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我劉備,屬性全加力量

第四十九章 男兒豪情

  田楷乃屬五品武將,只比劉備高了一個境界。

  但由武將的敏銳來看,劉備就如同一只猛虎,發(fā)起威來,甚至能敗得了他。

  這種感覺很奇妙,旁人或難覺曉,然田楷正好領悟有類似感受危機之武技。

  “見過劉將軍!”

  “見過關將軍!”

  ……

  知曉這群人,都是救了自家主將的恩人,田楷這個于人情世故上,有些老實巴交的遼東大漢,也不造作,老老實實一個個拜下去。

  以之速度之快,劉備等人,想要閃躲都來不及。

  而對于田楷、嚴綱等一應好友公孫瓚手下部將,劉備于心中,也是敬佩贊賞。

  至公孫瓚與袁紹對戰(zhàn),不幸兵敗身亡后,這群部從,不離不棄,戰(zhàn)死的戰(zhàn)死,于后為之誓死報仇者,更是無數(shù),且全都是忠義之士!

  又豈能不讓人敬佩!

  綜合看去,這也是同窗好友公孫瓚魅力所在,雖有不滿之政敵,或是戰(zhàn)場對手,然無法否認他的人格魄力!

  當然,他劉備劉玄德也不差!

  不論之前,關、張等一應義兄弟,親部相隨不離不棄,這不,忠肝義膽的趙子龍,也為他結成了義弟。

  有三位弟弟在,那安全感,可是相當?shù)轿弧?p>  幾人小議之后,隨即決定,兵馬合一,往遼東,也是公孫瓚大本營而去。

  ……

  公元前206年,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這一年,秦朝滅亡、劉邦封為漢王。

  同樣是這一年,于遼西,正式設立設交黎縣,為遼西郡東部都尉治所,此以為而今昌黎縣之雛形。

  直到漢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才將交黎,改為昌黎。

  一日后,遼國屬國,郡國國治所在,昌黎城外三十里。

  單經(jīng)、關靖等一應留守之將,還有身上尚帶著傷的鄒丹等部將,得聞主將公孫瓚歸來,率部來迎,旗幟飄展。

  雙方會面,各做見禮。

  公孫瓚將劉備等人,鄭重介紹給單經(jīng)等人,且當眾言之:以后于此遼東,只要劉備所言,便如同他公孫瓚所言!

  這般行徑,讓劉備感動不已,也向眾將宣布,同窗摯友公孫瓚,乃是生死之交。

  一應將領聞此,無不感慨喝彩。

  端是二人義氣沖天,頭頂烏云盡散。

  數(shù)個時辰后,昌黎城下。

  仰望這座,不同于軍都的高大城池,還有往來兵士,以及一些商客,劉備能夠想象得到,自家同窗,這些年來,于遼東做了多少事。

  若無他同窗守衛(wèi),只怕從黃巾之亂后,單以遼東之所,這些已漸漸為大漢朝廷顧忌不上的邊地百姓,會多受鮮卑、烏桓等游牧之部壓迫。

  塞外胡人,如同未被馴化之野狼,當大漢國強大時,即見安分不已,俯首稱臣。待大漢國衰弱時,任何一個,都想上前咬上一口。

  而只有強大的大漢邊防,一個強悍的將領,才能帶給所有人安全感,以震懾那些想要偷食大漢之眾。

  公孫瓚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看到他們的守護神,校尉公孫瓚歸來后,整個昌黎城皆是沸騰。

  “將軍!”

  “校尉!”

  有人大喊“將軍”,有人大喊“校尉”,個中稱謂雖然不同,但皆為真心實意,更代表著濃濃的崇敬。

  公孫瓚于褒貶不一,但現(xiàn)在,他是遼東漢人的守護神!

  劉備騎在黑旋風上,于公孫瓚身邊,看著不斷涌來的百姓兵士,亦多感慨。

  而今黃巾之亂尚未平息,故以天災人禍,遍布于天下,百姓身死無數(shù),白骨露於野。

  同窗公孫瓚守護了遼西百姓,但于丘力居侵擾時,救不了幽、冀之所。

  那么天下呢?

  誰又能護佑!

  無論他人,他劉備劉玄德,便要做這天下之守護神!

  再興漢室!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伯圭,遼東很大,大漢更大!

  今漢室衰微,天下動亂。

  我等豈能安于一地一時,將來這大好河山,且待我等安定才是!”

  即將入城時,劉備回頭看了眼身后人群,大聲朗誦了屈原所著《離騷》中的一道名句,回頭看向一側公孫瓚道。

  公孫瓚正看著人群出神,聽到劉備所言,他將《離騷》此句,重新念了一遍,道:“玄德好志氣!

  我公孫瓚且愿守護這北地,殺盡敢犯我漢境之敵!”

  后方的關羽、張飛、趙云、還有嚴綱等部將,見兩名主將,縱馬于前,討論的熱火朝天,不免上前。

  這般聽去,無不熱血沸騰。

  尤其張飛,是個愛湊熱鬧的,這次突出重圍,他殺敵得功不少,便是在前番突破后,于戰(zhàn)場磨礪下,招式精進不少,遂二人話一落,他就嚷著大嗓門,高聲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嘿嘿!

  哥哥便是要平這天下,以安漢室,俺正是誓死相隨!

  哥哥殺去哪里!

  俺,還有二哥,四弟,便殺到哪兒去!”

  公孫瓚耳聽此,臉上羨慕不已。

  “玄德有幾個好義弟!當時此生無憾也!”

  劉備笑道:“我除有三位義弟生死相隨,又有伯圭這等好友,那也是十世無憾!”

  公孫瓚馬上撫掌道:“正是此理,今夜,我等歸來,不醉不歸!”

  當日間,以公孫瓚歸來,郡府大宴。

  這一次,劉備難得為諸將解開軍令,以之飲酒。

  而有前次戰(zhàn)前所言,原本只是劉備和公孫瓚二人,身坐前側兩案幾,以行拼酒,后張飛也將案幾給搬上前去,變成了三人拼酒。

  于此,關羽、趙云、嚴綱、單經(jīng)、關靖等人,以小案圍坐四周,不斷喝彩。

  酒宴至酣時,已有七分醉的劉備,主動拿起雙劍,為眾人舞劍。

  緊接著,又有關羽使刀,趙云使槍,公孫瓚使槊,酒宴氣氛不斷高漲。

  不覺夜半過去,張飛已然醉倒,嘴里嘟囔著夢話,念叨著家里娶妻云云,關羽實在看不下去了,給趙云一個臉色,兩兄弟先是將張飛給扶了回去。

  而劉備雖說臉紅,但將近三十壇美酒下肚,仍是好好坐著。

  這份定力,讓尚有余力,卻是臉色紅潤的公孫瓚,贊嘆道:“玄德之酒量,一如往昔,今夜爽快,我等再干了這壇!”

  見公孫瓚將碗換成了壇子,劉備便也如此,他接過酒壇,打開之后,同公孫瓚碰了一下,道:“但飲此酒,我與伯圭,肝膽呼應,將來共成事業(y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