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千頃述豐收,炊煙?縷話農(nóng)忙”
農(nóng)忙時節(jié),這也是我初中時候最黑暗的時候,畢竟沒有電車,拖拉機拉的省力,老家就一架板車,小小的,看著也拉不了那么多的東西。
秋收時節(jié)的早上總是充滿著緊張的氣氛。有的家民早已趕在太陽未出來時,到田野里割麥子呢。
??;而我家呢,是我媽媽最先起床,為我們做飯,西紅柿雞蛋湯,蒸點饅頭就隨便吃點,唯獨我還懶洋洋地躺在床上,因為我是真的不想去,媽媽“三顧茅蘆”地才把我“請”了起來。我洗刷完畢,喝上熱湯,我才不情愿走向田野去。
空曠的田野很快熱鬧了起來。這時,田野上打谷機的“吱--吱--吱”聲音已經(jīng)傳遍四方。大家割稻禾“沙、沙、沙”的響聲,大家也正在邊收割邊暢談著今年的豐收,這一切聲音似乎交織成了一首豐收之歌,在田野上蕩漾著。我們看到了此現(xiàn)象,也不甘落后,加快腳步走到我家的稻田,開始干活。我們分工合作:小孩子的主要任務(wù)是運稻谷回家曬,大人們的任務(wù)就是割、打稻禾。由于我家是用電動打谷機來打禾,速度可快了,因此,我們不必為打禾這事?lián)鷳n。全家成員都投入到割禾的工作中。我割禾的技術(shù)在我們家的每個成員眼中,可能是個初練者,為此我得向媽媽她們請教。由于我是個初練者,割禾的速度十分緩慢,十分怕手指被割到,而哥哥他們則快如迅雷,我看了都眼花繚亂,夠我羨慕的了。我也不甘落后,慢慢地從中吸取一些經(jīng)驗,使得割禾的技術(shù)有了不少的長進,感悟到:做什么事都應(yīng)該謙虛向別人取長補短,才會有進步。
火辣辣的中午來臨了。這時,太陽變得更猛烈了,像熊熊大火一樣燒烤著工作著的農(nóng)民,使人汗流背;更使人們感到難受的是——稻禾的葉常常磁著身體,讓人覺到又疼又癢,十分難受。我們小孩子也顯得格外難受,人人都是有氣無力的樣子,不禁坐了下來,呆呆地望著遠處的天空出神;在我和哥哥凜成抬谷上去時,常出現(xiàn)剛抬起走了幾步,就搖搖欲墜地倒了下來的現(xiàn)象,叫人無可奈何。大家轉(zhuǎn)身就回家了,吃過晌午飯,大人們就短暫的睡個午覺,大概到了一點左右,太陽不那么毒了,就緩緩的前往田間地頭。我也被叫著去,
心想“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我對此詩的含義未做深刻了解、體會,現(xiàn)在我才懂得其真正的含義。??!糧食的得來,是多么來之不易呀,我們以后得更加珍惜糧食。
黃時分,我們才扛著農(nóng)具,低聲哼著小曲,走回家去。
經(jīng)過今天的勞動,我體會到了:要獲得一個好的收獲,必須得付出辛勤、努力。學(xué)習(xí)也是一樣,要經(jīng)過堅持不懈地去奮斗、拼搏,才會有好的未來。
深秋的季節(jié),天氣有點涼爽,苦練樹已經(jīng)開始落葉了。
遍地的禾苗成熟了,金黃金黃的。秋風(fēng)吹起了金色的波浪。秋收的季節(jié),農(nóng)民正忙著收割呢!
放農(nóng)忙假了,我回到家里。
今天早上,我戴著帽子拿著鐮刀下到田里,左一把,右翼把地割。谷子沉甸甸的,累得我滿頭大汗,衣服濕透了。中午的時候,太陽火紅火紅的。嗓子干燥得很,叔叔買來了飲料,笑著說:“粒米來之不易,你們小小年紀(jì)要好好讀書。長大成人,要鉆研用科學(xué)種地,農(nóng)民可就享福了”
我第一次割麥,根本沒有悟出竅門。自己不明白怎樣去割,更不深悟“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結(jié)果不是彎身扭傷了腰,就是鐮刀劃破了腿,或者因工具的笨拙而落在了別人的后面。自己手把手地學(xué)著,開始幾天根本無法出來活。農(nóng)民們耐心地教我,言傳身教式地引導(dǎo)我,才使自己逐漸掌握了割麥子的各種技巧。在麥地里,人們一字兒排開爭先恐后地向前方摞動,熟練地展示著自己的技術(shù)。被別人丟在后頭,會讓大伙兒笑話,說你勞動能力低下。
割麥子很辛苦。收割之前,生產(chǎn)隊要殺豬,每家分上二斤肉給壯壯身子。然后隊長吆喝一聲:“割麥了,掉肉的時候到啦!”人們紛紛帶上鋒利的鐮刀,三三兩兩來到村邊的.麥地。那幾天家家戶戶磨刀霍霍,似乎上戰(zhàn)場一般,先把武器準(zhǔn)備一番。在到肉的季節(jié),每天清晨太陽還沒露頭就要下地,晚上摸黑才能回家。收割的程序太復(fù)雜,割完需要挑,挑進稻場又要打,最后經(jīng)過揚場和曬干等,裝進麻袋再賣掉,隨后才被磨成面粉,一道工序接著一道工序不可缺少。遇到收谷割麥的時節(jié),鄰隊的女知識青年總是借口返城。她們堅持在農(nóng)村一線的,個個累得站不起身子,躺在地頭直抹眼淚。
捆麥子的人十分遭孽。人家在前面割,你要緊緊跟在后邊兒不停地捆。步伐一慢下來,掉下一大片未綁的麥子,你的臉上也不光彩。特別是隔一個中午,待捆的麥子下面很容易藏蛇,這種叫“土布袋”的蛇具有很大毒性,如果誰讓它咬上,走不出三五步就要倒下。將麥子抱起來打捆,三不知就會碰上這種“土布袋”,使捆麥的人心驚肉跳。
挑麥子更是賣力的活兒。兩頭箍上鐵尖的扦擔(dān)往麥捆中間一扎,挑起來就朝稻場跑。挑擔(dān)的人你追我趕,像跑步似的誰也不肯落后,好像掉在別人后頭很丟臉面。肩膀已經(jīng)紅腫一塊,挑麥者根本無法顧及,只知一個勁兒往前沖。人累了也不能歇息,把麥捆放在地上會掉下麥粒,只能牙齒一咬硬挺過去。
麥叢中跑出一只野兔子,是割麥者眼睛望穿的事情。一只野兔在前面狂奔不止,一群人跟在后邊兒緊緊追趕。手中的鐮刀紛紛向兔子砸去,兔子慌不擇路地跳入水中,追趕在前面的“排頭兵”也顧不得脫衣服,奮不顧身地撲下水去抓住兔子,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晚餐無疑多了一盤下酒的菜。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只能發(fā)出一聲內(nèi)心的感慨: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又是一年麥子成熟的光景,突然嗅到麥子成熟地香味,一種莫名的喜悅和感動就涌上心頭。各村各組、各家各戶都忙著收麥、播種。想到小時候割麥子的情景,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作業(yè)已經(jīng)體現(xiàn)到了田間地頭,再難見到有拿著鐮刀割麥的情形。其實,那磨鐮刀的霍霍聲、收割機的轟鳴聲,才是大地深處最動聽的音樂。
昨天到單位后,拿出手機習(xí)慣性的看了一眼時間,發(fā)現(xiàn)有未接的來電,是母親打來的。由于手頭有事情需要處理,一直快到中午飯點的時候,才給母親回了電話。沒過一會,電話那頭就響起了母親的聲音:“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愣了兩秒,果然,按公歷的日期算的確是?;剡^神來的時候,就聽到了母親的疑問:“你不會連這個也忘記了吧?”
我知道,母親打電話是想讓我回去跟她們聚上一聚,但我們都清楚,自己上班的地方離家比較遠,所以還是笑了笑沒有回答。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失落,我立馬轉(zhuǎn)移了話題,說道:“這兩天到處都是在割麥,我也是出生在麥子成熟的時間吧?!蹦赣H笑了笑,“是啊”。母親對于子女的經(jīng)歷總是記得很清楚,我們問起小時候的任何事情,她都能一一講起。
她告訴我,記得我小時候,在姑姑家割麥,那時還用的鐮刀。一早大家就趕到田里去,趁著涼快,效率還是很高的。到了晌午,我們這些小家伙就成了搬運工,可不是搬麥子,而是從家里把午飯和水都提到田邊,直接就在麥田里開吃,這時的太陽是最毒最辣的。等麥子收割完就有讓我們高興的事情了,你看著田里有很多的小洞,用火熏一熏就會有許多野兔、田鼠從洞里跑出來在地里亂竄,這個過程,真的讓人回味。
初中、高中在縣城里上學(xué),這種樂趣就少了很多,母親后來告訴我,每年到暑假,我總是吵著要回老家,無奈最后學(xué)習(xí)緊張,也就沒什么心思了,每日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然后在某個時間,考上了大學(xué)。大學(xué)時期,母親不在身邊,沒人管著卻也是隔三差五的打來電話噓寒問暖,那時總覺得母親太啰嗦了。大學(xué)生活很豐富也很短暫,又是在某個時間,畢業(yè)了。
如今,又是麥子成熟時,我工作了,她卻老了很多,依舊兩天一個電話或短信,她希望著兒女能時刻陪在身邊,卻又有不愿。當(dāng)然,我也希望,麥?zhǔn)旒竟?jié),收獲跟喜悅同在。
久違的陽光又露出了笑臉,太陽的光輝撒向城市、撒向農(nóng)村、撒想田野,撒在了金燦燦的麥穗上,四野成了金色的海洋,清風(fēng)吹過,陣陣麥子的清香仍那么撲鼻。
夏天來了,似乎除卻老一式的高溫、吃不完的冰糕、每年一換的涼鞋外,夏天道不盡的便是那各式瓜果蔬菜了。絲瓜藤“肆無忌憚”地攀爬在屋前院后,辣椒也長得如火如荼,西瓜在地里巴不得早點熟透……一切都焦急地長大,成熟。農(nóng)人們干活的勁兒似乎每年都用不完,日日夜夜在田間地頭爭分奪秒,生怕耽擱了好季節(jié),干完了就踏實了,踏實了生活就有著落、有盼頭了。
鄉(xiāng)下人的夏天都是這樣緊張地忙過來的,粒粒汗水換來顆顆莊稼。外婆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惜時如金,仿佛在和時間“打仗”。天還沒亮,清脆有力的大嗓門便在窗口將我喚醒,那叫了十幾年的乳名我也沒覺得陳舊。外婆乘著太陽還沒出來前的陰涼,就著微微天光去稻田里干上幾小時農(nóng)活,割上幾口田的稻子。通常外婆臨走前在電飯煲里煮好了飯,米飯上頭一般擱了青辣椒,鍋蓋一掀,一股辣椒的清香撲鼻而來。用筷子夾起蒸得青黃軟爛的辣椒,盛在石搗缽里,然后用木棒搗碎,撒上鹽,拌上豬油,這是我們農(nóng)忙時早上吃得最多的一道菜。
碰上農(nóng)忙,我早上起床后的重頭戲是洗衣服,外婆每次會用個大鐵盆子將全家的衣服都浸泡在一起,我負責(zé)揉刷、清洗干凈。外公外婆的衣服都是暗色的,不知道穿過了多少個夏天,布料都被刷子刷得沒了“筋道”,顏色也掉了。
村外有條柏油大馬路,是曬谷子的好去處,在農(nóng)忙期間異常受歡迎。外公用大板車?yán)卉囎蛱靹偸盏牡竟热ゴ篑R路上晾曬,我和外婆在車后搭把手往前使勁推。到了柏油大馬路,外公外婆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袋接一袋地把谷子往下搬,還不帶喘,只是豆大的晶瑩汗珠簌簌地往下掉,不停地用別在腰間的毛巾揩汗。我力氣小基本就做點雜活,解開裝稻子的蛇皮袋口子,這口子都是用稻草綁的,用力一扯就開了,然后把潮濕的金色稻谷倒出來,用木耙子把稻谷攤開,一早上要推個幾十米。
事后外公外婆繼續(xù)趕到稻田里收稻子,我的任務(wù)便是守在馬路上,每隔十幾分鐘用木耙翻稻子,偶爾驅(qū)趕來偷吃的家雞和小鳥,間隙時間便坐在樹蔭下的小馬扎上,有時候我也會從家里帶個小凳子,這樣我就可以在樹蔭下做做暑假作業(yè)。暑假作業(yè)我很快就會寫完,大部分時間用自己的小本子抄錄課外讀物上那些直擊人心底的文字,也會用外婆給我買的水彩筆畫下那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黃黃的稻田……這個世界仿佛是那么簡單,伙伴們都會爭著討要我畫的畫,但這樣的后果就是我總會忘了去翻曬稻子,等外婆中午過來送飯我便少不了一頓罵。吃完外婆送來的飯菜,再用勺子挖個外婆帶來的甜津津的大西瓜,樹蔭下的草坪上睡個午覺,一切煩惱都會忘掉了。
傍晚,太陽西墜,打谷機的聲音漸漸弱下來,響了一整天的蟬鳴也漸漸息了,四周彌漫著稻草的甜香。
一天的農(nóng)活到了尾聲,晚上回家洗個涼水澡,把身上的暑氣洗盡,也把一天的疲憊與勞累沖盡,邊看電視邊吃飯,講著這一季的收成,說說誰家的瑣事……日子平靜地沉淀著。
我住了十幾年的老屋里。
一臺打我記事就有的老牌風(fēng)扇吱吱呀呀地旋轉(zhuǎn)吹著微風(fēng),
風(fēng)扇聲在深夜顯得格外清脆,
一盤蚊香靜靜燃著,
風(fēng)吹過,
微燃的橘紅煙頭更加耀眼。
鋪在地面的竹席上側(cè)躺著兩位酣然入夢的老人,只是他們的背依舊像白天彎著腰干活一樣佝僂著,他們是不是在夢里也手握鐮刀,彎著腰割稻穗呢。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