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儒林外史》是吳敬梓寫的一部諷刺小說。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自稱“文木老人”“秦淮寓客”,AH省全椒人,清代小說家。他幼年時即聰穎異常,善記誦;成年后更是文采斐然。但他不善治生,又性豪邁,不過數(shù)年,家產(chǎn)揮霍俱盡,以致晚景凄涼,后卒于客中。吳敬梓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小說從元末明初寫起(“楔子”),一直寫到明萬歷四十四年(“幽榜”),前后歷時約二百四十八年。正文從第二回開始,故事發(fā)生在明代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約一百二十年;結束于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發(fā)生在萬歷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一年。前后歷經(jīng)一個朝代的興衰。
小說贊揚了淡泊名利的王冕、杜少卿、季遐年、王太、蓋寬、荊元,他們有的歸隱山林,有的善于琴棋書畫,但都不熱衷功名,不被科舉所迫害。相反,作者也批判了被科舉制度迫害的周進、范進、王玉輝,貪污受賄的進士王惠、知縣湯奉,土豪劣紳張靜齋、嚴致和、嚴致中,八股迷魯編修、馬純上。
其中有一段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正是“范進中舉”
周進后得商人資助捐監(jiān)應試,先后中了舉人、進士,做了御史,點了廣東學道。他在主試南海、番禺兩縣童生時,識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入學。不久,范進又考取舉人,但卻喜極而瘋,為丈人胡屠戶一個嘴巴打醒。范母也因喜極而亡。
這是作者對科舉制度的赤裸裸的諷刺。若是會寫八股文,年輕就能中舉,光榮一世,但卻有人久久落榜,到了五六十歲仍然是個童生。這不僅禁錮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更是禁錮了大部分人的思想。
作者在全書中也諷刺了封建官府的昏庸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偽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民眾靈魂的扭曲。作者的諷刺顯然給了封建社會有力的一擊,宣泄了大多數(shù)心有同感的讀書人對人性卑劣、社會黑暗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