秀才考了很多次,還是沒有通過進士科,現(xiàn)在都四十多了,為了營生,給居民寫寫信,畫幾張畫,帶幾個弟子,聊以為生。
但是那高昂的房租,將他難住了,快要支撐不下去。
愁死了,崔秀才正要在后院的一棵歪脖子榆樹上吊一根繩子,轉(zhuǎn)頭就發(fā)現(xiàn)了豬妖,探出一個丑陋豬頭,嚇得掉下來,跌坐在地。
“妖怪啊!”
何觚將豬妖扯到一邊去,“豬頭,總趕在主人前面干啥,你看把秀才嚇的?”
崔秀才擦了一下冷汗,在何觚攙扶下站起來。
“不知幾位來,有何貴干?”
“豆仔,這就是你的先生了,過來拜見崔先生。”
豆仔還站在外面,不肯進來。
崔秀才一聽,是來讀書的,精神頭上來了。
“我觀你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唇紅齒白,一股靈氣從天靈蓋噴薄而出,跟著老夫?qū)W習(xí),必將讓你登科,成為狀元之才?!?p> 崔秀才那唾沫橫飛,三尺之類,必將蒙受雨露滋潤,嚇得何觚三人后退三尺。
“豆仔,你看,先生說你有狀元之才啊?!?p> 豆仔被表揚,也是很興奮,現(xiàn)在沒有誰會說,豆仔只是個吃貨,啥也不懂,被先生一夸,他就有了興致。
“我不是說豆仔?!?p> 豬妖臉色一紅,“先生,俺老豬可是一個拳頭大的字也不認得幾個?!?p> “粗鄙小妖,我說的也不是你?!?p> 何觚心中一顫,說的難道是我?
崔秀才認真地看著何觚,“對,就是你,你跟我學(xué)三年,必金榜題名。”
何觚想想,也對,我以前讀書就很行,也是個狀元呢。
“我很忙的,要做生意,要帶娃,要做飯,還有老婆要養(yǎng)。”
崔秀才鄙夷地瞪了何觚一眼,“君子遠庖廚,你沒聽圣人說嗎?君子立于天地之間,當心懷壯志,苦讀圣賢之書,修身養(yǎng)性,成棟梁之才,怎可蠅營狗茍,做哪些販夫走卒之事,我只是覺得你是大才,虛度光陰可惜?!?p> “金榜題名有什么好處?”
崔秀才微微一笑,“好處多了去了,可以為官一任,拯救黎民百姓,輔佐君主,安定天下,從自身修養(yǎng)而言,能做到言出法隨,跟道家咒語一般靈驗。是我等不能修煉的唯一選擇。你的經(jīng)歷我也聽說了,很遺憾,沒有別的出路,你只有讀書,考上功名,然后便可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p> 言出法隨,這個爽,我要回地球,唆!回去了。
我要個大美女,好,魔鬼身材的仙女就到手了。
我要大把的金幣,黃金堆滿屋。
崔秀才又是微微一笑,“言出法隨的使用,跟你讀書的修為和感悟有關(guān)系的,理解越透,感悟越深,使用的言出法隨的法力便更高,成功率也就更高,比如,童生,只能使用一些低級的法術(shù),秀才,高級一點,進士,那就更高了?!?p> 讀書人也是另一條修煉法門,這條路對大多數(shù)人有效,受限制少,只要不是腦袋有器質(zhì)性的病變,或是短路,基本可以通過這條路修煉,有兩位圣人就是讀書成圣,也是點燈人中的佼佼者,一言以安天下,一言以退敵,一言以成圣。
到了那個層次,才真正的叫做言出法隨,一言一語都是道,都是法,都是咒語,都有法力。只要輕輕地對對手說,你消失吧,對手立馬消失。
何觚對這個異彩紛呈的修煉世界越來越感興趣。
“先生剛才為何?”
崔秀才微微一紅,“不滿你們說,我見榆樹上的嫩葉還可食,便上去采摘一二,聊以充饑?!?p> “竟然到了吃樹葉活命的地步?為什么不說,我想吃頓好的?!?p> “是這樣的,秀才階段的法術(shù),必須使用毛筆寫在法書上,才有效力,而且要虔誠,我現(xiàn)在的法書已經(jīng)用完了,沒辦法。”
崔秀才雙手一攤。
“不知道先生收徒,每月多少束脩?”
“不多,不多,每月三金,便可。”崔秀才搓著手。
不如跟這個崔秀才讀書,還可以教好豆仔,一舉兩得。
“我有個要求,每次來上課,要帶上豆仔,一起讀書。”
“這個嗎,我只想收你,戴上豆仔的話,可能要兩倍的束脩?!?p> 為了陪讀。
這點錢還是拿得出的,何觚很大方地從小乾坤袋排出六枚金幣。
崔秀才看到金燦燦的金龍,欣喜莫名,今天開始,終于有進項了,不僅可交房租,食物也不止樹葉,能吃上包子。
在這個不太重視讀書的世界,能養(yǎng)活自己太不容易了,對于讀書人來說,考不上進士,那怕你學(xué)富五車,也沒用,只能窮苦到老。
儒圣是當過大官的,弟子中又有不少豪富,可以周游列國,那是頂級的讀書人。
大多數(shù)讀書人是在貧困線上掙扎,白首窮經(jīng),到頭來連個功名也沒有,最后的下場一般都很凄慘,十年寒窗苦,不止十年,有很多是一輩子。一百個讀書人里面有一個能考上秀才,一千個讀書人里面有一個能考上舉人,一萬個讀書人里面才出一個進士,競爭很大,付出很多,但未必有回報。
崔秀才就是其中的典范,每天要為生機發(fā)愁。
瑞安城,崔秀才是有名的,因為他的堅持,考上秀才,瑞安城唯一的秀才。
對于以武為尊的時代,讀書人沒有什么地位,在邊荒之城更是如此,要不是有兩位圣人作為表率,讓讀書人充滿希望,估計幾十萬讀書人早就改行了。
一個幾億的帝國,才幾十萬讀書人,修士幾千萬,可以看得出來,修士才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前途的人生選擇。
何觚對讀書人同情,因為他是過來人,小學(xué),初中,高中,一路過關(guān)斬將,才考上名校,其中的辛勞,只有讀書人自己知道,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苦刷試題,苦背,苦練,才贏得最后的成功。
所以他對崔秀才同情,給他一點生活費,當做是幫助吧。
這個時代的考試,不考經(jīng)史子集,就是作文,一篇文章行天下,文章主要還是詩文,能做出一首好詩,便能揚名京華,得到權(quán)貴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