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思路開闊了之后,便去找黃,將從事種植管理的人選重新任用的想法告訴了黃,黃非常支持杰,并告訴杰,:“濤已經(jīng)有從事科研的想法,只是由于忙于種植,沒好意思說出來。”
杰聽了很是驚愕:“這個濤,真的不可思議,當(dāng)年我勸他跟著我從事科研,怎么說都說不通,現(xiàn)在怎么就轉(zhuǎn)過圈來了!”
黃笑了笑道:“人啊,無論何時轉(zhuǎn)變,都有機會,機會對每個人是平等的,他現(xiàn)在明白過來,也不算晚??!”
“當(dāng)然,只要他想干,就能干好,就如同他建房子一樣,他在這里也算得上是高手了,這一點我都無法比得上他!”
杰說到比不上的話,自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接著說道:“我相信濤一定能干出自己的特色來!”
“濤對于一些事的執(zhí)著與熱愛,注定他會成為這里的姣姣者。”黃十分肯定地說道。
“那你看從事種植的管理者,選誰合適呢?”杰帶著十二分的誠信問道。
“當(dāng)下那些人中,除了濤就是勇了,他跟隨我多年,任勞任怨,做什么事都一絲不茍,這個人做管理極為合適。”
“那就讓勇來做管理,讓濤騰出手來,去實驗室學(xué)習(xí)?!苯軐τ邳S的提議沒有任何異議,棲病沒有好,就是好了,也不一定能勝過先前那樣強壯,如今這里的人手,已經(jīng)不能再以自己的那幾個人為主,黃與邁那里來的人,無論是科研還是從事勞動,一個比一個強。從事科研的人不僅有著豐富的研究基礎(chǔ),更充滿了科研的熱情,從事勞作的人,有著豐富的種值與管理經(jīng)驗,這些都是濤與棲所缺少的。
杰從黃那里出來,立即去找到濤,將這一決定告訴了濤,濤聽了很興奮。
“你真的愿意讓我去實驗室了?”濤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dāng)然,你回來時,為何不給我說心里話呢?難道我還會阻止你不成?”
濤搔了一下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時,你不是極力想讓我去做這里的管理嗎?我怎么好意思與你頂著干呢?”
“出去一趟,真的變傻了嗎?我巴不得你參與到科研中來呢!當(dāng)年我是如何勸你們的,可你們哪個聽進去我的話呢?現(xiàn)在明白了,也不算晚,從今天起,你就可以進入實驗室工作了,勇取代你做這里的管理?!?p> 濤面露喜色道:“好,我立即準備去實驗室,這里的事,就由你去告訴勇好了!”
看著濤匆匆離開的背影,杰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科研必定改變這里的一切,這是遲早的事。
濤去了實驗室后,好似渾身充滿著力量,不知疲倦地學(xué)習(xí)工作著,這讓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每當(dāng)有人勸濤休息時,濤總是笑著回道:“原來我不曉得科技的精妙,現(xiàn)在明白了,也知道未來需要科技改變,我現(xiàn)在已落后于大家,我要盡快補課,將與大家拉開的距離補上,只有這樣才能追上大家!”
濤的話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他真的做到了,兩個月過后,濤的科研水平已經(jīng)在實驗室遙遙領(lǐng)先了,對于各類科研設(shè)備的掌握如魚得水般,運行得十分得心應(yīng)手。
浩早就注意到濤的變化,只是一時也難以說得清濤能追到何種水平,如今看到濤已經(jīng)很熟練地掌握了這些設(shè)備的操作,同時還能自己提出一些實驗中的創(chuàng)造性想法,讓浩刮目相看
“親愛的濤,你在這里工作時間也不算短了,我想在聽聽你對于天路計劃的構(gòu)想?!焙朴X得當(dāng)下的濤已不再是那位只知道摘果子的濤,而是自己得力的科研同伴。
“天路計劃是我們步入太空的通道,這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據(jù)我看來,咱們可以來個百日計劃,就是在百日里突破一個課題,這樣一個一個難題逐個突破,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互相協(xié)作,互相配合,將科研的課題層層分解,最后再形成一個合力,盡快完成我們的天路計劃?!?p> “這想法不錯,也很科學(xué),即合理分工,又互相協(xié)作,具本的分工與課題就由你來做吧!”浩盯著濤說道。
“沒有問題,我這就將報告準備好,咱們一起再商量一下,做一下補充,將來操作時也更方便些?!睗行┳孕诺鼗氐?。
“那好,我立即將這事匯報黃與杰,讓他們一起來評估你的百日計劃!”浩覺得濤確實有自己的一套,不然不會提出這么個新思路,新方案。
濤好似早已胸有成竹,僅用了幾天時間,便將自己的百日計劃擺在了大家面前,在評估會上,濤分析道:“我們的天路計劃,就是要利用集光器,將我們能夠在這上面搭載的工具發(fā)送到太空,那么集光器就如同我們的海水,上次我與黃去樹林中時,發(fā)現(xiàn)我們在河水里,就難以漂浮于水面前,什么原因?那是因為海水與河水是有差別的,經(jīng)過我最近的實驗得知,這兩種水的比重不一樣,比重越大,浮力越大,那么我們的集光器也是一樣,光就是水,那么光束集中起來的比重大到能承載我們的運載工具,不就如同那大海中的海水嗎?”
浩很贊賞濤的想法,不由得伸出大拇指:“這個想法很獨到,繼續(xù)說下去!”
“也就是說,我們將光束繼續(xù)集中,集中到他的比重足夠大,然后就是我們的運載工具,水上用的是船,那么我們這里也當(dāng)然用船,比起我們海上的船,所不同的是我們當(dāng)下研究的船是奔上太空的船,固然比不上海上的船那么大,所以也只能叫做太空船嘍!”
“太空船,這個叫法好!”黃點了點頭道。
“可以在水上浮起的天然材料是樹木,那么可在光束上漂起的材料又是什么,從邁提供的那些電子試驗中,我可以斷定,一定是有新的暫時不能看到的材料,可以在光束上漂游,并且可以乘上光束這個通道進入太空,所以乘上光束通道的那一定是非我們可見的電子材料?!睗脑捯謸P頓挫,聽起來十分有激情,也相當(dāng)合理。
“我們研究的方向,首先是材料!”浩接著說道。
“對,就是材料,當(dāng)我們能發(fā)現(xiàn)所用的材料時,我們用光鋪就的通道就可以成功運行了!”濤的話立即贏得了大家的贊同。
“說說你的百日計劃!”杰提醒濤。
“我的百日計劃,就是圍繞著這個材料進行研究,擬定可以做材料的幾種物質(zhì),然后相應(yīng)分成幾個小組,同時研究,當(dāng)一百天到期,看看哪個材料能夠得以攻關(guān),我相信當(dāng)材料出來后,至于造船,那只是彈指間的事情了!”
濤的話講完,立即贏得大家的掌聲,真沒有想到浩想到的只是工具,而濤將其分解到材料,這樣的細化,無疑給科研帶來了新的希望,也讓科研更加精準,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