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鐵血?dú)執(zhí)?/h2>

第15章趨之若鶩

鐵血?dú)執(zhí)?/a> 無色非龍 3320 2022-06-13 13:01:31

  錢糧一到手,李裕信心十足,第二天讓周寬發(fā)布南陽國墾荒令和熟田征稅令。

  這道墾荒令瞬間就燃爆了整個鄧州,很多地方官員都傻眼,因?yàn)樽约褐菘h的困難戶都動了心。

  有些穰縣生活艱難的人開始拖家?guī)Э诘耐详杹怼?p>  不僅是鄧州,附近的唐州、襄州都陸陸續(xù)續(xù)的有人往南陽遷移。

  這政策好啊,三年免租稅,上哪找這個好事去?

  現(xiàn)在戰(zhàn)亂四起,誰知道三年后是個什么狀況?先把眼前的日子過好吧!

  尤其是在發(fā)布墾荒令的同時(shí),熟田征稅令也跟著發(fā)布了出來。

  現(xiàn)在的熟田,無論公私都要重新丈量登記,按二十稅一收取。

  這下,整個南陽可就炸鍋了。

  良民戶籍的無地農(nóng)民,他們租種豪族大戶的田地,交的地租本就很沉重了,國府再一征稅,他們一年不僅白忙活,還得倒搭兩個,這誰干哪?

  再看看墾荒令,三年免稅!

  那還等啥?

  咱也去開荒吧!

  國府現(xiàn)在忙得腳打后腦勺。

  越來越多的流民從各個孔道往南陽來,每天都是幾十戶人家到親王國府報(bào)到。

  周寬和高適指揮著吏員給這些流民登記發(fā)身份牌,安排他們的食宿,給他們劃定荒地。

  好在南陽大戶的土地都集中在城池的四周,除此之外都是大片的無主荒地。

  按照先來后到的次序,每一百戶集中在一個地方,成立村屯,建蓋房屋,指定村長。

  城里的鐵匠鋪晝夜的忙碌,打造農(nóng)具犁鏵。

  這天,在流民接待點(diǎn),周寬正忙著接待流民,指導(dǎo)吏員登記發(fā)牌,突然有人叫他。

  “表哥,表哥!”

  周寬一抬頭,哎吆,這是誰呀這是?

  兩個梨花帶雨的小娘,衣衫污穢,頭發(fā)散亂,若不是兩人的樣貌他還依稀可辨,他都不敢相認(rèn)。

  “表哥,我是碧娘??!哇~嗚嗚嗚~~”

  碧娘拉著周寬的衣袖放聲大哭,邊上的繡娘也抹著眼淚。

  “碧娘?繡娘!你們怎么來了?這,這是怎么回事?!”

  旁邊的高適一聽,這不是德王未來的兩位王妃嗎?!他嚇了一跳,這二位也是他的主子。

  那天趙節(jié)帥說親的時(shí)候,他也在旁邊,他可是親耳聽到未來兩位王妃的閨名的,雖然周寬和兩位小娘說話的聲音有意壓低了,可他還是關(guān)注到了。

  “喲,二位娘子,這是發(fā)生什么事了?”

  “咳咳,這是德王府掾高大人,這是我表妹?!?p>  周寬哪敢說這是王妃啊,畢竟皇帝的指婚詔書還沒下來。

  “高大人?!?p>  兩個小娘給高適一禮。

  高適只能裝糊涂,既然周寬說是他表妹,那就是表妹,可是給他行禮他就裝不下去了。

  “哎吆,不敢,不敢!”

  高適哪敢讓王妃給他行禮啊,趕緊往邊上一閃身。

  周寬拉著兩個表妹走出一段距離,這才急切的問道:“怎么回事?難道襄陽出了禍?zhǔn)拢?!?p>  在周寬想來,不是襄陽城破,兩位公主能跑這兒來?一定是遭了大難,這才跑到夫家來了。

  “哎呀,表哥,你說什么呢?!什么大難呀,沒有!事情是這樣的……”

  碧娘人小嘴快,嘰嘰呱呱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什么!你們兩個害人精??!你們倒是跑的痛快了,節(jié)帥和刺史得多著急??!跑出來幾天了?”

  “五,五天了!”

  碧娘和繡娘也知道自己闖了禍,低頭不語。

  “走,跟我回家去?!?p>  周寬的家早就搬來了南陽,離這兒不遠(yuǎn)。

  這兩個小祖宗還沒嫁人呢,就到處亂跑,要是被德王知道了,那還了得?!

  他帶著兩個小娘回家洗漱了。

  高適見他們走了,交代幾句就往王府跑,這么大的事,他怎敢隱瞞?

  “高府掾,找我有事?”

  “殿下,王妃來了!”

  “嗯,嗯?什么王妃?”

  李裕被高適說的滿頭霧水。

  “就是您的王妃啊,趙節(jié)帥和趙刺史的女兒?!?p>  “???在哪兒?”

  李裕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這兩位可是自己的未婚妻啊,她們來了,自己能不去接嗎?

  哎?不對呀,這不是還沒來指婚詔書么,她們怎么來了?!

  “呃,被周長史帶回家了?!?p>  “哦?!?p>  李裕一聽被自己的大舅哥帶回去了,這不一定是來找自己的,可能是找周寬的也說不定。

  你說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明明知道媳婦兒來了,自己還不能去看看,這心里有點(diǎn)鬧挺。

  “咳咳,兩位……王妃……容貌如何???”

  他還一本正經(jīng)的問高適。

  “這個……有點(diǎn)……”

  高適都不知道怎么說才好。

  說容貌可人,可明明邋里邋遢,說長的丑陋,可又氣質(zhì)不凡。

  “怎么?你沒看見?”

  “看,看見了?!?p>  “那長相如何?”

  “呃,沒,沒看太清楚……”

  高適本是個很干練的人,看看把他逼的,都語無倫次了。

  “……”

  李裕盯著高適看了半天,一擺手。

  “嗯,我知道了,你去忙吧?!?p>  高適如蒙大赦,轉(zhuǎn)身退出了大廳。

  后院的八個美人都在院子里來回的走動,就是到不了前廳大堂。

  這到了南陽二十多天了,德王一直在書房安歇,八女雖分屬兩個陣營,可她們早已達(dá)成了協(xié)議,在探聽消息上同進(jìn)退。

  最近,李裕和手下忙進(jìn)忙出的,也沒工夫搭理她們,這些女人都著急了。

  想跑出去探聽下消息,卻被王府侍衛(wèi)攔住,連前院都不讓進(jìn),借口是南陽有匪患,殿下有令,沒有他的許可,眾美人不得出王府,以免不安全,前院已經(jīng)不屬于王府了,那是國府。

  相當(dāng)于把這些間諜眼線給軟禁了。

  一直沒探聽到有用的消息,怎么給那邊交代?

  李裕這幾天有點(diǎn)貓抓心,每次和周寬商議事情,只要他一提兩位王妃,周寬都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提這個茬兒。

  周寬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他自從當(dāng)了王府長史和國府令之后,就一門心思的干好工作。他通過德王的言行,知道他是位有作為的好親王,自己可算是找到明主了。為公,他是協(xié)助皇室藩王打基業(yè),為私,他是給自家妹妹打家業(yè),他能不盡心么!

  可這兩個不省心的妹妹偷偷跑出來,還夜宿城外,這要是被德王知曉了,萬一退婚怎么辦?自己的理想不就全完了嗎?!

  他當(dāng)天就寫信把兩個妹妹在南陽的消息帶去了襄陽。

  這幾天,襄陽城亂了套了。

  兩位小姐都丟了,把趙匡凝急的,丫鬟仆人挨個打板子,你們連個人都看不住,留你們何用!

  要不是夫人攔著,這些人都得人頭落地!

  襄陽城的兵馬全城搜索,搞得雞飛狗跳,倒是抓獲了一批地痞流氓和人牙子。

  這些人都沒少遭罪,挨個過堂,打得皮開肉綻,哭爹喊娘。

  三天后,趙匡明運(yùn)糧回來,知道寶貝女兒丟了,他差點(diǎn)暈過去。

  搜索的范圍不僅限于襄州了,附近的隨州和南面的陜州、荊州、郢州都派人尋找。

  正當(dāng)節(jié)度使府雞飛狗跳的時(shí)候,來信了,兩位姑奶奶偷偷跑到了南陽。

  這下趙匡凝和趙匡明總算是把心落下了。

  既然有了下落,他們趕緊把撒出去的兵馬都收回來,免得讓德王知道消息影響指婚。

  可他們也不想想,搞了那么大動靜,誰不知道小姐丟了?

  他們也就裝聾作啞了。

  趙匡明趕緊張羅耕牛,先把女婿的嘴堵上再說。

  三月底,第一批從襄陽運(yùn)來的五百頭耕牛到了南陽碼頭。

  見到碼頭上哞哞直叫的耕牛,聞著新鮮的牛糞味,那些剛到南陽滿臉愁苦的流民百姓,終于露出了笑容。

  德王府的墾荒令是真的,果然沒有騙我們!

  兩位小娘也被趙匡明偷偷的帶上了船。

  ……

  一進(jìn)入四月,春風(fēng)拂面,積雪徹底融化,天氣一天天的變暖。

  來南陽的流民越來越多,每天竟然高達(dá)一百余戶。

  沿著淯水的兩側(cè),一座座新的村莊拔地而起,水車也一步步的安裝起來。

  靠近河道十里以內(nèi)的都是灌溉水田,十里之外就是旱田了。

  沿河的水田已經(jīng)一塊塊的翻地灌水了,太陽足,先把水溫提上來。

  耕牛在灌了水的田里挨著挨著的踩踏,把大土塊踩成小塊,全家人也在地里幫著忙活,這時(shí)候灌的水比較少,只是把土塊搞成稀泥就成。

  四月十五日,開始撒種了。

  這會兒還沒有育秧的說法,都是直接撒種子。

  要等到秧苗出來有三寸高了,才再次灌水,但不能超過秧苗的秧芯。

  一個多月,移民到南陽的就增加了一千三百戶,全部安排在了沿河兩側(cè),南陽原有的居民也有大量參與墾荒的,尤其是以前的隱戶,跑出來重新登記戶口,國府也給他們辦理了墾荒手續(xù)。

  那些大戶這下可就抓瞎了。

  大量的佃戶跑去開荒,那么多上好水田要撂荒,不僅可惜,重要的是,國府還要收稅,這,這可怎么辦?。?!

  現(xiàn)在把這些田賣了吧,賣給誰去?

  他們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策略。

  一個是把地租降下來,直接降到五五。

  二一個,偷偷的想辦法賣地。

  可南陽現(xiàn)在的形勢是土地變多了,不值錢了呀。

  這墾荒令已經(jīng)跨過行政區(qū)劃的限制,向四周傳播。

  一進(jìn)入四月,每天來登記的流民高達(dá)兩百戶。

  這些后來的流民,都被安排在了旱地上,先開墾旱地,只要六月前種上粟米都來得及。

  趙氏兄弟為了堵住李裕的嘴,又連續(xù)運(yùn)來了一千頭耕牛,如今整個南陽的耕牛數(shù)高達(dá)一千八百頭。

  一千五百頭是從襄州運(yùn)來的,南陽原有耕牛三百頭,這還是南陽大戶人家的。

  “高府掾,咱們現(xiàn)在開了多少田了?”

  “殿下,新開水田四萬兩千畝,旱田兩萬畝,還在陸續(xù)增長?!?p>  “嗯,成績不錯,我們還要再接再厲?!?p>  “是,殿下?!?p>  正當(dāng)南陽上下都在為春耕和流民墾荒忙活的時(shí)候,前別將方良手下的斥候飛奔進(jìn)了國府。

  “報(bào)主公,銀沙賊來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