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游戲

龍巢暴君

第五十九章 再度現(xiàn)身的精靈

龍巢暴君 南非巨頭 2016 2022-07-09 22:44:43

  因為材料結(jié)構等原因,撲翼結(jié)構是生物最常見、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飛行模式。

  不談什么攻角、弦線、綜合氣動力、迎流、可變翼展,只按照最簡單、粗略的撲翼頻率劃分,簡略地分出高頻中頻低頻三種的話,體型較大的鳥類,還有翼龍等,翼展和翼的面積的相對比例都是最大的,但撲翼的頻率是最低的,翅膀的活動模式相對簡單,與空氣、氣流的交互變化是相對最低的。

  以撲翼+滑翔的飛行模式來飛行。

  而縮小一些體型,中體型的飛行生物,翼展縮小,撲翼頻率下降,滑翔在飛行過程中的占比會變小。

  至于小體型,小到燕子麻雀乃至于蜻蜓之類的生物,翼展和身體的比例已經(jīng)是最小的了,而頻率提到相對最快的程度,滑翔的占比也到達最小,與空氣、氣流的交互變化開始變得復雜。

  當然,到達一定限度后,滑翔占比又反而上升——

  因為體重已經(jīng)下降到可以只憑借氣流就把它們吹起來的地步。

  而鱗翅獵龍,相對于其他的三只飛龍,翼展是最小的、撲翼頻率也是最高的,與空氣、氣流的交互變化是最高的,需要多次調(diào)整。

  并且.......

  鱗翅獵龍的背部肌肉似乎達不到能夠支撐這種高頻撲動的強度。

  他讓鱗翅獵龍飛了兩次之后,第三次,它就飛不起來了。

  一看血量,竟然掉了兩點血。

  “.......?”

  因為太重了?

  地行看了一眼標簽,不由得瞪了瞪眼睛。

  飛起來那么傷,難不成得給鱗翅獵龍加個恢復性的標簽嗎?

  體重對于飛行能力的影響,對于撲動頻率的影響,影響是最大的。

  更準確地說,對“材料”的影響是最大的。

  速度越高、撲動頻率越高,需求的材料強度越大。

  像普通的固定翼飛機,如果變成同體型的撲翼機,對材料強度的需求會增大許多。

  過重的、大型生物,盡量就不考慮高頻率撲翼了。

  蜻蜓的飛行模式,的確不大行——

  要考慮,只能考慮蝴蝶之類的大翅膀了。

  或者.......

  可變形的翅膀?

  這個世界不是有精靈嗎?奇幻世界里,精靈不是經(jīng)常有“德魯伊”這種奇幻職業(yè)嗎?

  之前他狩獵到的那只怪鹿,好像就有變形相關的標簽?

  如果真的能夠拿到變形的奇幻手段,自己也不一定非得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就具備飛行能力,不需要把飛行能力綜合到自己的身上,兼顧各種特征。

  只需要弄出一個【通用】體態(tài),這種通用體態(tài)可以通過變形轉(zhuǎn)化為適合各種環(huán)境的形態(tài)?

  不過,這只是備用方案就是了。

  綜合體態(tài)還是第一選擇。

  思考了片刻,他走向了據(jù)點內(nèi)部,準備給自己升級所有的標簽。

  與此同時,他準備給反鴉、奇翼飛龍、鱗翅獵龍演化【龍血】標簽,增強對它們的控制和命令。

  并且,開始制造一個新的核心,準備嘗試一下讓它們作為偵查眼去偵查沼澤附近的環(huán)境。

  .......

  幾天后。

  沼澤的天空之上,死亡屬性的蝕骨霧氣已經(jīng)消逝,一只生著鳥喙和羽毛的漆黑生物扇動著翅膀,雙爪抓著一顆晶瑩剔透的紅殼怪蛋,飛上了天空,在離地一百米左右的高度飛行著。

  “沒法動用視覺,果然,應該把偵查用核心也升到lv2?起碼兩百米的感知半徑才能夠保證偵查飛龍的安全?”

  “不,之前見到的那些精靈,弓箭的射程應該不止兩百米.......其實也不夠安全?!?p>  地穴區(qū)域,一只有著四米多,接近五米體型的血紅色怪物,正趴在地面上。

  一條粗壯有力的長尾,從它身后伸出,正微微晃動著,抓著一顆邊角尖銳的石頭,在地面上刻畫著沼澤區(qū)域的大致地形和標志性事物。

  而他的爪子,就揣在胸腹的位置,墊著身體。

  說真的,他覺得尾巴比起爪子要好用。

  不過,這個時候,一道黑影踩在了地面上他剛刻畫出的地圖上。

  瞬膜左右開合,地行放下了“筆石”,尾巴的末端,那宛如腳爪般的奇異肢節(jié)開合,將在他前方不遠處,正在清理據(jù)點地面上的碎石的西風淵龍抓起,放到了另一側(cè)靠近巖土墻體的位置。

  西風淵龍被抓起放下,卻并沒有什么慌張的異動,左右看了看,一對堅硬有力的鉗子刺入了巖土墻壁的縫隙,將土塊和碎石撬落,然后將碎石塊鉗起,運送到角落的位置。

  它在執(zhí)行著挖掘的任務。

  而在它的不遠處,雅爾沼龍和小盾械龍,也在用尾爪和前肢、嘴巴清理和搬運周圍的碎石和土塊。

  而面對現(xiàn)在這個體型的地行,體型不到一米黑鱗鳥面龍也在乖乖地做著搬運工作。

  黑鱗鳥面龍、西風淵龍目前屬于地下守衛(wèi)部隊。

  雅爾沼龍、小盾械龍,地行也用黑鱗狗頭人作為素材,給它們演化了能夠在黑暗中觀察的【地下環(huán)境適應】標簽。

  聯(lián)鳥龍,不,應該說,聯(lián)鳥飛龍,轉(zhuǎn)了編制,編入了空中部隊,此時正在地穴之外的一些高大樹木上棲身,覓食的同時,負責警戒,發(fā)現(xiàn)危險就發(fā)出叫聲或者回來匯報。

  鱗翅獵龍和奇翼龍則負責其他方位。

  目前,飛行能力最強的反鴉,則承擔著帶著擴展核心飛行,通過鳥瞰,將沼澤環(huán)境都看一遍的任務。

  把沼澤環(huán)境完全確認一遍之后,他就準備讓空中部隊帶著擴展核心慢慢向沼澤外移動,一遍畫地圖的同時,一邊搜索資源。

  沼澤的食物資源已經(jīng)不夠了。

  現(xiàn)在體型快要達到五米的地行,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吃的肉食了。

  不過,就在反鴉帶著擴展核心,在沼澤西北方向飛行的時候,忽地,它通過擴展核心,看到反鴉猛地轉(zhuǎn)過身,低低地叫了一聲。

  并非烏鴉般嘶啞的鳴叫,而是粗獷低沉的吼叫。

  立刻,他通過擴展核心遠程向反鴉下達了指令,讓它把擴展核心放在樹頂。

  過了幾分鐘,他終于看見了幾道身影,看到了反鴉所注意到的目標——

  精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