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在主持人簡單的開場白和公證員的現(xiàn)場公證后,拍賣會正式開始。
前三件拍品分別是一個明代官窯花瓶、一枚五百多年歷史的冰種飄花翡翠手鐲以及一串辮子朝的南紅瑪瑙朝珠。
三件拍品的鑒定標(biāo)準(zhǔn)都很透明,起拍價也十分合理,沒漏可撿,所以無論是秦關(guān),還是吳明,都只是靜靜看著,沒有參與。
第四件拍品被身穿旗袍的服務(wù)小姐捧了上來,那是一個乒乓球大小的26面體紫檀木雕。
拍賣師熱情洋溢的介紹說是一枚明代仿獨孤信煤精石印木雕,因為不是名家作品,所以起價五萬,每次加價不少于一千。
這時,吳明突然開口道:“這件小玩意兒看著不錯?!?p> “能得吳先生青眼,一定不凡。那咱們就先熱熱身吧?!?p> 宋宛真說著,瞟了宋宛容一眼,示意助理舉牌出價。
接著,又有幾人跟著報價,但都比較克制,場面溫和,所以在來回輪番出價數(shù)次之后,最終那枚木雕印信被宋宛真以八萬的價格拿下。
她得意的看著宋宛容,用對方能聽到的音量說:“可以請吳先生講一下那小玩意兒的來歷嗎?”
吳明也不抻著,當(dāng)即便用同樣的聲音道:“所謂獨孤信印,就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的私人印章,形制奇特,在印章史上絕無僅有。
這件木雕雖是仿制,材質(zhì)也和真印不同,但它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制作它的人?!?p> 前排一個豎耳傾聽的人忍不住回頭問:“先生知道它的來歷?”
吳明矜持的點點頭:“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個醉心于木工的皇帝,明熹宗……”
“什么?”另一人驚呼,“難道它是出自明熹宗之手?”
“那倒不是?!眳敲鲹u頭:“熹宗存世作品只有一件魚化龍執(zhí)壺,珍藏在國家博物館中,且工藝精美遠(yuǎn)在此印之上?!?p> “那這個木雕是誰做的?”宋宛真也被吊足了胃口。
“當(dāng)時有個有名的宦官,大家肯定也都聽說過,叫魏忠賢。
他為了討好熹宗,在自己親信的小太監(jiān)里挑選了一些心靈手巧的,專門研習(xí)木工雕刻的技藝。
其中有個叫慶云的,最得熹宗喜愛,甚至有野史傳言私下里收了他做弟子。
而這件仿獨孤信印的小木雕,就是慶云學(xué)有所成后的作品之一。
事實上,據(jù)我觀察,應(yīng)該是他存世作品中技藝最精湛的一件?!?p> “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小太監(jiān),”宋宛容不服氣道,“你怎么證明事實就像你說的那樣?”
吳明嘴角翹起,自信滿滿:“這位慶云小太監(jiān)有個習(xí)慣,會在作品中暗藏云紋記號。
這一點在我們九洲鑒古學(xué)會收藏的相關(guān)資料中有明確記載。
剛才自由參觀時,我仔細(xì)看過那枚木雕印章,也找到了云紋暗記。
宋小姐如果不相信的話,等會拿到木雕之后,我可以指給你看?!?p> 宋宛真聽得雙眼大放異彩:“那依先生看,這印章真正的價值會是多少?”
吳明笑而不語,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雖然只是木匠皇帝身邊小太監(jiān)的作品,算不得什么名家,但在識貨又喜歡的人心里,幾十萬的價格肯定是值的。
宋宛真第一次出手便撿了個漏,這讓宋宛容頗感泄氣,忍不住就抓住了秦關(guān)的衣袖。
秦關(guān)朝她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手指在宣傳冊的一張照片上輕輕點了兩下。
她低頭一看,那頁面上赫然就是剛才害她被宋宛真嘲笑為“幼稚的俗人”的鳳釵。
宋宛容滿臉疑惑,壓低聲音道:“你別拿我尋開心了,剛才看笑話還沒看夠啊,這可關(guān)系到我的未來呀?!?p> 秦關(guān)聳聳肩,兩手一攤,一副你愛信不信的表情。
這時,拍賣師正在介紹那支鳳釵的來歷:溥儀遜位后帶著婉容遷居天津,帶走了不少皇宮珍寶。
后來,天津奢靡的生活,讓婉容逐漸放縱自己,帶去的珍寶被不斷變賣揮霍,這支鳳釵就是那時流落民間的。
這鳳釵雖然只是黃金打造,僅在鳳目嵌有一顆小巧的紅寶石作為點綴,但因為有末代皇后的加持,所以起拍價三十萬,每次加價不少于五千。
皇家的東西,哪怕是落魄皇家,也對平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因此,這支鳳釵的受歡迎程度明顯比之前的拍品都高的多,客人們紛紛舉牌,不過幾分鐘,報價就達(dá)到了五十五萬。
“大壞蛋,要是你害我沒了股份,我……我就賴上你一輩子!”
咬著牙給自己鼓勁兒,宋宛容舉起了手中的號牌。
“五、五十五萬五千塊!”
聲音清脆悅耳,引得許多人回頭,宋宛容嗖的一下收回手,低下頭,跟剛剛做了賊似的。
宋宛真撲哧一笑,鄙夷道:“沒什么水平的野種果然只會丟人。只加底價舉下牌就行了,你居然還喊出來,以后可別說是我們宋家人!”
宋宛容這會兒滿心里只有孤注一擲的緊張和害怕,根本就聽不到她在說什么。
一拳打在棉花上,宋宛真很不爽,當(dāng)即從助理手中奪過號牌舉起。
“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