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天給人的印象就是熱,熱到樹上的知了總是叫喚不停,行人只是外出幾分鐘買吃的就已經(jīng)熱得滿頭大汗。
在來去匆匆的行人當中,有位扎著高馬尾的女孩格外突出。她上身只著了一件短袖麻衣,搭配著一條淺色的布裙,在這么熱的天里好似不覺得熱,甚至有幾個路過她身邊的人頓時精神起來,覺得神臺清明,感覺這天好像不大熱了。
茯神淡淡地看著幾個一臉納悶的行人,轉身離去,幾個呼吸間就如靈巧的魚兒一般鉆入小巷里,消失在人們的眼里,如不起眼的灰塵一般消逝在行人的心里。
再往小巷子里走,竟可以看見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食坊,茯神便進了這座食坊。
這座食坊安了一扇木制的門,用的是上好的梨木,門柱上還掛著一塊木板,木板上刻著“小食坊”的宋字。
在門所倚靠的墻上掛了兩盞燈籠,每當晚上開店時茯神就會踩著木板凳,點燃里邊的燈芯,點亮的兩盞燈籠就像兩顆黃燦燦的星星一樣,為迷途之人指引著方向,讓人心生溫暖。
進了小食坊的門,還得繞過影壁,穿過一座圓拱小門,才算是進了食坊,得以在大堂找到一方小桌和一只方凳,坐下并且等候點菜、享受美味的菜肴。
小食坊的食材像是無窮無盡的,種類也是非常齊全,新鮮度也高,吃起來口感十分好,那一股夢縈神牽的好滋味引得食客時不時過來。
坊在唐代就出現(xiàn)了,當時是唐代皇帝治理民生的好工具。而在當時佛教也是大為盛行,佛家以慈悲之懷出名,便創(chuàng)立了食坊,以此做些公益性事情,比如為食不蔽體的百姓提供免費的粥,有點像現(xiàn)代的公益活動。
因此,茯神所經(jīng)營的小食坊也是面向大眾的,沒有走高端群體路線,價格也是十分實惠的,甚至有時候可以用自己的故事與她交換一道特指的菜肴,這讓人不禁覺得有趣得很。
沒有食客知道茯神是從何而來,也不清楚她的底細,只知茯神廚藝十分了得,任何食材在她手里就可以變成一道又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甚至可以復刻出食客心中所想所念的那個味道。
如果還要再提一點的話,食客們所津津樂道的那便是茯神的性格。
茯神容貌已是不凡,一張小巧的圓臉,用上杏眼瓊鼻紅唇來加以點綴,加上一瓊脂身材,再配上如宋代仕女那般的氣質,當真讓人一眼看去,就誤認為是哪個古代清河世家所教養(yǎng)出來的貴女。
擁有如此出眾的容貌,食客們以為茯神應當是被嬌養(yǎng)長大的,沒想到她的性格倒是與人猜想不同。
茯神十分文靜端莊,奉著沉默是金的原則極少與食客交談,除了點菜和討論菜肴時才會用上那一把如清脆鶯啼的嗓音,并露出滿足的笑容。
正是因為茯神如此沉靜,卻又有著堅韌的性子,讓食客們一在小食坊吃飯就會覺得寧神許多,不再那么心浮氣躁了。
是菘藍呀
最近文荒,自己寫文,希望諸位看完意滿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