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就此下山去,下山路上,岳不群叮囑喬峰,萬萬不可將此間事情透露出去。又將魔教當年圍攻華山,意在圖謀華山劍法之事說與喬峰。
喬峰心中奇怪,這魔教十大長老,分明號稱破盡五岳劍法,又圖謀什么劍法呢?
岳不群看了他一眼,似乎猜出了自己徒兒心中所想,開口問道?!澳憧芍溃煜戮殑τ志殮獾拈T派不知幾何,為何單單只有我們?nèi)A山分為劍氣二宗?”
喬峰自然不知,只聽岳不群將當年華山蔡岳二祖和葵花寶典的故事娓娓道來。
故事說到最后,岳不群長嘆一聲,雖然當年岳蔡二位祖師都說自己并未悟出葵花寶典的真諦,但是魔教依然借著世仇打上山來。
最后不得不靠著機關陷阱,才堪堪保住了華山派的存亡。只是如此一戰(zhàn),五岳傳承都遺失不少,直到今日,喬峰誤打誤撞,才找回了當年的部分劍法,而葵花寶典更不知去向,消失得無影無蹤。
喬峰隱約間,覺得師傅給自己說起這段故事,似有深意,只是一時間也領悟不出。
“峰兒,你今日與那劍宗的老者一戰(zhàn),可有什么感覺?”眼看快到地頭,岳不群隨口問道。
“這位?!眴谭灞鞠胝f這位前輩,突然想起對方的身份,連忙改口道?!八膬?nèi)力雖強,倒也罷了,徒兒若是再進一步,倒也不輸給他,但他的劍法實在是鬼神莫測,我連攻百招,連他手中樹枝都未砍斷,就好像,好像他知道我要怎么出劍一般?!?p> “你將今日看的五岳劍法盡皆練熟,可以做到如此不?”
喬峰在心頭思索片刻,搖頭道?!芭率遣荒??!?p> “這就是了?!痹啦蝗和O履_步,輕輕撫須。“別的不說,就我們?nèi)A山劍法,要練到他的地步,嘿嘿,只怕毫無可能。為師行走江湖多年,別說那些劍宗弟子,即使是武當沖虛道長,少林方正大師,單單就劍法論,都達不到如此神而明之的地步?!?p> “師傅你的意思是?”喬峰不解問道。
“為師的意思是,葵花寶典,只怕就在這位劍宗余孽的身上?!?p> 喬峰沉默不語,他雖然為人聰穎,但是畢竟年紀幼小,突然聽到這許多門派秘辛,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師傅。
岳不群繼續(xù)說道:“你可知道,為師明知你不是那人的對手,為何又給你定下三年之約?”
喬峰搖搖頭。“弟子愚鈍,還請師傅為弟子解惑?!?p> “我觀此人言行,不像是要傷你?!痹啦蝗菏帜黹L須,微微沉吟道。“我猜他是看出了你的身份,想威逼利誘你進他門下,再伺機對本門不利。”
喬峰回想初見時風清揚的行為言語,只覺得師傅料事如神,連連應道?!罢?,正是,正如師尊所料,他是提過,讓弟子改投他家門下?!?p> 想到這里,心中又不免覺得疑惑,于是問道。“既然師尊知道此人的陰謀,為何又要替徒兒定下約定?”
“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岳不群面色一正?!胺鍍?,他既然不懷好心,想著收你為徒,我們何不將計就計,讓葵花寶典物歸原主?”
喬峰為人正派,只覺得師傅出的這個主意,似乎并不象他說的那般正大光明,只是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反駁。
岳不群看見喬峰沒有說話,知道自己急切間想出的這個法子實是不合他的性子,于是好言寬撫道?!胺鍍海闶欠裼X得師傅所說不妥?”
喬峰點點頭。
岳不群長嘆一聲。“峰兒,你覺得為師為人如何?”
雖然不知道師傅為何突然問這個問題,喬峰拱手答道。
“徒兒見識淺薄,但也曾聽人說過,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師傅若不是為人公正,品行高潔,又哪里會有君子劍的稱號?”
聽得徒兒夸贊,岳不群擺擺手,顯得風輕云淡,他嘴角微翹,開口道?!熬觿Σ贿^江湖朋友抬愛而已,我們?nèi)A山乃是名門正派,這些都是應有之義。若論到為師自身,不過記得問心無愧四個字罷了?!?p> 問心無愧,問心無愧,喬峰正在心中咀嚼這四個字,就聽得岳不群繼續(xù)說道。
“當年若不是我的師傅,你的師祖收我為徒,悉心栽培,這世上又哪有什么君子劍岳不群了?”
岳不群抬頭看云,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
“當年華山鼎盛之時,武功高強,聰明才智之士層出不窮,而如今,在我手里,卻是,卻是,唉。”
說到這里,岳不群已經(jīng)帶上了一些哽咽之聲。
“你師祖仙去,也有二十多年了,我至今記得,他老人家咽氣之前,握著我的手,吩咐我一定要振興華山。只可惜我們?nèi)A山派畢竟底蘊微薄,莫說武當少林,就算跟五岳劍派的其他幾派相比,也占不得上風。唯一一本葵花寶典,又被劍宗的叛賊偷去?!?p> 說到此時,岳不群啞然一笑。
“如今江湖紛亂,正是多事之秋,且不說魔教勢大,就我們五岳劍派,也是危機四伏,說不得我這華山掌門還能當幾天?”
他慈愛的摸了摸喬峰的腦袋,又抬頭看向天邊。
“都怪師傅心急,葵花寶典事關重大,危險重重,師傅怎么能讓你這小小孩童去做?何況別說沒有葵花寶典,就算沒了華山派,那又有什么打緊?”
喬峰至情至性,又自幼生長在華山,對華山派感情極深,這下聽得岳不群話中意思,那劍宗前輩手中的葵花寶典竟然關系著華山存亡,心情激動,只恨自己功力淺薄,不能有益師門,當下單膝跪地,大聲說道。
“徒兒不知師傅的良苦用心,實在有罪,還請師傅讓徒兒為師門出一份力。”
岳不群見喬峰情真意切,嘆息一聲,將他扶起身來,只道此事不急,讓喬峰切勿外傳,到了三年后見機行事就是。
自此后,喬峰自覺肩上責任甚重,練功愈加勤勉,只是一點奇怪,師弟們跟他年齡也差距不大,雖然喬峰經(jīng)常代師查驗練功進度,師弟們多有敬畏,但這次自思過崖回來后,他們卻大都變成了崇拜神色,若是以后世的說法,就是如同迷弟一般。不過喬峰對此倒是無感,只是專心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