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游戲社
接下來日子,裴哲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白天按部就班的上課,下午準時去游泳館,根據(jù)顧誠東制定的訓練方案,努力訓練。
為了給崔總搏了面子,也為了對方許諾的不少好處,他也是拼了。
傍晚,他會與師姑娘蹭飯,偶爾陪她一起逛逛街,壓壓馬路。
這樣的生活愜意而悠閑。
他拿著崔總的雞毛令箭,順利聯(lián)系到了既大游戲社社長。
“你是說你想讓我們社員給你編寫FC游戲的攻略?”
方逸山納悶道:“這FC游戲這么簡單,還需要攻略嘛?”
他這個游戲社挺成規(guī)模的,不僅有十幾臺FC游戲機,還交流電腦編程,弄得有聲有色。
但游戲社里,更多的還是玩Game Boy游戲掌機的,便捷輕快,十分適合玩家交流。
“我們是大學生、成年人,當然不太需要,但是如今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游戲已經(jīng)更為年輕化,而那些小學生啊,中學生肯定是有需要的嘛?!?p> 裴哲笑著解釋道:“咱們前期編點攻略,發(fā)展好了就把它變成固定雜志。”
游戲雜志算是游戲領域的一個延伸,辦得好甚至不亞于游戲開發(fā),掌握話語權的東西,就算拉廣告費,給自己游戲打打軟文,都非常有前途。
“游戲雜志老早就有了,你這辦不出名堂吧?!?p> 方逸山不為所動,丟過幾本書。
裴哲翻開了一本名為《電視游戲一點通》的書,主編還是老熟人,燕山軟件傅贊。
書里面詳細講述了他開發(fā)的《燕山坦克》和《超級魂》的玩法,與游戲經(jīng)驗。
而另一本叫《電子游戲攻略法》的書籍,1991年印發(fā)的,主編謝先榮,書里還附上黑白配色的FC游戲畫面詳解。
而其中真正意義上的游戲雜志,是1992年7月發(fā)刊的《電腦迷》。
區(qū)別于其他游戲書刊,這本書不再是編者自己的經(jīng)驗和攻略,而是通過一般的征稿方式,讓廣大玩家都參與進來,分享自己的游戲經(jīng)驗和樂趣,也有對游戲的評論等。
雜志制作精良,有不少彩色扉頁,可惜曇花一現(xiàn),好像已經(jīng)停刊了,但它才是開創(chuàng)了國內(nèi)游戲雜志的先河。
而今年8月,一本名為《GAME集中營》的雜志首期試刊,它由燕京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所成員劉聞雨編寫,以“龍之戰(zhàn)士”為封面,然而這本稍顯簡陋的雜志引起玩家們軒然大波,無數(shù)來信向編輯部涌來。
“這些雜志太無趣了,比如還有游戲里隱藏的彩蛋啊,通關時間排名啊,游戲熱度排名啊,這些都沒有嘛……”
裴哲循循善誘:“方師哥,你既然這么喜歡游戲,又接任了游戲社社長,總該有點夢想吧,就沒想過用我們的筆,帶領年輕人去領略更為波瀾壯闊的游戲世界?”
他又開始忽悠了,方逸山同樣是新傳的,只不過專業(yè)好像是廣告學。
不過這都沒關系,只要這家伙有欲望,他總能找到突破口。
裴哲繼續(xù)道:“你看這些書,也有些年頭了,都是北方人出版的,要是咱們也搞起來,搞出屬于我們既大的電子游戲雜志,怎么也是蝎子粑粑獨一份啊?!?p> 方逸山聽后,頓時心有意動。
誰不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游戲不就是獨樂了不如眾樂樂嗎?
要是讓祖國的孩子能夠通過他的筆觸,帶領自己的游戲擁躉,成為以后廣大游戲玩家的精神領袖,自由世界的燈塔……
還有那既南大學杰出校友名頭……
想及于此,方逸山打了個哆嗦,眼睛發(fā)出兇光。
這事,大有可為啊。
“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裴哲加把火,煽情地說道:“師哥,祖國的游戲在召喚我們!”
方逸山聽得渾身火熱,依然沉吟半會:“辦雜志,需要不少錢吧?”
“我出!”
裴哲果斷下一記錢能明目張膽的猛藥。
對他來說,既大的新聞學如此牛逼,不薅一把說不過去啊。
至于雜志社?出版社?印刷商?這都不是既大師哥師姐同行給面子,賞飯吃的事嘛。
忽悠完人,又自掏腰包五千,給方逸山當做前期活動經(jīng)費。
裴哲接下來頭疼的事就剩錢了。
他那從股市撈到的76萬,扔出了70萬與春哥搞漢化,剩下的也沒多少了。
這點錢想把雜志辦起來,是癡人說夢。
又一次感受到,沒錢好痛苦。
這事,要讓蔣春印摻一腳不是不行,關鍵是以春哥的尿性,好像對這游戲雜志收益長的“慢錢”不是很感興趣。
他最初的想法,其實來自于寶島的精訊資訊,給漢化游戲卡帶附帶游戲攻略,收割忠實玩家。
然后想著想著,就起了搞游戲雜志的心思,打小培養(yǎng)忠實用戶了。
該怎么搞錢呢?
一路低頭冥思,回到403。
宿舍里,李文瀚、夏承勛和小胖子胡應泉在玩撲克。
三人玩德州撲克,賭注是瓜子。
胡應泉明顯興趣缺缺,因為這賭注提不起勁。
“哲哥,你來頂個腳打地主吧,三人太沒意思了?!焙鷳?。
這三人也是無聊透頂,閑暇就窩宿舍打牌,也不想著去找找妹子,聊聊人生談談理想。
不過回頭一想也就釋然了,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么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
裴哲擺擺手,“三個人,你們就玩斗地主吧?!?p> “斗地主?啥叫斗地主,和打地主有區(qū)別?”
胡應泉問道,沒明白過來。
打地主是黑桃3與黑桃A當伙伴,抓完牌后二打二,或者一打三的玩法。
至于斗地主,幾人還真沒聽說過。
“就是——”
裴哲愣了愣,這年頭還沒有斗地主?
其實,斗地主起源于鄂北漢洋一帶,是職業(yè)撲克專家嚴俊根據(jù)當?shù)亓餍械膿淇送娣ā芭艿每臁备牧嫉?,圈?nèi)人叫“二打一”。
而此時的南粵地區(qū),雖然有外地打工者將玩法帶過來,也只是小范圍流傳,因此大多數(shù)南粵人都不知道。
直到1995年,“二打一”才被正式命名為“斗地主”,隨著網(wǎng)絡才得已風靡整個華夏。
此后斗地主、德克薩斯撲克、及百家樂才能成為世界上三種最流行的撲克游戲。
而三人的德州撲克玩法,其實學自于港片發(fā)哥。
裴哲當即給三人講解了一番斗地主的基本玩法。
“聽著有點意思啊!”
胡應泉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
“我炸!”
“王炸!”
“三帶一?!?p> 很快,三人便鏖戰(zhàn)在了一起。
實在是,斗地主玩法簡單粗暴,又非常有意思。
裴哲百無聊賴地躺在床上,看著幾人玩撲克,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絕妙的卡牌游戲。
沒錯,三國殺!
要說后世什么樣的益智卡牌游戲最為火爆,那非三國殺莫屬。
甚至做成了一款獨立運營的手機游戲。
“這玩意,能搞錢!”
裴哲眼光湛湛,頓時來勁。
他快速找來紙筆,按照記憶寫下的三國殺的基本玩法,和各個卡牌功能。
身份牌、游戲牌、角色牌、體力牌、基礎牌、錦囊牌……
裴哲寫下了好幾頁紙,甚至連一些人物角色形象都囫圇地畫了下來。
“得找個專業(yè)畫師。”
裴哲看看了看本子上原本嬌滴滴的孫尚香,在他筆下簡直不堪入目。
抄起本子,快速離開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