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死后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第三十二章 此話當(dāng)真?

死后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睢歲 2180 2022-08-29 20:00:00

  村長雖年邁了些,腿腳也有些不便,但做起事來利索的很。

  兩人一個往邊圍釘木樁,一個綁繩。

  繩子就是普通的麻繩,只不過每間隔一尺就有一個繩結(jié),圍好后,直接數(shù)每邊的繩結(jié)有多少個就行了,若是不足一尺的,則是用直尺丈量。

  直尺就是一塊竹板,上面有刻度,蘇末幫忙拿著的時候打量了一下,刻度相對于她那個世界的刻度而言,不是很準(zhǔn)。

  這直尺正是一尺長,而大雍朝:一尺等于三十厘米,但實際看去,這直尺卻是有四十厘米長。

  蘇末也沒太在意,畢竟是一個小說衍生出來的世界,所有東西都不能用她那個世界的思維來考究,不然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

  荒地很快丈量好了,村長從懷里取出一張紙,還有一根炭,炭被削的細(xì)長,卡在竹管里,露出小半截來。

  蘇末有些意外,回憶了下,這東西叫炭筆,也不知道是誰琢磨出來的,因價格便宜,又方便而風(fēng)靡一時。

  但不多時,各大世家皆站出來,口誅使用這東西的學(xué)子,大致說炭筆上不得臺面云云……

  各大世家聯(lián)合抵制,炭筆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書生在書院使用炭筆被瞧見,遭受同窗排擠。

  自此,炭筆這東西也就只在民間百姓之間流傳。

  “長三十三尺六厘米,寬二十二尺,差不多一分地?!?p>  作為一村之長,定是會識字,會算數(shù)的。

  村長將炭筆和紙張重新放回來了懷里,到時候去了衙門,還得把紙張給衙門留底。

  晨光透過樹蔭,星星點點的落在地上,斑駁陸離。

  蘇末幫著將繩子收好,站起身,就看見村長臉上露出一絲痛楚,手緊握著拐杖,慢慢活動著隱隱作痛的腳踝。

  在察覺到蘇末起來后,馬上整理好臉上的情緒,仿佛剛剛只是蘇末的錯覺。

  “走吧!”

  村長平靜地說道,杵著拐杖轉(zhuǎn)身,他走的很慢,身子一下高一下低的。

  蘇末跟在背后,眼神有些復(fù)雜。

  這塊地本就在山腳下,便北走不遠(yuǎn)就會到去往鄰村的道路,蘇末當(dāng)時會挑這里,還是因為往南走估摸五米,有一條從山上那個山泉涌下的小溪流。

  二人走在小道上,沒一會就到了大路,讓人有些意外的事,陳遠(yuǎn)海牽著牛車就停在路邊。

  “今個沒什么人去縣里,我同他們說了一聲,便趕牛車去了顧家。

  結(jié)果聽平安說你們還沒回去,就過來了……”

  陳遠(yuǎn)海憨憨地笑著迎過去,十分熟練地扶住村長的手腕。

  “二叔公,我扶你。”

  村長的腿不能久站,也不能多走,若不是他不知道這荒地的具體位置,早就直接尋過去了。

  村長被扶著做上牛車,腳踝處的痛意弱了些,整個人頓時松了口氣。

  陳遠(yuǎn)海又吆喝著蘇末上牛車。

  “日頭曬,顧家嫂嫂快上來?!?p>  大路略顯寬敞,能并行三輛牛車,因此正中央是沒有樹蔭遮擋的。

  夏日的太陽可不分什么早中晚,陽光斜曬過來,又沒有風(fēng)吹,沒一會額頭就冒出細(xì)汗。

  蘇末沒矯情,利索地上了牛車。

  牛車緩緩行駛,絲縷微風(fēng)吹過,拂去些許燥熱。

  村長似乎還有些難受,用手揉著腳踝,蘇末抿唇,看向陳遠(yuǎn)海的背影。

  “陳家三弟,若是想去峣州府,該怎么去???”

  “縣里有去峣州府的馬車的。”

  陳遠(yuǎn)海手緊握韁繩,聽見蘇末叫他,下意識就回答了,隨即反應(yīng)過來,皺了皺眉。

  “顧家嫂嫂要去峣州府?”

  村長也皺眉看了一眼蘇末,沒有吭聲。

  “我以前在娘家的時候,有看過一本雜記,里面有寫海邊的田地?zé)o法種植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只是過去太久,那解決辦法記不太清了。

  我上回去縣里的書店沒找到,本來都放棄了。

  誰曾想如今有了十五畝田地,我便尋思,去峣州府看看。”

  蘇末注意到村長的目光漸漸炙熱,她故作不好意思般低頭,睫毛輕顫,聲音壓低了些。

  “若是能找到,我家往后的生計就不用愁了……”

  陳遠(yuǎn)海和村長都震驚了。

  牛車嘩的一下停了下來,陳遠(yuǎn)?;剡^頭,眼睛瞪的跟銅鈴似的。

  “顧家嫂嫂此話當(dāng)真?”

  他怔怔地盯著蘇末,內(nèi)心已然波濤洶涌。

  他們家,是村里少數(shù)不出海的人家。

  當(dāng)初陳遠(yuǎn)海的祖父和兩個叔父同他們父親一塊出海,卻不曾想天降大雨,海風(fēng)又大,船直接翻了,四人被海浪卷到岸邊時,都只剩一口氣了。

  守在海邊的村長趕緊營救,可最后,只有陳遠(yuǎn)海的父親救了回來,從此以后,陳遠(yuǎn)海的父親對大海有了心里陰影。

  給大兒子改名叫陳辭海,后來又生子,也順著取名陳離海,陳遠(yuǎn)海。

  并且嚴(yán)令禁止三兄弟靠近海邊,不準(zhǔn)他們跟著出海打漁。

  只是不出海哪有銀錢?

  陳遠(yuǎn)海的父親又因為那次,身子虧損嚴(yán)重,做不了重活。

  好在村長幫扶晚輩,將賣魚的活計交給了陳遠(yuǎn)海家,并且將趕牛車的活計也交給了他家,一家子這才得以溫飽。

  但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人有意見,尤其是王婆子一家時常打著親戚的名義不給車錢。

  但假若蘇末所言是真,那代表著,他們的好日子要來了……

  村長此刻也同陳遠(yuǎn)海般激動,不是他不夠沉穩(wěn),只是田地能種莊稼的誘惑太大了。

  村民們出海,那都是拿命和老天賭,風(fēng)平浪靜還好,可若是突然變天,又或者碰上海怪,命就沒了。

  可若是不去,那一家子吃喝拉撒的銀錢又從哪來?

  縣城上工?

  當(dāng)初曾經(jīng)有人去問過,辛苦做上五個時辰,居然才十文錢,這哪里夠用的。

  而且村子靠海,每隔幾年的八九月,都會有蛟龍過海,這修補房子也是一筆不菲的銀錢。

  但若是田能種出莊稼,那就不一樣了……

  “自然是真的……”才怪。

  蘇末淺淺笑著。

  若是將出海打漁這個設(shè)定比做一個圈,落山村的人們被圈在里面。

  偶爾有人叛逆一下。

  嘗試去種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田種不出莊稼,只得放棄。

  后來嘗試去找縣城做短工或者長工,打聽了下,銀錢少的可憐,又歇了心思。

  后來有人想養(yǎng)家禽,結(jié)果養(yǎng)不活,又無奈放棄了。

  然后又有人想開荒地,發(fā)現(xiàn)種不活還費勁,徹底放棄了。

  久而久之,他們被這個圈束縛的死死的,不再做出改變,只是內(nèi)心深處,隱隱奢望。

  這也是當(dāng)初蘇末說她靠挖陷阱捉到一頭野豬時,眾人那么的震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