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第五十四章 絕對不愿前往的星系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長橋盡頭 2100 2022-08-22 22:53:00

  當然,提出反對意見并非是因為楊猛害怕死亡。

  身為先驅航天員他早就有了為人類探索前路而犧牲的準備,

  死亡對他來說并不算什么,

  真正讓他提出反對意見的,

  還是因為當時的他受到了系外拒止思潮的影響,

  所謂的系外拒止思潮,是人類隨著航天科技的發(fā)展產生的一種較為保守的思想。

  起初,這種思想還因為拒止的對象過于離譜而引人嘲笑。

  思想起源之初,

  因人類在太陽系內的活躍,

  普通人類終于開始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太陽系外

  而因為視野的開拓,

  一些人對于家園的概念,也從地球擴展到了整個太陽系。

  這就使得一些人類產生了守護太陽系的想法,

  并喊出了:“愛護太陽系、人人有責”的口號。

  也因此產生了將未知敵人拒止在太陽系之外的念頭,

  可這種思想的產生卻沒有實際意義,

  因為人類在太陽系周圍并未發(fā)現(xiàn)高等文明存在的現(xiàn)象,

  而且一旦真有高等文明,能在人類無法察覺的情況下,跨越數(shù)百光年的距離來到太陽系,

  人類如何能抵抗這種程度的文明。

  更何況,高等文明出于什么樣的目的,才會去入侵一個落后的文明。

  因此這種想法遭到了一定的嘲諷,

  但思想會根據(jù)實際的發(fā)展而進步的,

  當人類準備開啟臨近星系先驅探索計劃時,

  拒止的思想便有了更為實際,且更合理的拒止對象,

  那便是阻止未知的系外生物和與人類進行直接接觸,

  就像楊猛之前所想的那樣,

  外星生物充滿了未知,也帶來了未知的危險,如微生物病毒、生物入侵、基因污染等等。

  直到人類開展先驅探索計劃時,

  人類依舊無法保證完全戰(zhàn)勝自己星球上的微生物,

  更何況是來自外星球的微生物,

  誰也不知道這些生物會對人類產生何種影響,

  而楊猛在魯坦b行星上遇到的紅靄便是最明顯的例子!

  因此拒止思維認為,一旦外星系發(fā)現(xiàn)生物,

  絕不能讓其進入太陽系,與人類產生直接的聯(lián)系,

  畢竟人類在各個行星間活動很頻繁,

  人類內部也不是那么平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外星生物最好不要進入太陽系范圍。

  對于這種想法,楊猛也十分贊同這種觀點的,

  他因為外星生物死亡也許沒什么,

  若是不小心將隱患和災厄帶回給人類,那他死都難辭其咎。

  回想到這里,楊猛看向了小光:

  “那這個光點該怎么處理?”

  “是按照遠本商議出的結果帶到臨近星系,還是說……”

  對于小光的處理問題,楊猛有些猶豫,

  離開地球時的那場討論會議,最后還是討論出了一個方案,

  那是一種折中的辦法,

  既然帶回太陽系存在風險,

  那便將外星生物的研究場所,放在太陽系附近。

  一開始人們討論的方案是將實驗場所,

  放在距離太陽系一到二光年的宇宙空間內,

  但考慮到資源采集運輸成本等因素,

  會議決定還是將實驗場所,

  放置的距離太陽系更遠一些的地方,如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中,

  雖然比鄰星是一個三體星系,

  環(huán)境十分的惡劣,但作為一個臨時的實驗場所還是可以的,

  除了比鄰星外,考慮到十六名先驅航天員前往了不同的方向,

  會議擬定在其他方向上選擇臨近星系作為研究實驗場所。

  如巴納德星系、沃爾夫359星系、天狼星系、

  這些星系都是太陽系十光年范圍內的臨近星系。

  雖說這后三個星系中也派遣了先驅航天員,

  但考慮科技發(fā)展的前瞻性,以及人類將走向更遠的星際的可能,

  會議最終擬決定,在適當?shù)臅r候,

  在這幾個星系中尋找合適的行星或者衛(wèi)星,建立前哨研究基地,

  具體在哪個星系中建立實驗研究基地,還要取決于在哪個方向上發(fā)現(xiàn)外星生物,

  想到這里,

  楊猛再次打開星圖,

  看著星圖上各個星系的位置,楊猛暗自思索著接下來要去的地方:

  “按照擬定的方案,

  從魯坦星回去,有兩個星系可以選擇,

  一個則是沃爾夫359星系!”

  “一個則是巴納德星系!”

  “這兩個星系……”

  “沃爾夫359星系距離魯坦星較近,

  而巴納德星系距離太陽系較近,該怎么選擇?”

  想到這里楊猛沉思了片刻,對小伊說道:

  “再向地球方向傳輸一道中微子集束信號,

  信息內容如下……”

  “明白!”

  當小伊接收到楊猛的指令后,

  立刻調動通信衛(wèi)星,向地球所在的方向發(fā)送信息。

  在小伊執(zhí)行信號傳輸指令時,楊猛又看向了還在舷窗前的小光:

  “這光點究竟是以什么樣的形態(tài)存在的?”

  “這種形態(tài)若是帶到太陽系會不會對人類產生更大的危害?”

  許多疑慮在楊猛心中盤恒,如今的他無法立刻做出決斷,

  面對外星文明,身為先驅航天員的他,若是替人類決策層,輕易的處理了小光,

  等回到地球時,恐怕會面臨不小的詰難。

  “所幸時間很充裕,有的時間進行慢慢觀察!”

  此時沒了紅靄的威脅,楊猛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接下來的計劃,

  “以如今飛船的狀態(tài)還無法進行遠距離星系航行,

  得去其他行星上補充資源,

  將飛船修好,才能繼續(xù)返回!”

  想到這里,楊猛向小伊詢問起了魯坦星系中其他星球的初步光譜檢測結果,

  然而小伊的回答卻讓他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行星c、d、e的光譜反應顯示中重元素稀少,

  考慮到磁場和地層的影響,此探測結果需要資源探測衛(wèi)星抵近探測確認!”

  “資源探測衛(wèi)星還要多久才能到達指定位置?”

  “距離最近的魯坦c行星,還9天的時間!”

  “九天!”

  “如果魯坦星系中的資源狀況是實在嚴重,那也只能冒險前往南河三!”

  想到這里楊猛打開了星圖,

  南河三距離太陽系11.46光年,

  而魯坦星距離太陽系為12.36光年,

  經過空間位置以及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南河三距離魯坦星系只有1.11光年,

  理論上返回太陽系可以途徑南河三,

  但楊猛從一開始便沒想過經由南河三返回地球

  人類也未曾派先驅航天員,前往南河三。

  不到萬不得已,楊猛絕對不愿進入南河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