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溪山
正值七月天,彼時人間暑氣難擋,池塘里蓮花綻放,接天綠葉增添幾番粉色。王胄豪紳有用白蓮蕊泡制茶湯的習慣,喜甜者稍注蜂蜜,有蓮清香,有茶韻味,頗有滋味可尋。
皂溪山峰曰八十九,覆壓三千里,仙峰排戟,虹仞開屏,縱橫延綿,巍然屹立,形如緞,勢崢嶸。峰巒疊翠沐云海,崖壁峻毓曜霞光。青波翻涌,白浪滔天,望盡山如行如坐,目極水如笑如眠。空谷來風,深澗起霧,嶺高含煙,光明返照。
千株銀杏,萬節(jié)幽篁,奇松老柏青染染,蘿藤秀林翠微微?;[猿啼,鶴唳鹿鳴,蝶舞魚躍,鸞翔龍翥。紫霧靄靄,金光騰騰,祥云繚繞,瑞彩千條。
敦題峰在八十九峰里都是屈指可數(shù)的,是乾元沖虛觀祖師堂所在,更是供奉著歷代隕落的太上長老、掌教、祖師的牌位,傳言更有立觀師祖的牌位,是乾元沖虛觀的禁地,歷代掌教想進入都頗有難度。
承霄殿外石階,有身材佝僂的老者坐著,身側放著一根篆刻有葫蘆的拐杖。他身穿青冥道袍,發(fā)別白玉簪,腳穿雁云靴。膚如玉石,瞳藏星辰,白須垂胸至丹海。
見有女子壓下云頭,他才緩緩起身,恭敬地行個道家晚輩禮:“娘娘!”
來人正是在飛絕峰悟道的圣人分身,褚雨霓。褚雨霓懶散地活動手腕,將一卷書冊拋給老者:“吾在樵明山探得一處小洞天,許是渡橫戰(zhàn)役后被流放之地。吾與風伯有舊,許能尋得封懿一縷神魂?!?p> 老者是乾元沖虛觀一脈圣人,道號伏微。
昔年合道芒光法則,華蓋覆九洲,九虹接引,山根震動。
繼那場道家內斗的平虛之爭,是乾元沖虛觀與平陽古觀論及道家正統(tǒng),乾元沖虛觀敗后聲望便一路下跌,更有弟子直接叛出門下,轉投其他兩脈。
說是臥薪嘗膽也好,說是暫避鋒芒也罷,都是乾元沖虛觀自封山門,約束門下弟子的結果。百載沉淀,盡管道觀名聲不顯,可道觀弟子卻因禍得福,道心愈發(fā)穩(wěn)固。
后來伏微封圣,一舉將乾元沖虛觀推上十二大道觀之首。
伏微成圣在太連時期,盡管與渡橫戰(zhàn)役所在年代略有距離,依然有所耳聞昔年那場戰(zhàn)役的慘烈。封懿早年得益靈臺覺醒,一舉成神;可神魂殘缺,是渡橫戰(zhàn)役遺留的病癥。風伯帶其踏遍九洲,欲找到神族那尊大人物,祈求得其指點??刹恢L伯竟與自家道觀有舊,故露出些許吃驚:“神族繞不過那位,需不需要差人問候一聲?”
褚雨霓心生感應,是真身傳音,聽她的意思是不必與那位告知,多做畫蛇添足之事。她不解,卻依話行事,與伏微道:“風伯于神族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料想吾出手亦不會惱他?!?p> 伏微翻看那冊書卷,記錄著坐鎮(zhèn)后諸事,一目了然。除了記錄著水闕樓洞天的意外與佛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外,值得推敲的尚有一事:大夏王朝境內有名擁有道家衣缽的少年,是失傳的柢坤峰。
“柢坤峰失傳久遠,眼下現(xiàn)世……”伏微話里是怕褚雨霓心性被牽引。
褚雨霓沒有反駁,眼眸微冷:“旁的傳承便罷了,柢坤峰到底是早年立觀之所在。哪怕眼下被有心人捏造,吾都想看看真假。”
伏微對褚雨霓的心思了然于心,亦不深究,權當了卻將死老人的半生遺憾。他從半空拘來一封玉簡遞給褚雨霓:“半月后農歷六月初九的周天大醮,娘娘的意思是?”
褚雨霓接后瞧一眼,是八景宮廣邀仙家宗門的請柬:“此番周天大醮宋鈞楓是不必去參加的,其余弟子觀內早有定奪了吧?!?p> “是,梁真的意思亦是不必出眼下的風頭,待他領數(shù)名入得名冊的嫡傳弟子參加即可。既不失體面,亦不會讓外人置喙,覺得觀里喧賓奪主?!狈囊恍?,眼下宋鈞楓正在清虛洞天修習。
清虛洞天作為十二大洞天之首,落地在九洲都屬甲等一列,法則比九洲都不遜色。
一洲好比一座天地,一座天地所能容納的圣人的是有限的,如九洲之首的漢儋洲莫約能容納六位圣人,最末等的婆羅洲亦可容納四位圣人。有座大洞天在手,在宗門氣運允許的情況下,等同比其他仙家宗門多出數(shù)位圣人的可能。
乾元沖虛觀得益立觀師祖的庇佑,圣人之數(shù)一直穩(wěn)壓道祖一脈一頭,只是無有稱祖的坐鎮(zhèn)到底低人一等。褚雨霓陷入沉思,宋鈞楓不出意外眼下正在返虛境瓶頸破境,大洞天不似福地、勝境法則欠缺,在其中破境會被九洲天道排擠。
飛絕峰紫霧繚繞,褚雨霓望向其一眼,隨手接住飄落的合歡花:“命梁真親自前去吧,總不好被外人指責失了禮數(shù)。”
“梁真知曉分寸?!狈⒋鸬馈?p> 褚雨霓心里愧疚,真身不善心計,那場禍及師門的戰(zhàn)役同門隕落,使其心境跌落,在古下境止步不前。看似坐鎮(zhèn)道觀,其實是幾位道觀輩分高到嚇人的晚輩為護她心境想的法子,人間泥濘,世道難行,總有亮光。
“抱歉,讓爾等費心了?!闭嫔黹]關,不說躋身齊中境,至少說明尚有幾番心氣在的,褚雨霓想著。
伏微抱歉道:“不敢。”
“那名少年便勞你費心照看了?!瘪矣昴奚硇蜗ⅲ{著祥云離去,遙遙傳來一句。
“是!”伏微回頭望向緊閉的承霄殿,嘆口氣,喃喃道:“到底是尚未放下?!?p> 若是真放下,大可邁進承霄殿,與立觀老師祖敬上一炷香,再與隕落的諸位同道訴說往昔。
承霄殿里古樸肅靜,是長明燈火,是不夜明珠,是不滅香火。
一座道觀根本,一洲山河半數(shù)根基皆在此處。環(huán)顧周遭墻壁,砌有數(shù)十排鳳棲木臺,供奉著歷代先賢的牌位。
道號為何?尊號為何?隕落何時?因何隕落?
牌位上篆刻得清清楚楚。
唯有,最上方的木臺擺放著一道牌位,僅一道,無名無姓,空白如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