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秋驪
縹緲峰后山,原隨風(fēng)看著遲遲不敢回頭的烏老大,平靜的笑著。
“就是這里?”
“就是這!”烏老大的連連點頭。
“好,干的不錯?!?p> “這位大俠,那…這…”
“放心,我不會殺你的?!?p> “多謝大俠,多謝大俠?!?p> “不過嗎?為了你泄露我的消息,你先睡個三天三夜。”
說完,還不等烏老大反應(yīng),只見烏老大頭一歪,便直接倒了過去。
而在原隨風(fēng)安頓好烏老大后,原隨風(fēng)看著這懸崖,接著,便是馮虛御風(fēng),眨眼間,便直接來到了五丈開外。
接著,原隨風(fēng)的身影如同白鶴一般灑脫,又如鯤鵬一般霸氣十足,速度極快。
甚至在原隨風(fēng)的耳邊,他能夠隱隱約約聽到山頂呼嘯的風(fēng)聲。
只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就直接來到了山頂。
來到山頂后,原隨風(fēng)看著眼前的石洞,感受著石洞之后,那若隱若無的氣息,原隨風(fēng)心中知道,天山童姥恐怕已經(jīng)發(fā)覺。
但原隨風(fēng)依舊不慌不忙,語氣平淡:“原隨風(fēng),求見天山童姥?!?p> 緊接著,一個猶如女童的聲音響起:“原隨風(fēng),你是何人?”
“你可知道,擅闖我著縹緲峰的是多大的罪責(zé)?”
原隨風(fēng)平靜的笑著:“早就聽說天山童姥武功高強,因此,在下心生好奇,也想和童姥見一面,過過招論論道。”
“呵?!鄙蕉粗畠?nèi)傳來不屑的笑聲,裹雜著龐大的內(nèi)力。
“你以為姥姥我是想見就見的?”
“簡直可笑?!?p> 但是即便如此,原隨風(fēng)的衣袍,卻絲毫沒有收到影響。
“原來你還有幾分本事,怪不得敢擅闖我這縹緲峰?!?p> 原隨風(fēng)笑著:“微末道行,算不得真?!?p> “只不過,此次隨風(fēng)前來,當(dāng)真帶了十足的誠意,還請童姥不吝賜教?!?p> “誠意?”
“無人通報就來我縹緲峰,我想,為了來到我這,你已經(jīng)做了不少的準備吧?!?p> 原隨風(fēng)微微笑著:“不然?!?p> “在下只是偶然間得到了一個情報,所以才能上來?!?p> “是誰給你的情報!”
“不可說,我答應(yīng)了那位,不會泄露他。”
聲音沉默了一會兒:“你倒是有些膽子?!?p> 原隨風(fēng)笑了笑:“如果童姥不方便,你我二人坐而論道也可,不需要刻意動手?!?p> 聞言,躲在山洞的天山童姥心中一驚,聲音帶著些許的冰冷:“是誰告訴你的?”
原隨風(fēng)平靜的解釋:“我想童姥是誤會了?!?p> “此事無人告知?!?p> “只不過聽聞天山童姥行事一向霸道,如今卻和我說了這么多,想必自然是遇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p> 山洞中的天山童姥又沉默了一會兒。
“想不到你還有些腦子?!?p> 原隨風(fēng)并不開口,只是在等對方的回復(fù)。
“我該怎么相信你?”
原隨風(fēng)淡然:“我站在這里,并沒有進去,而且還和童姥說這么多,就已經(jīng)足夠信任。”
“呵!”
天山童姥不屑的笑了笑。
“娃娃,本門有一招生死符,不知你可敢一試?”
原隨風(fēng)對此也有些無奈,心中暗道:“這個天山童姥,還真是…嗯…穩(wěn)啊?!?p> 接著原隨風(fēng)繼續(xù)開口:“童姥,這三十六島主,七十二洞主,誰人不知眾生死符者,如墮幽冥?!?p> “如今前輩能以此招應(yīng)對在下,在下還真是榮幸。”
“哦?那按照你的意思,是準備好了?!?p> “沒,不敢,慫?!痹S風(fēng)直接了當(dāng)?shù)恼f道。
或許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些信心,但是面對天山童姥這種老怪物,卻不得不小心謹慎。
“那你之前是在逗姥姥不成?。??”天山童姥忍著怒氣。
“這自然也沒有?!?p> “只是天山童姥生死符之名,實在響亮,在下自然不愿意硬碰?!?p> 天山童姥聞言已經(jīng)沒有辦法:“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論道,講理。”
“聞枯榮生死,如此,遂拜童姥!”
“僅僅如此?”
“僅僅如此!”
“小子,你可能要失望了,本尊修行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雖然古今少有,世間唯一?!?p> “但是,你想要的枯榮生死,倒不是本作所擅長?!?p> “怎么可能?”原隨風(fēng)驚訝說道。
“怎么不可能?”
“怎么?”
“還以為姥姥會騙你不成?!?p> 聞言,原隨風(fēng)沉默了許久:“那便得罪了?!?p> “在下告辭!”
轉(zhuǎn)過頭,原隨風(fēng)心中思量:“以天山童姥的脾氣不會騙我,也不屑騙我。”
“只不過,如果沒有枯榮興衰,那么,對于小仙女的救治,就不可能邁出第一步?!?p> “可是…”
“算了,既然如此,那便跑一趟王家的瑯環(huán)玉洞,或許在那里,還能找到一線機會?!?p> 可是天山童姥看著原隨風(fēng)毫不猶豫的離開,這時,天山童姥又一次開口:“等等?!?p> 原隨風(fēng)腳步停下。
“童姥有何賜教?”
“我的武功雖然不能給你提供幫助。”
“但是,我有一柄劍,不知道你是否想見識一下?”
原隨風(fēng)聞言,微微一愣:“劍?”
他心中疑惑。
“敢問童姥,不知此劍有何說法?”
山洞那一頭緩緩傳出一陣聲音:“道家,名劍秋驪。”
聽到秋驪二字,原隨風(fēng)的眼眸之中,瞬間綻放出一道光芒。
秋驪此劍,曾在先秦戰(zhàn)國時期,于劍譜之上排名第九。
含道家至理,涵泳天地生機,聽聞莊周作《逍遙游》受此劍啟發(fā)頗大,一直以來皆由道家天宗奉守。
據(jù)傳當(dāng)年吳越相劍師薛燭為越王探訪寶劍,以匹配其所藏的歐冶子名劍純鈞,苦求二十年終獲一名劍,得劍之日薛燭亦兵解歸天,故傳此劍有薛燭精魂寄托其上。
原隨風(fēng)曾在先秦志怪的古書上,有幸看過一眼。
但是那時候,原隨風(fēng)只認為那是民間之人將其口口相傳,再將之神異。
但是現(xiàn)在看來,卻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