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臨近宵禁,三人兵分兩路,道長找客棧落腳,十四帶豆兒去找狀元郎。
門子卻說狀元不在家。
十四說令府千金送到,催門子立時去找狀元回來。不想竟因此惹惱對方,遭當(dāng)街辱罵:“哪來的乞丐,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親都敢攀!滾!再不滾打死你們!”
豆兒當(dāng)場被罵哭。
天子腳下,十四不好動武,只能帶著豆兒先離開。
道長已經(jīng)找好客棧,并打聽到:圣人為狀元郎賜婚右相千金,明日完婚。
十四后知后覺,心想難怪豆兒哭,想是看到狀元府外張燈結(jié)彩,傷心了。
果然,豆兒連晚飯也沒吃就和衣躺下了。
次日,道長架好馬車,準(zhǔn)備帶二人再去狀元府。
十四卻改弦更張,要他直奔右相府邸。
右相府高朋滿座,鼓瑟吹笙,連過路乞丐都會被分發(fā)紅花喜餅。
三人手捧紅花和喜餅,立在右相府外看熱鬧的人群中。
直等到新郎來迎親,紅衣紅花,高頭大馬,果然一表人才!
身后更有百十口子跟著,個個新衣,吹拉彈唱,喜氣洋洋!
觀者無不稱羨。
豆兒卻突然上前,跪倒磕頭,叫狀元郎:“爹!”
鼓樂戛然而止!
觀者一片嘩然!
狀元郎面色赤白,驚慌中矢口否認(rèn):“哪來的孩子,胡叫什么?”
聽新郎否認(rèn),從人這才敢上前,欲架開豆兒。
十四跟出,一杖一個,打退了。
道長也出來護(hù)著豆兒。
相府管事急忙上前,恩威并施,請三人離開。
十四不為所動,只但凡有人以蠻力相逼,提杖便打!
她本事大,是江湖上一刀一劍殺出來的第一。相府和狀元手下那些人自然不是她的對手,一個個如飛蛾撲火,東倒西歪,拿她半點辦法沒有。
觀者只管看熱鬧,不覺替她喝起彩來!
狀元郎實在無奈,只得依從相府管事眼色,下馬躲避。
卻被好事者喊破:“瞎子,新郎官下馬要跑!”
十四回了聲:“多謝!”提杖上前,正接在狀元腳下,輕輕一抬,就將狀元郎送回到馬上。整個過程行云流水,甚至未驚到那馬分毫。
觀者頓時鼓掌,高聲叫彩!
那狀元郎紅衣、紅鞋、紅帽,胸前還掛朵大紅花,原本紅光滿面,現(xiàn)在滿面紅潮,明明騎在馬上,卻宛如坐上熱鍋,走又走不得,下又下不得,汗如雨下,難堪至極。
尷尬間,相府內(nèi)出來人,說右相請三位入內(nèi)。
有看熱鬧的替她們擔(dān)心,故意喊:“不要去!”
十四拱手謝過,與豆兒、道長一道走入相府。
再看那狀元,猶如大刑得脫,提袖擦汗,卻見管事瞪他,方知麻煩未解,急忙翻身下馬,卻不慎跌落,引得觀者哄堂大笑,愈發(fā)面紅耳赤,惱恨三人。
十四做好硬仗準(zhǔn)備,哪知右相待她們?nèi)缱腺e,不僅沒為難,還當(dāng)著滿座高朋認(rèn)下豆兒。更在得知蘭娘過世后灑淚感慨:“此女服侍狀元十載,恩高義厚,當(dāng)為之浮一大白!”
主人既如此說,賓客無不舉杯。
之后又夸十四、道長古道熱腸,邀請一同觀禮。
一時賓主盡歡。
右相胸襟之闊,由此遍傳長安。
禮過,豆兒脫下舊衣,換上綾羅,群侍擁護(hù),前往狀元府。臨行前,握住十四雙手,依依不舍。十四亦心有戚戚,答應(yīng)眼睛好了就去看她。豆兒這才松手,灑淚登車。
回到客棧,十四悵然若失。
聽道長來送藥,主動表示:“毛思忠口中那個不想豆兒進(jìn)京的人,如今來看,正是狀元郎無疑。所以今日雖得右相表態(tài),但我總不放心,怕豆兒受委屈?!?p> 道長遂提議多留幾日,確認(rèn)豆兒無虞后再回去。
十四同意,將藥作酒一飲而盡。
之后再次感慨:“我雖答應(yīng)豆兒眼睛好了就去看她,但如今三月之期已過,雙眼熱刺之狀雖消,卻還是看不見任何東西。真不知道,我是否還有踐行諾言的那天?”
房內(nèi)無聲。
十四以為人走了,起身關(guān)門,卻聽道長道:“沒想到你對豆兒如此不舍?!?p> 十四唇邊浮現(xiàn)苦笑:“我想起我小妹妹了。她膽子和豆兒一樣小,粘人,愛哭,總是跟在我身后喊‘姐姐姐姐’……十七年了,我都不敢想她。”
十四的盲眼中銀星點點。
道長什么也沒說。
一連三日,去狀元府打聽,都是好消息,說新婦待她視若己出,新衣新鞋新屋,就連回門都帶著她。
十四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準(zhǔn)備翌日出發(fā),返回?fù)P州。
次日一早起床,穿衣疊被,忽然怔住:
眼睛,復(fù)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