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月世界本身的魔術體系是一種比克系還有別扭的能力體系,因為魔術之間遵循【越神秘越強大】的設定,而這使得部分魔術“越古老越強大”的同時,也隨著文明的發(fā)展,科學的昌盛,部分魔術神秘流失,使得魔術的威力不可逆的不斷下降。
也就是說,魔術分為兩個重要的組成:知識+神秘。
魔術威力=知識*神秘
知識就是正常的知識,類似于“因為……所以……”,“當滿足……可以得到……”的方程式。
而讓魔術表現(xiàn)的像魔法一樣的奇跡,則源自與神秘的加持。
神秘這東西可以當做是一條鏈接根源的光纖,而知識就像是一個安裝包或是網(wǎng)頁。
每一個人理論上都是合法的終端,只是不了解相關的知識端口,就無法發(fā)出正確請求,所以相關資源也會處于閑置狀態(tài)。
當只有一個人了解到這種神秘知識的時候,神秘這個有幾個TB的下載速度的光纖,因為只有一個人用這種世界級別的帶寬,以至于使用魔術時,整個知識構建的“因為所以”的過程,仿佛魔法一般迅速得出了結果。
在神秘的催化之下,化學反應的反應時間被跳過,原料加工被無視,甚至成品的數(shù)量也被放大了。
但是本質(zhì)上,魔術背后的運行原理依舊是由知識構建而成的,魔術,依舊是理論上可以通過非魔力手段達成的,魔術只不過借用神秘,跳過了這個由因到果的過程,放大了最后生成物的影響。
而等到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知道相關的知識的時候,當魔術的神秘度加成喪失之后,魔術的威力,也將由【魔法】一般的毀天滅地,過渡到【魔術】一樣的超乎常理,最后變成接近正經(jīng)的【科學】。
就好像在神話時代,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懂得使用火焰,更別說通曉背后的氧化還原反應,這也就使得每一發(fā)火焰魔術,都具備接近魔法的破壞力。
而現(xiàn)代,普通人都可以輕松使用打火機制造火焰,燃氣灶,這使得原本只有幾十幾百個人共享的神秘一下子分配到了全世界幾十億人的身上,其威力自然也不再神奇。
也就是說,型月世界的魔術體系最關鍵的設定,在于一種魔術使用者越少,存在的年代越久遠,知曉背后原理的越少,魔術的威力就越強。
這也是為什么魔術師是如此的強大,卻仍舊要處于避世狀態(tài)的根本原因。
因為知道你的人越少,神秘能夠被維持,但是大概也僅僅只能是維持。
畢竟魔術另一個關鍵核心的組成部分是知識,某種意義上說,魔術都是少數(shù)人掌握的科學真理,他不可能違背物理法則與因果關系,不論多么的不可思議,本質(zhì)上依舊是人所能夠理解甚至是達成的——只是過程可能很漫長。
這也就使得魔術體系不能像信仰神系一樣,人為的通過提升神秘,將魔術升華成為神術甚至是神明,也不能讓自己成為怪談生物。
因為神秘僅僅是一個獨立的針對于知識的乘區(qū),雖然決定由因到果的方程最后的【效果】的大小,但是【效果】的性質(zhì)并不會改變。就比如火球術最多也就火球的大小不同,而不會變成水球或者隕石。
神秘是否流失的關鍵,也是知道正確的知識的人有多少,而不是知道相關概念,對該知識毫無了解、錯誤解讀、定義不明等等,都是不會造成神秘流失的,甚至可能加強神秘度。
但是不論流傳多久,神秘度有多高,依舊不可能改變魔術的本質(zhì),將其升華成為真正的【魔法】。
因為魔法是直接獨立于公共的【魔術】光纖,自己向根源申請獨立的【第x魔法】,擁有【魔法】光纖的人,也是位于魔術師之上的魔法師。
顯然,魔法這么好,自然也有許多人期望自己能夠達成,而試圖通向根源與魔法的眾多故事之中,我們所熟悉的,就有菲特今晚留下來里的圣杯。
fate系的圣杯系統(tǒng)源自御三家,而御三家的三位——遠坂、間桐、愛因茲貝倫最初聚在一起的時候,三人各自有其目的。
愛因茲貝倫完成了整個圣杯的英靈(法術)系統(tǒng),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第三法—天之杯—靈魂物質(zhì)化。
瑪奇里·佐爾根,也就是間桐臟硯構筑了令咒的契約和律令系統(tǒng),目的是通過圣杯的魔力實現(xiàn)“世界和平”的愿望。
而遠坂家的暴發(fā)戶遠坂永人只是作為地主,提供靈脈和場地,目的則是通過大圣杯打開的空洞通往根源。
考慮到遠坂永人并不是什么魔道世家,通往根源可能并不是為了什么家族的夙愿,而可能僅僅只是想要賭一把獲取魔法咨詢,甚至是魔法的可能。畢竟島上邊的人中二、幕強和喜歡莫名的賭一把是很正常的。
而御三家最不幸的,就是在型月世界里想不開當正義伙伴瑪奇里佐爾根。
間桐臟硯在五百年追求和平的過程之中,時間的洗練與自身腐朽的身軀,導致了靈魂不可逆的走向衰敗,為了世界和平而追求永生的他,卻迷失在永生之路上,為了自身的長存,不惜一再的拋棄作為人的底線。
自不知名的初戰(zhàn)與二戰(zhàn)之后,正義伙伴瑪奇里佐爾根永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刻印蟲之軀的,名為間桐臟硯的魔術師(型月魔術師大部分不做人)。
他塑造了一個自認為安哥拉曼紐的倒霉蛋,讓三戰(zhàn)的愛因茲貝倫借助他提供的虛假媒介,召喚了他調(diào)整改造之后的小安。
因為小安只是普通人的靈魂并非英靈,因此讓愛因茲貝倫早早退場,而小安卻成功進入了圣杯之中,意外擁有了“許愿”的機會。
之后因為臟硯的“改造”,其“自愿”化作波斯拜火教背負此世一切罪惡和黑暗之源的安哥拉曼紐,結果還是因為小安本質(zhì)上只是普通人,罪惡并沒有被小安吸收,反倒讓大圣杯內(nèi)的魔力徹底被污染。
同時,臟硯不擇手段延續(xù)自己生命的行為,也是導致包括間桐櫻以之前的眾多“保菌者”悲劇的直接元兇。(五百年間他換過的軀體不止十具,考慮到靈魂腐朽后對身體的反向影響,可能乘以十五都并不夸張)
“那么去找愛因茲貝倫拿靈魂物質(zhì)化和人造人的方法,還是找臟硯拿令咒的構建方法?”
白夜落地之后,看著空曠的四周,覺得或許自己應該先搞清楚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