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怕被連累而丟了小命
“鎮(zhèn)子上不便耕作,但可以居住、開鋪、開作坊?!?p> “這么多人安置下來,也需要有衙門的人來管轄?!?p> “但這里畢竟是臨時安置難民的地方,或者說全是私人產業(yè),因為出錢的是我?!?p> “至少名義上這都是我自己的產業(yè),衙門收了錢再放地,這一切只是交易?!?p> “特地安排衙門就不合適了,這就好比要在我家的宅子里建一座衙門,可說不過去?!?p> “因此,鎮(zhèn)子以私產的名義由我來建?!?p> “一應工匠、幫工、材料這些都由我出錢請人,衙門可以幫著周旋關照一二?!?p> “難民安置還得是建新村子。”
“各村安排村長、耆老,有他們管著一村事務,也就不用單獨設立衙門去管了。”
“村子有村子的管法,各縣安置的就由各縣管,應城安置的就由應城管,造新戶魚鱗冊臨時管轄?!?p> “若有還鄉(xiāng)意愿的可在三個月后就登記名冊上來,我再將老天爺允諾的盤纏發(fā)放下去,助他們回鄉(xiāng)?!?p> “這里就涉及到難民離開后,村子空下來的問題,我的解決辦法就是參照剛才對于應城外安置的辦法?!?p> “今天買的地,衙門今天就派人出城丈量,我們回去就安置大量人手,建鎮(zhèn)、建村?!?p> “陸續(xù)南下的逃荒人肯定還有很多,就由應城先在城外搭粥棚,按糧價算錢我來支付。”
“一邊施粥一邊登記他們的身份,再根據他們自己的意愿,引導分遷去其他各縣?!?p> “原本我們要派人去各縣買糧的,若直接將人沿路送過去,到不用將糧買回來?!?p> “我們三人到時一路隨行,逐縣安置。”
“到時在各縣繼續(xù)買地買糧,以剛才的方法同樣建鎮(zhèn)、建村?!?p> “但新涌入的難民人心難測,我需要衙門有人在旁震懾他們,讓他們遵從我們的要求,而不生亂?!?p> 蘇意剛說到這里,忽然被葉云寒打斷。
“小四兒,這個方法當然是好的,只是希望你在背后出錢,讓衙門在前辦事?!?p> “這樣李大人的辛苦也能辛苦得更明白一些,而你,也不用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那不安全?!?p> 葉云寒目光深沉,有著超越年紀的沉穩(wěn),而他突然一句提醒,令蘇意微愣。
李城守和韓郎中卻是暗松了一口氣。
蘇丫頭只想著買的地都歸她,這樣固然解決了之后難民回鄉(xiāng)留出空巢的問題,但……
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由她主導安置問題,可衙門的功績呢?
蘇意瞥一眼李城守和韓郎中那微妙的表情,頓時也反應了過來,尷尬地笑了一下。
“我只顧著想解決辦法了,失了初衷,大家繼續(xù)補充想法吧。”
蘇意連忙緩和道。
“你的解決辦法方向是對的?!比~云寒開口。
“只不過在這其中,城守大人起到的作用不夠大,希望城守大人在剛才的計劃上,作為分流、安置難民的主力?!?p> 葉云寒看著李城守。
李城守連忙答應下來,再看向蘇意。
蘇意突然又拿出一萬兩的銀票放到桌上,眾人隨著她的動作頓時表情一僵,這是……
老天爺果然又出手了。
“這一萬兩,就作為衙門搭粥棚施粥的本錢?!?p> “到時大人可對外說,有城中百姓捐贈錢糧,再趁機號召城中更多人參與進來。”
“還有,將難民分流去各縣的事,就辛苦大人安排了,到時一應安置所需錢糧,我會親自去支付?!?p> “這個是老天爺爺剛才交代的,我可以提前去各縣買地買糧,讓各縣衙門也好安置。”
蘇意說得爽快,心里卻有些肉疼。
她手里是有一百萬兩消費金,但若直接拿給李城守卻沒有交易之事,不算消費完成。
若是李城守攥著那么多錢沒能在一個月內花完,豈不是連累她花錢任務失???
她還有抽獎六萬兩剩下的最后一萬兩,這個是沒有時間要求的。
拿出來表達一下態(tài)度,也不怕被連累而丟了小命。
至于那一百萬兩消費金,她必須在剩下的28天里花出去,就必須親自去各縣繼續(xù)買地買糧。
越來越多的逃荒人來到這里,卻沒有親眼目睹過她憑空出現(xiàn)糧食的大場面,不會那么注意她。
甚至……趁著去各縣的機會,她可趁機跑得再遠一些,去南邊的州縣多買些田地莊子、鋪子宅子。
這些可就真是她的私人產業(yè)了。
到時只有三哥和葉哥在身邊。
三哥是自己人,葉哥……到時分他一些好處就是了。
不知道這世界里的人是否知道,蝗災來得快、去得也不慢。
大約也就是三、四個月時間,之后,只要趕上種新一批糧食,還是容易重新開始的。
而現(xiàn)在已有一個多月過去,加上起始時間,估摸得有兩個月了。
等安置之地完善起來,怕也得一個月,之后就能趕上南邊收糧。
只要有新糧出來,就不怕有錢也買不到糧的困境。
難民們在她散財童子的全力維持下,是不會再餓死人的。
這次買下的地、之后要建的屋,只要難民不愿意搬走,便給他們就是了。
到時她帶著家里人繼續(xù)南下,去一處更好、更繁華的地方生活。
解決了逃荒難民的生計之后,才是真正發(fā)揮她神豪本性的時候。
李城守收下了那一萬兩銀票,也同時應下蘇意的計劃。
他拿出應城輿圖以及整個應州輿圖,逐個鋪在桌案上。
先將應城外那四百六十傾不可種的荒地,以及六十傾可種荒地,先從輿圖上圈點出來。
先前收錢放地,就是按照荒地魚鱗冊上夠數(shù)的數(shù)據來放的。
這樣方便拼湊在一起,不至于分散得東一塊、西一塊的。
而這五百二十傾地,主要在楓河嶺往北的方向。
也就是從蘇意他們最開始去到的河邊沿著楓嶺山脈,一路向北延伸。
雖然山脈不會放給百姓成為產業(yè),但山脈重巒疊嶂,綿延幾百里甚至上千里都是有的。
而山脈蜿蜒而出的山地、坡地、土丘、野林、沙石地、濕地等成份,皆可圈在放賣的范圍里。
這個范圍,大約從三里半外向北、向東、向西延伸,便可湊出三百多傾地。
剩下的,蘇意挑了楓河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