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哪里,張參軍你過譽了!這只是寡人最差的一次射箭,唉,不提也罷!”
楊昭嘴上謙虛,面上卻有些飄飄然,看到?jīng)],未來的大隋戰(zhàn)神,都在夸他善箭術!
以后就叫他楊昭,大隋第一箭王!
在張須陀望著面前的嫡長孫,還有些呆滯時,楊昭兩眼發(fā)亮,盯著張須陀背上那黝黑的弓箭:“我觀張參軍有大將之姿,不知寡人能否參觀下張參軍箭術?”
聞名不如一見,楊昭是單純有些好奇,大名鼎鼎的張須陀騎射到底如何?
他絕對不是為了比試!
“好!”張須陀答應的很是爽快。
請黃喜將一塊只有巴掌大的木板,放在百步開外,差不多一百多米距離,饒是楊昭視力好,也只能看到一個小點。
等黃喜氣喘吁吁地剛跑到一邊,張須陀便流利搭弓。他所持的箭,是標準的牛角弓,這是北方突厥之前,匈奴人最喜歡用的弓,可比楊昭的裝飾性小弓大多了。
咻!
楊昭只聽到一道破空聲,再順著視線看去,百米外樹立的靶子,即已倒地,顯然射中了!
他以前只是聽說過“百步穿楊”,這次真的見識了什么叫百步穿楊!
看向張須陀,楊昭心中的敬佩,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勞請張參將教授寡人箭術!不知寡人何時能到張參將這等水準?”
楊昭恭恭敬敬一禮。
張須陀收弓之后,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射向百步之外目標,可謂是耗費了巨大心神。見皇孫行禮,他忙側身讓開:“大王想要達到末將這等水準,即便以大王的天賦,最少也還要十年!”
一聽十年,楊昭心里哇涼哇涼的,但轉(zhuǎn)念一想,他十年后,還沒到弱冠,正是年少有為,身強體壯的時候,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隋箭王,還有劍術,騎術,小孩子才做選擇,他都要拿第一!
張須陀教授起來非常認真耐心,也非常注重基礎,他是先調(diào)整楊昭的姿勢,整個下午,都在不斷校正中。
等到黃昏臨近,張須陀要告退離宮時,楊昭又告知了一個消息,明天他要出宮,到時候張須陀必然要在宮門口接應隨行。
楊昭之所以能得出宮機會,原在三個叔叔,明天即將離京,往各自任上。
楊昭想要送送這些叔父,順帶回家看一趟母親,二圣昨日就允許了。實際宮里二圣也希望孩子們能多在身邊陪陪,奈何大隋天下依舊有些動蕩。就算他阿爺楊廣,宮中傳來的消息,大體也有安排往江南,以督軍事,并行恢復民生。
翌日清晨,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一同入宮拜別父親楊堅,母親獨孤伽羅。
離宮之后,三人雙眸皆有些發(fā)紅,準備上車離行時,發(fā)現(xiàn)旁邊跟過來一輛馬車,隨之車窗處露出來的腦袋,讓楊俊等皆是一頓。
“三叔,四叔,五叔!這里!”
“阿孩侄兒!”
楊俊當先走來,打招呼道。侄子楊昭造出來的水車,充滿了奇思妙想,也給楊俊帶來了很多靈感,早被他當做了同道中人。他回往并州,正打算用其中原理,做幾個物件出來。是故楊俊對這個侄子感情不斷升溫,并沒有同二兄楊廣私下有些矛盾而冷落。
“阿孩也來送我們了?我就說方才見父皇母后,怎么沒看到阿孩,還以為你進學去了!”這次要往雍州任上的楊諒,也滿臉是笑,來到馬車處,看到楊昭要下來,果斷伸出手,將侄子抱了下來。
楊秀臨近,摸著留著的髯須,同樣含笑道:“叔父們這次離開了,下次再見,必會阿孩再帶一些禮物?!?p> 楊秀這是奉命出鎮(zhèn)蜀地,任務比旁邊兩個兄弟更為艱難。只是歷史上,到達蜀地的楊秀,很快就膨脹了,想擴充兵馬,等著楊堅不在了,起兵謀反自己做天下之主。但知子莫若父,楊堅看出老四楊秀的企圖后,為了排除隱患,先是削減四子兵權,后來將四子廢掉,一直禁錮到隋亡,為宇文化及下處死。
見三個叔叔和藹可親的模樣,楊昭一一行禮問候,大體是“一路順風”之類。隨后在他的堅持,一直將三位遠行的叔父,送到大興城外。
望著分開而行的馬車和護衛(wèi),楊昭站在原地,還保持著揮手姿勢,遲遲沒有轉(zhuǎn)身。
過去了大約一刻鐘時間,楊昭才側頭看了眼旁邊筆直站立的張須陀,語氣中帶著幾分愁思道:“張參軍,你說大隋四海太平,黎民安居樂業(yè),能吃得飽飯,穿得上衣,國家無內(nèi)憂外患之憂……這樣的目標,需要多久?”
若是問詢兵法軍事,張須陀還能回答一些,但楊昭的這個問題,實在太深遠復雜了。
張須陀喉結動了動,微微躬身道:“請大王恕罪,臣不知……”
楊昭牽住張須陀粗糙的手,一步步往馬車停留處走去,偏過腦袋道:“那寡人換一個問題,張參軍愿意同寡人一道,去建設寡人說的時代目標?”
張須陀腰桿漸漸立起,斬釘截鐵道:“臣愿意!”
初升的朝陽下,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在陽光沐浴中,分外高大,沒有人知道他們最終將走向何方。
回到晉王府的時候,已有午時四刻,剛一踏入府內(nèi),但見府上仆從匆忙模樣,楊昭一問,果然他阿娘一個時辰前肚子痛,以產(chǎn)婆所言,要生了!
原本在朝中處理公務的他阿爺楊廣,得到府上消息后,也只是比楊昭先片刻鐘回來。
聽著屋內(nèi)聲音,再見不斷出入的侍女,楊廣急得團團轉(zhuǎn),雙手合十,不斷在院前走動,往后張望。
楊昭站在一旁,心里也有些憂慮緊張,雖然他阿娘按照原有命運軌跡,活了八十歲,還給他阿爺生了子女五人,但在醫(yī)學條件落后的古代,誰也難打包票!
“阿爺,阿娘生我的時候,你有這么急嗎?”
見他阿爺來回走動,心急如焚的模樣,楊昭忙從侍從手中接過一杯水,遞來轉(zhuǎn)移話題道。
楊廣接過水杯,喝了一口,發(fā)現(xiàn)里面加了蜂蜜,很是清涼,連心神都安寧了一些,沒好氣道:“哦,你??!是我和你阿娘在河道邊撿的,后來你皇祖父、皇祖母看你可憐,才把你帶入宮里養(yǎng)著。”
楊昭一臉不信。
一直等到下午,足足過去了近三個時辰,一道嬰兒啼哭聲響起,即見侍女滿臉喜悅跑出來。
“大王,王妃母子平安!為家中再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