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
朱慈炤似想到了些什么,“把這小倭奴嘴巴封住,綁著跟我們一起走!”
“是!少爺!”
馮忠辦事利落干脆,也不給那小日本面子,直接拿出一塊干布朝那小日本的嘴里使勁兒塞去。
“嗡!”
德川天秀發(fā)出極為不滿的噪聲,眼眸之中似還帶點兒憎意。
“小倭奴!給你臉了!”
馮忠也不顧三七二十一,直接給他扇暈了過去,接著就是松繩子再綁,然后給他撩在自個肩上扛了起來...
這馮忠有幾把刷子,就是下手有點重了,我信息都還沒打探完捏。
朱慈炤在心中腹誹著,“咱們走吧!”
“回到官道上,去往關東!”
“關東?”
毛大寶聞言不禁愣神,“殿下,萬萬不可?。£P東盡是那韃子的鐵騎,難有我漢人容身之所??!”
毛大寶此言并非無半點道理,深入虎穴,單靠他們幾人,怕是給韃子的牙縫都不夠塞。
“南下直隸,恐無大望,權不在我,難復大明!”
朱慈炤沉聲道。
他想起前世,自己從北京到山海關旅游,坐高鐵鐵2.5小時就到了。
可如今不抵“原來”,什么高鐵那幾乎是造不出來的...就算造出來了,也怕是沒有人有那膽子坐上這“飛龍”。
1629年11月,皇太極率軍繞過關寧錦防線,從西線入侵。袁崇煥得到消息后,從山海關出發(fā),馳援北京,用了兩天兩夜。按48小時算,袁崇煥要走完303公里路程,每小時需要走6.3公里。
這本就是較快的行軍速度了(點齊人馬,鼓舞士氣,分配任務也是需要時間的。行軍再緊張,士兵也得吃飯,大小便,馬得喂草,稍一耽擱,就又得廢不少功夫。)
可就是這般速度,照樣還是挨了崇禎的刀尖...成了刀下鬼
眼下朱慈炤有心想南下掌正統(tǒng)稱帝,但是卻也似無能為力...
時間距朱由崧在南明登基還有不到十二天,十二天的時間,他怎么可能平安趕回南直隸?
朱慈炤早在來這山澗的路上便思考了良久,眼下正是做決斷的時候,是繼續(xù)往南踏上官道,隨后西撤至通州,沿京杭運河南下直隸呢?還是去他以為“安全”的遼東呢?
如果按第一種方法...
速度足夠快的話,不分晝夜,興許不到兩天他便能趕到北京城,可是這樣又能如何?
其一,他的身子骨本就瘦弱,經得起這般動坎?其二,現(xiàn)在官道把控極嚴,甚至有可能是自取滅亡...
即使機緣巧合,氣運加成,他在兩天之內趕到了通州坐上了運船,恐怕也不一定能平安到達。
水路并不意味著安全,一路上除了要防范路上的起義軍和官匪,還要防范韃子的嚴控,更要命的是他無法做到在余下十天期限的內趕到南京。
如果按第二種方法呢,去羊入虎口?
遼東已經是韃子們的地盤了,如果真的想在他們后院起火,那必須要籌集一支軍隊,但是這又是難上加難...
要知道,在那時東北的漢人被南方的漢人稱作遼人。
從現(xiàn)在的各種史料來看,那時南方的漢人似乎對東北的漢人存在歧視,哪怕他們是南方漢人遷徙過來的一部分后裔,他們也并沒有在文化上真正認同遼人。
再加上明末在邊境的高壓政策,以及鎮(zhèn)守邊關的將領素質參差不齊,那遼人恐怕早已對大明失去了支持!
誰放著好日子不過,還來反抗自家主子?恐怕沒人樂意吧...
朱慈炤心想著,幾經思考,他甚至覺得自己已是陷入了死境。
南下不是!東上也不是!北上?
彼時的北方蒙古都成了韃子的親家了,兩族聯(lián)姻合謀大業(yè),我總不能再摻一腳,娶個大汗的女兒當媳婦兒吧!
誒!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
朱慈炤沉思著,望向漫天的繁星,豁然道。
如果再讓我多來這末世兩、三年,我高低給我大明整出一個加特林機關槍火炮營,高低給我大明整出千艘?guī)в姓羝麢C的蒸汽鐵船!
可是這老天爺,偏偏不給我多兩年的時間考慮啊...
朱慈炤微聳著肩,望向還在一旁干愣著等待他指示的三人,“我們...先找隱蔽的地方稍作休憩吧!”
他心里其實很清楚,眼下再急也不是辦法,現(xiàn)實擺在這兒,再怎么著急也于事無補。就如同當年的楚霸王項羽于烏江自刎般決絕,人得認清“現(xiàn)實”。
“天無絕人之路!”
他在心底默默給自己打起氣道。
眾人趁著夜色,倒是尋到一處偏僻的山洞,伴著火把光耀,幾人已是躺在地上睡了。
“呼嚕嚕!”
“呼嚕嚕!”
什么玩意兒,這馮忠擱這兒開火車呢!
朱慈炤側著身子,兩耳用著棉球塞著,小聲嘀咕道。
他有些睡不著了,對于他這個穿越者而言,最讓他無法入眠的便是這周身彌漫的濕氣,再一便是時不時光顧一下他身子的小蟲。
望著通明的火把,又看向了洞口處蹲著身子的毛大寶,陷入了一片沉思。
眼下雖然身處絕境,但慶幸他還有著忠心助他的將士。
現(xiàn)在唯一讓他有些害怕的便是那背叛他的王不二,“那狗太監(jiān)!”
現(xiàn)如今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都知道了他的行蹤,想必不過數(shù)日,便會有數(shù)百人來此緝拿他,情況危急的時候,甚至可能半路都給他宰了...
多爾袞此人精明能干,我暫時還惹不起...暫避鋒芒吧!
想起前幾日的山海關大戰(zhàn),朱慈炤的背后就一陣發(fā)涼,那日簡直是太過可怕了,尸橫遍野,血染沙場...
他平生第一見這般暴力的場景,那是一種完全不同于電視劇中的場景,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一點——窒息感!
從北京到山海關,李自成走了整整6天。當然,這個速度,比吳三桂快多了。但是軍國大事,兵貴神速,時間就是生命,李自成這6天走的還是太慢。
那時的朱慈炤作為李自成扭轉大局重要人質,周身都是重兵把守。
可是不過幾天,李自成就兵敗如山倒...他也倉皇逃命到了今天。
他之所以一直沒有敲定去南下的方法,最主要的還是這場山海關決戰(zhàn),讓他增加了對時間的看重...
從山海關到偽清的盛京,是390公里,比到北京遠80多公里,可多爾袞的八旗軍,卻比李自成早到了好幾天,躲在山海關后面,以逸待勞。
朱慈炤曾經專門查了一下中國地形圖,從北京到山海關是一馬平川,從沈陽到山海關卻是關隘重重,怎么算,都應該是李自成先到...
可他偏偏遲到,不重視時間的寶貴,致使延誤戰(zhàn)機,錯失中國最高權力的寶座。
朱慈炤明白,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決不可貿然行動。
噠!
噠!
噠!
突然一陣馬蹄聲,從遠處傳來,驚擾了夜空繁星的同時,亦是打斷了朱慈炤的思考。
“殿下!大事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