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眾多的印象派畫家中有一位荷蘭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梵高的作品對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以及當代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超前的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為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梵高短暫的一生猶如一顆流星從天空中劃過,生如夏花般色彩絢麗斑斕。世人從他留下的繪畫作品中的那些絢麗的色彩中看到梵高熾熱的內心和對生命的渴望。
梵高的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蘭后印象派代表性畫家。他生于荷蘭南部布拉班特?。˙rabant)靠近比利時邊境的尊得特(Zundert)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父親是一位傳教士,母親是荷蘭“御前裝幀師”的女兒。梵高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梵高早年在叔叔的古皮爾公司做過畫廊職員,后來又做過商行店員和傳教士,年輕的梵高輾轉在倫敦、巴黎、家鄉(xiāng)和荷蘭的瓦斯梅礦區(qū)之間。
梵高是一個非常有熱情,做事非常執(zhí)著,但性格倔強、敏感的人。梵高的父親希望他做一個傳教士,但梵高在事業(yè)與生活中屢屢受挫,他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失敗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最后他在瓦斯梅礦區(qū)失敗的傳教生涯中找到了自己喜愛的繪畫事業(yè),他投身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斗。梵高經過不懈地努力自學成才成為畫家,他的繪畫生涯很短暫只有十年(從二十七歲到三十七歲),但他卻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
梵高一生坎坷,他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精通英語、法語和拉丁語,酷愛閱讀,受到梵高家族的影響年輕的梵高就接觸到了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他有著很好的藝術鑒賞力和藝術素養(yǎng),這也成為他今后選擇投身繪畫奠定了基礎。
梵高早期(1880年—1886年3月)的繪畫受到荷蘭傳統(tǒng)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繪畫的影響,特別是他受到法國畫家米勒和荷蘭畫家倫布朗的影響。尤其是他對米勒十分崇拜,喜愛米勒畫的那些表現農民題材的作品。因此,梵高也喜歡創(chuàng)作表現鄉(xiāng)村、田野、農民、鄉(xiāng)間農婦、礦工、鐵匠、撿煤矸石的婦女和郵遞員等社會中下層人們的生活的作品,如《樹林中穿白色衣裙的女孩》、《秋天的景色》、《種土豆的農民》、《戈迪亞頭像》(Gordina de Groot, Head)《農民和農民的妻子種土豆》、《鄉(xiāng)間的秋天》和《食土豆者》等作品。
梵高早期的代表作《食土豆者》創(chuàng)作于1885年,這是一幅具有寫實風格的作品,畫中描繪了梵高的農民朋友德·格魯特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餐時的情景。飽滿的畫面呈三角形構圖,畫面色調灰暗、深沉,以深褐色為主,寫實的人物形象樸實、粗獷。梵高用這種灰暗的色調表現農民的艱苦生活,簡陋而灰暗的房間里,簡陋的家具,人們穿著粗布衣裳,食物只是簡單的土豆,咸肉和黑咖啡。他們盡管生活艱苦,但是這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餐的畫面還是很溫馨的。這幅作品沒有華麗的場景和絢麗的色彩,樸實無華,有著普通農家的煙火氣,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梵高這幅作品的繪畫技法深受荷蘭傳統(tǒng)繪畫的影響。
梵高熱衷于表現現實社會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他的這種創(chuàng)作思想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梵高曾經擁有在荷蘭瓦斯梅礦區(qū)傳教的經歷,這段經歷對他早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曾經生活在礦工中間,礦工井下惡劣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讓他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震撼,他對礦工貧困的生活現狀報以極大的同情,他盡其所有地幫助他們,用自己的錢資助那些窮困的礦工和他們的孩子,然而殘酷的現實是他被驅逐出教會,這讓梵高喪失了傳教的信心,放棄了成為一名牧師的想法。他希望用繪畫表現他所看到的那些有著粗糙雙手的礦工;那些淳樸的礦工的妻子和他們的孩子,把真實的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
此后,回到紐農的梵高,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繪畫中去。梵高不理會人們的嘲弄和不解。他經常獨自一人在黃沙漫天的野外創(chuàng)作、在空曠的田野里、在紡織工人的工棚里、在農民的家里進行現場創(chuàng)作,他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它們,他在那些底層社會的人們身上找到了淳樸和永恒的真實。
梵高以自己對社會底層生活的體驗和對勞動者的觀察,用一顆樸實的心靈表現勞動者的生活和他們淳樸的情感。他用自己的畫筆表現他們最真實和質樸的世界。他的內心對他們充滿了同情和熱愛。梵高用自己的方式表現真實的生活和他熟悉的勞動人民。
梵高不斷努力地完善和提高他的繪畫技巧,追求更高的藝術表現形式。除了繪畫,他還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和書籍。梵高認為“畫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和景物時,不僅僅需要繪畫技巧,還需要很好的文學素養(yǎng)?!盵1]
1885年梵高父親意外去世,梵高前往安特衛(wèi)普,在參觀博物館時深受魯本斯和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并受到啟發(fā),梵高的作品在色彩上開始發(fā)生變化。
日本的浮世繪是17世紀到19世紀流行于日本的風俗畫,主要以木版畫的形式存在,常見題材包括風景、人物、歷史典故、社會事實、民間傳說或動植物等內容。這些作品被批量印制,低廉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滿足了大眾的文化和娛樂需求。日本的浮世繪展示了和記錄了日本江戶時代的眾相生。
十九世紀日本的浮世繪傳入歐洲被西方的畫家所接受。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和歌川廣重等人的作品風靡歐洲受到新藝術運動的畫家的追捧,形成“日本熱”。在馬奈、莫奈、勞特累克和德加等人的作品中我們動能找到浮世繪的影子。
這時的梵高也成為浮世繪的愛好者,在他后來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以浮世繪為背景的畫作,如:《耳朵綁著繃帶的自畫像》、《唐吉老爹》,他還借鑒了浮世繪的繪畫風格創(chuàng)作了油畫《雨中的橋》、《花魁》和《開花的梅子樹》等作品。
梵高在荷蘭經歷了屢次的失敗和挫折之后,他渴望新生活,他渴望擁有一個干凈、舒適、和諧的世界,不受人干擾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于是,他離開荷蘭。1886年梵高到達巴黎,開始了新的繪畫階段。
[1]《梵高傳》【美】歐文·斯通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宋運田定樂譯 p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