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在這方面并不專業(yè)
課程進入尾聲。
王浩完成了最后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停下話頭還有些意猶未盡。
講課的過程中,頭腦變得異常活躍,對所講內容理解更加深入,還源源不斷的迸發(fā)出新的想法。
他都想一直持續(xù)下去。
課程總是有結束的時候,他低頭看了下時間,也只能帶著些許遺憾,說道,“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了。”
“接下來是作業(yè)?!?p> 王浩粉筆把題目抄在了黑板上,隨后問道,“一班、二班,收作業(yè)的同學是誰?”
有兩個學生舉起了手,其中一個剛好是畢成功。
他輕點頭,“畢成功,還有王妗雪,周四前,交到我辦公室?!?p> 王浩交代完就宣布了下課。
好多學生才長呼一口氣,恨不得多長兩條腿趕緊離開。
值得欣慰的是,還有幾個學生過來提問。
王浩應付了最后一個學生,趕忙打開了系統(tǒng)查看起收獲--
【教學幣:9?!浚ń袢找堰_上限。)
【任務一】
【靈感值:3。】
【任務二】
【靈感值:101。】
“一堂課用了兩個教學幣,比起收獲還是很值得……”
“任務二的靈感值,高達101?”
“100點,就可以使用一次,看來要趕緊回去做總結了?!?p> 收獲,不僅僅是系統(tǒng)數(shù)據。
只是經過了一堂課,王浩就發(fā)現(xiàn)自己對傅里葉變換的理解更深入了。
有些記憶力沒有的內容,以及和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都出現(xiàn)在了腦海里。
這要比花時間去鉆研、看書,效果更好而且速度更快。
不管是好學生、壞學生,只要認真的聽課,肯定都會有一些個人理解,他們可能會想到其他東西。
有些錯誤的理解,直接被系統(tǒng)刷掉了,正確的理解,都會反饋到自身腦海里。
學生反饋的內容,最大的意義并非對于知識的理解,而是他們的想法、創(chuàng)意。
想法、創(chuàng)意,可以帶來靈感,也許就能成為研發(fā)方向。
古人說的好,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
現(xiàn)在可是有上百名學生,他們對于某個知識點的想法,集中在一起是很驚人的。
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王浩就已經堅定了決心,“以后,要求要更嚴厲!”
“爭取讓每個學生,哪怕是基礎不好,聽不懂的學生,都認真的聽課!”
“這是對他們好~~”
“這是雙贏!”
課程結束。
王浩收拾好東西,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辦公室,他腦子里也有了很多想法,必須要一一的記錄下來。
中午時間,辦公室里空蕩蕩著。
他先是做了一系列的想法記錄,隨后才打開了系統(tǒng)進行查看。
【任務二】
【研發(fā)項目名稱:離散傅里葉變換的算法應用拓展(難度:C。)】
【靈感值:101。】
?。ㄌ崾荆嚎墒褂?00點靈感值,輔助獲取研發(fā)相關靈感、知識的相互關聯(lián)。)
“使用!”
王浩深吸了一口氣,馬上發(fā)出了使用指令,頓時就感覺腦海里,所獲得有關傅里葉變換的想法,驟然形成了清晰的脈絡。
他找到方向了。
“離散傅里葉變換,也可以應用數(shù)據建模領域?!?p> “傅里葉變換可以進行大數(shù)字的整體運算、分析,可以形成一種全新的建模分析方法?!?p> 王浩仔細思考著,理清腦海里的信息,隨后使用了一個教學幣。
【使用教學幣,進入專注模式,持續(xù)時間一個小時?!?p> 瞬時。
大腦仿佛是‘蘇醒’了一般,思維變得異常的靈活,再去思考想到的方向,也很容易集中精神。
這就對了!
他馬上投入到對于分析中,再一點點的拓展、思考、記錄。
時間,都被忘記了。
一個小時過后,專注模式效果結束,才重新回過神來,再抬頭就看到辦公室里,已經有好幾個人了。
有的是趴在桌上休息,有的是在玩電腦,有的則似乎在工作。
朱萍和他對視一眼,一撩裙角站起來笑道,“王浩,剛才看你好認真,寫什么呢?”
“就是講了課,有點感悟?!?p> “講課,還能有感悟?”朱萍湊趣說道,“我講個課,都快被學生氣死了,就用C語言做個計算器程序,加減乘除啊,都有一堆人不會。講了一遍又一遍……”
她連續(xù)抱怨了好幾句。
王浩聽著。
隨后低頭仔細看了一下內容,考慮到下午沒有課,就決定繼續(xù)做研究。
門口人來人往,進進出出影響很大。
他干脆再用一個‘教學幣’。
【使用教學幣,進入專注模式,持續(xù)時間一個小時?!?p> 繼續(xù)!
他分析的是傅里葉變換的應用、拓展,費心思研究的,則是離散傅里葉變換算法輔助數(shù)據建模方式。
后者非常有意義。
快速傅里葉變換是計算機最重要的算法之一,主要應用于數(shù)字信號處理、解決偏微分方程,以及快速計算大整數(shù)乘積。
王浩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應用方法,以傅里葉變換作為計算輔助手段,對海量數(shù)據進行整體篩選、建模。
這個方法以全局數(shù)據建模為切入點,就可以成為一種大數(shù)據分析手段,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復雜數(shù)據分析的場景中。
根據傅里葉變換的性質,他想到了兩種方法來輔助進行復雜數(shù)據建模。
現(xiàn)在就是對兩種方法的記錄、總結,以及更加深入的進行分析。
很快。
一個小時過去了。
王浩還是沒有能完成工作,他用手按了按額頭,沖了杯咖啡繼續(xù)工作。
【使用教學幣,進入專注模式,持續(xù)時間一個小時。】
【使用教學幣,進入專注模式,持續(xù)時間……】
“離散傅里葉變換。”
“正弦、余弦、輸入端轉換?!?p> “大數(shù)據建模構架?!?p> “數(shù)據變換……”
一大堆的專業(yè)內容充斥腦海,慢慢的把結構理順,再變換、分析關聯(lián)起來。
王浩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失,直到肩膀被小力拍了一下。
“還沒完?。俊?p> 朱萍站在身后好奇的問道。
王浩一個機靈回過神來,他抬起頭左右看看,問道,“朱姐,幾點了?”
“快六點了!”
“已經六點了?”王浩動了動胳膊,長長伸了個懶腰,再看向桌上的一疊東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十幾頁,都是成果??!
雖然只有十幾頁內容,但里面包含了研究的主體,他已經完成了傅里葉變換,輔助進行復雜數(shù)據建模算法的構建。
兩種方法,兩個成果。
以傅里葉變換拓展出一種新型的算法,不算什么重磅震撼的成果,但因為是全新的算法開拓,應用場景會非常多,足以發(fā)表到頂尖雜志,是頂尖的計算機數(shù)學成果。
朱萍看著王浩的表情,以及桌子上的東西,忍不住驚訝的問道,“你不會是一直在研究吧?中午的時候,我看你就是這個狀態(tài)。”
“嗯……好像是。”
“還真是?你也太拼了吧!”朱萍驚訝的瞪著眼。
她能理解做研究的專注,但連續(xù)專注的工作一個下午,完成了一小疊復雜數(shù)學內容,就實在不敢想象了。
反正,她做不到。
“有了點想法,就記下來?!蓖鹾坪唵蔚慕忉屃艘幌拢褪帐捌鹱郎系臇|西,準備回去繼續(xù)做研究。
因為只是頂替課程空缺,從周一到周四,他每天都只有一節(jié)課,周五則是下午和晚上,有連續(xù)的兩節(jié)習題課。
他是第一天正式上班,覺得中午就離開不太好,才一直待在辦公室里。
王浩收拾好東西就準備離開。
朱萍也正巧要出門,順嘴就問了一句,“去吃飯嗎?”
“不……”
王浩才剛才拒絕,肚子就傳來‘咕咕’的叫聲,他頓時尷尬的笑笑。
朱萍忍不住抱著肚子笑,用手指門外道,“走吧,走吧。你才剛來學校,可能不熟,帶你去個好地方?!?p> ……
朱萍說的好地方就是大學西側小食堂的二樓。
因為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僻,過來吃飯的學生非常少,來的多數(shù)都是學校的教職工,好多領導請客招待也會在這里。
兩人上了二樓,找了個小桌坐下。
朱萍想點兩個菜請個客,直接就被王浩拒絕了,“朱姐,你覺得我餓成這樣,還有心情等上菜嗎?”
然后,就干脆點了兩份牛肉面。
王浩吃飯有些囫圇吞棗,一起吃飯的時候都是朱萍在說,內容就是八卦學校里的事情,大部分都和‘私生活’內容有關。
“女人!”
王浩暗自吐槽了一句,只是跟著不斷的點頭,仿佛是認真聽的樣子,但快速變干凈的碗底,證明了心思還是放在消滅食物上。
這時,旁邊傳來一個聲音,“抱歉,打擾了,你是王浩博士吧?”
王浩轉過頭才看到,教務以及講課時,見到的‘疑似女強人’,正認真的站在旁邊。
“你是?”
“蘇映雪,創(chuàng)微科技經理?!碧K映雪做了個自我介紹,隨后很正式的伸出手。
王浩也禮貌的站了起來,和她的手碰了一下,左右看看干脆拉了把椅子過來。
蘇映雪坐在了對面。
她朝著朱萍點了下頭,隨后說道,“王浩博士……”
“叫我名字就行?!蓖鹾期s緊糾正了一下,他感覺聽起來很別扭。
“王……王老師?!?p> 蘇映雪猶豫了一下,干脆喊了個‘老師’,表情十分認真的問道,“你在東港的金屬材料實驗室工作過,對吧?”
王浩稍稍皺了下眉頭。
雖說只是存在于記憶中,但金屬材料實驗室不是什么好的記憶。
看到王浩的表情不對,蘇映雪趕忙表態(tài)道,“我不是說那件事,而且,我相信,那件事和你沒有關系,肯定是其他原因?!?p> 她的表情非常認真,眼睛一動不動著,“我來找你,是因為你是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數(shù)學博士,而且對材料技術有研究。”
王浩聽著點頭。
非常優(yōu)秀的數(shù)學博士?
這個,他不否認。
“我們公司和西海大學的納微實驗室有合作,他們正準備進行一種新的研究,觀察不同大小的微粒子,在高磁場中的運動表現(xiàn)?!?p> 她停了一下才繼續(xù)道,“我們是希望能在這個研究中,找到一種分離傳導微球的方法?!?p> 王浩聽的直撓頭。
記憶里有很多材料的知識,但專業(yè)到‘微球制造’就只了解原理,他干脆直接問道,“那你來找我是……?”
蘇映雪點頭道,“我問過夏國彬教授,他說你在偏微分方程以及數(shù)據建模方向的研究非常深入。”
“我們手里有很多資料數(shù)據,想找專業(yè)的人幫忙做個分析?!?p> “我們想知道的是,高磁場狀態(tài)下,是否能做微球分離,以及,上限有多高。”
蘇映雪說白的認真看過來。
“額~~~”
王浩仔細思考了下,猶豫著說了一句,“做到,肯定是能做到?!?p> “但是上限,這個需要……”
話說了一半兒,腦子里忽然多出個想法,跟著就說了下去,“理論上,可以通過精密設計,達到微米甚至更小級別帶電微球分離。但是,以常規(guī)實驗室環(huán)境,只能分離一微米以上的微球,很難達到市場制造需求標準。”
蘇映雪聽的小嘴微張,臉上寫滿了驚訝,她眉頭微蹙的追問道,“王老師,你也參與了納微實驗室的項目?”
“什么項目?”
王浩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剛才他所說的根本不在記憶中。
這就和對門女生的情況一樣。
他只是說了幾句話,就得知了其他人的‘正確理解’,而蘇映雪的‘正確理解’,本來就在她的腦海中。
或許,《教學的饋贈》最大的用處,不是教學,也不是獲得靈感、知識,而是‘竊取機密’?
走了!
趕緊走!
否則,被追問緣由,該怎么回答?
王浩低頭看了下時間,馬上站了起來,“蘇經理,我在這方面并不專業(yè)?!?p> “如果你對偏微分方程感興趣,我們可以多聊聊,專業(yè)到微球的制造,我覺得你還是找夏教授談……”
他說完歉意的點了下頭,隨后忙忙碌碌的離開了。
身后。
蘇映雪內心滿是驚訝。
她想找個專業(yè)人士,幫忙做數(shù)據分析,但數(shù)據還沒有拿出來,對方就直接說了結論?
還和夏國斌說的一樣……
旁邊坐著的朱萍,一直愣愣的聽著,她根本聽不懂說的是什么,忽然開口問道,“什么是微球?”
蘇映雪才意識到旁邊還有個人。
她簡單解釋了一下,“微球,是一種制造屏幕、芯片所必須的材料。精密微球市場,都是國外企業(yè)壟斷?!?p> “我們公司和納微實驗室合作,希望能在納微材料領域有突破?!?p> “哦?!?p> 朱萍聽得似懂非懂,跟著感慨一句,“王浩年紀是小,但是,懂得可真多?!?p> 蘇映雪思考著眼前一亮,“你對王浩老師了解多少?”
“我們一個辦公室,他叫我朱姐!”朱萍灑脫的拍著胸脯,眉開眼笑,當即表示自己是學校里,對王浩了解最多的人。
兩人一問一答著。
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