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的1644

第二百三十五章募兵

我的1644 北海飲冰者 1613 2023-02-26 18:48:22

  想要憑借這手中的三千人戰(zhàn)勝王嘉胤是幾乎不可能的。

  但有時候奇跡就發(fā)生在這往往不可能之中。

  江白青知道前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會做到。

  現(xiàn)如今延綏城以及各個掌控的地方全部是江白青一個人說了算,現(xiàn)如今糧食,軍餉都不缺,唯獨缺兵。

  衛(wèi)所制。

  正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明朝初期實行的是衛(wèi)所制,故兵籍可以世襲,意味著如果你在明初當兵,那么你的兒子,孫子,后代,只要不絕都會成為這個明帝國的兵源。

  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政策,他本以為靠著這個制度,能保證明軍戰(zhàn)斗力長期不會下滑,可終究是天不遂人愿,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朱元璋定下來的制度面目全非。

  土地兼并嚴重,軍屯被占據(jù),就導致了衛(wèi)所制度的荒廢松弛,在這一片廢土之上誕生出來了另一個制度。

  募兵制。

  顧名思義,就是招兵買馬,這個制度從宣德九年開始,此后的二百余年的時間里,這個制度被逐漸的完善。

  元,北元,韃靼,瓦剌,女真。

  從開國到現(xiàn)在北面的敵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隨著實力的衰弱,隨著邊情持續(xù)惡化,內部起義越來越多,募兵制逐漸變成了一種常態(tài),這一時期募兵逐漸變得頻繁。

  但是朝廷也不敢徹底放開募兵,每個地方募兵,募多少兵都是朝廷說了算。

  畢竟當年東漢放任各個權貴官員招兵買馬,才導致了諸侯林立,擁兵自重。

  前車之鑒比比皆是,明朝的統(tǒng)治者當然不會讓從前的事情再次上演。

  而這一次朱由檢給江白青的圣旨上就有這么一句。

  今遼東西北戰(zhàn)事吃緊,兵無余力,愿卿募所在軍余、民壯愿自效者,二千余人即可。

  意思很簡單,朝廷沒有多余的兵派過來,讓你自行招募兵卒兩千余人。

  江白青等的就是朝廷的這一句話,因為募兵不僅僅能解決兵力不足的麻煩,還能解決掉城中的不安分因素。

  流民。

  延綏城內外流民無數(shù),江白青也沒有仔細統(tǒng)計過,這群流民現(xiàn)在看起來人畜無害,只是流離失所之人,不會對延綏城造成威脅,但是好多農民軍造反之前,就是流民。

  城內外的流民江白青絕對不會把他們推到農民軍那面。

  如果募兵的人數(shù)沒有限制,江白青能夠在幾個月之內轉手變成十萬大軍。

  但江白青也清楚,不能開放自由招兵買馬的先河,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四百年大漢,三百年大唐,皆是前車之鑒。

  但是當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變弱的時候,這種事情也會往往發(fā)生。

  江白青此刻想不到那么遠,從圣旨交到他手上的那一刻,他就開始了招兵買馬。

  而負責這件事情的就是趙京輝。

  剛開始招兵的時候,一整天也沒有幾個人來,趙京輝坐在攤子上,看著寥寥無幾的人,知道這么等下去不是辦法。

  他找來筆墨,在紙上寫來寫去,不一會落筆收磨,只見紙上這些幾個大字。

  愿奮勇效力剿賊立功者,人布兩匹,月糧四斗,月餉二兩。

  并且吩咐手下,把這些告示抄寫一百份,貼在延綏城的各個角落,還特意囑咐手下,往流民多的地方貼去,由于延綏城不認識字的文盲太多,又讓手下們把上面的內容念出來。

  那些本來還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流民們,一聽見這件事情立馬蜂擁而至,什么布兩匹的他們都不管,只需要供吃供住就行。

  終于在趙京輝多管齊下的方法下,這樣一來,主動權掌握在了趙京輝的手里,他在這些流民中選擇了身強體壯,人高馬大的人來加入明軍,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募得了兵卒兩千七百余人,這一下子,延綏城內的明軍就達到了近六千人。

  要不是從豪強列紳家里抄出來那么多的糧食和銀兩,能一下子容下多了這么多張的嘴,否則對于這件事情又是焦頭爛額。

  當然這些募兵所得來的兵卒和那些衛(wèi)所制下得來的兵卒根本沒辦法比,幾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就拿江白青舉例。

  江白青身為二百多年衛(wèi)所制度出生的家庭,從小就在父輩,祖輩的耳濡目染下成長,身邊看的書除了四書五經還有兵書。

  對于行軍打仗之事都頗有研究,而這些募兵得來的兵卒,他們要是了解兵法上的事只有兩種方法。

  一是天賦。

  二是經驗。

  前者完全看命,天賦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全看造物主的良心,而后者則是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見證無數(shù)生死才能悟出來的東西,經驗,那是用血凝結出來的。

  但無論如何,六千人終究要比三千人強,這六千人成為了他以后南征北戰(zhàn)的重要基礎,一支全新的軍隊正在悄然形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