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是個發(fā)明家

第35章 蒙古騎兵

崇禎是個發(fā)明家 一紙鳳冠 2248 2022-06-20 06:00:00

  吳三桂指揮大軍疾馳,很快追上那隊輜重兵,發(fā)現(xiàn)才千余人,遂將其團團圍住。

  吳三桂擔心有詐,一邊下令放箭,盡量遠程殺傷敵軍,減少自身損失,一邊派出大量偵騎,仔細觀察四周。

  當確定安全,才下令進攻。

  建虜輜重兵大多是朝鮮奴隸和少部分漢八旗的士卒,哪里是曾經(jīng)的關寧軍,如今羽林左衛(wèi)的對手,摧枯拉朽般就被消滅。

  清點之下,發(fā)現(xiàn)這不是從山海關潰逃回來的殘兵,是從錦州出發(fā),押運火炮到前線的輜重隊伍。

  據(jù)幾個漢八旗士兵的口供,他們雖然急速進軍,依然不可能如期到達山海關戰(zhàn)場。

  當他們好不容易到了寧遠城,卻撞到潰散的建虜大軍,當即調轉馬頭,急急往北逃遁。

  看著一批批的潰兵從他們身旁北去,很多人放棄了職責,做了逃兵。

  人數(shù)漸漸稀少,導致輜重隊的行速越發(fā)慢了。

  士卒引著吳三桂視察此地物資,幾乎全是火炮,有部分佛朗機炮,也有部分虎蹲炮,都是兩年前松錦之戰(zhàn)繳獲明軍的。

  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吳三桂撫摸著火炮,想起兩年前的大敗,輕嘆一聲。

  看著天色將晚,順便下令扎營,埋鍋做飯。

  大軍蒸米、熬粥,拿出風干好的馬肉下鍋煮爛,看的漢八旗士兵目瞪口呆。

  這是什么神仙伙食,大明什么時候這么富庶了,糧食可勁造,馬肉隨便吃。

  “看什么看,這都是你們精銳騎兵的戰(zhàn)馬,我們怎么吃都應該!”一個千總大聲呵斥俘虜。

  吳三桂可不是朱友健,會優(yōu)待戰(zhàn)俘,而且這些戰(zhàn)俘投降建虜多年,也不敢招募,暫時留下他們,無非是讓他們出力扎營,相信大軍入睡前,就會處死他們。

  大軍吃了半晌,吳三桂慢慢焦躁起來。

  他這會兒心神不寧,走出軍帳,問守衛(wèi)道:“偵騎這會沒有重要軍情匯報嗎?”

  “回平西伯,偵騎有小半個時辰?jīng)]回來了!”

  “什么?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說。下令全軍整備,斬殺所有俘虜,準備戰(zhàn)斗!”吳三桂大驚,連忙下令。

  一刻鐘后,匆匆吃了最后幾口飯的士卒已經(jīng)整裝完畢,一臉不解的看著來回奔馳訓話的平西伯大人。

  吳三桂確定偵騎基本都沒回來后,他立馬知道自己被包圍了,雖然還不確定是哪里的兵馬,但是,他一定被盯住了!

  那一定是高明的獵人,可能在吳三桂包圍這隊輜重兵的時候就已經(jīng)擦亮了鋼刀,準備在半夜士兵都休息的時候偷襲。

  他不能等了,準備后撤,和黎玉田的軍隊匯合。同時派出快馬,前去通報軍情,以防自己撤退不成,被圍殺在此。

  極遠處,一個偵騎兵闖進軍帳,“報……王爺,吳三桂突然收攏軍馬!”

  “哦?這吳三桂居然如此機警,傳我軍令,快馬合圍,不讓明軍走脫一人!”

  三萬騎兵開始行動,從四面八方快速向著吳三桂沖去。

  原來,由于前幾日多爾袞突然加速行軍,只帶去了一萬多蒙古騎兵先鋒。

  后來陸續(xù)趕到預定集結地的蒙古大軍,找不到大清統(tǒng)帥,一時間不知所措。

  在喀喇沁左翼親王端羅布的帶領下,托詞得不到將令,故意徐徐前進。

  他們都是精明的“生意人”,算的很明白。

  能讓大清損耗人馬沖擊長城,再好不過,到時候自己姍姍來遲,輕松入關搶掠,比現(xiàn)在沖去當炮灰好的多。

  誰知短短幾天過去,大清的軍隊竟然潰敗成那般,6萬大軍僅剩1萬。

  蒙古的精銳騎兵竟然全軍覆沒。

  端羅布當即決定回撤,見到輜重隊后,才計從心來,拋了個魚兒,躲在極遠處靜靜等待魚兒上鉤。

  誰想這條魚狡猾的很,吃了飯就跑,連大炮都不要了。

  他只好下令急追。

  吳三桂率軍后撤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聽到背后三個方向傳來大批馬隊的聲音。

  “萬幸!萬幸!多虧了平西伯!”

  士兵聽身后的馬蹄聲,就知道有數(shù)萬大軍,要是被合圍,即使突圍,也會損失慘重。

  吳三桂傳下軍令,加快速度,找到黎玉田時,再殺個回馬槍,備好崇禎五箭弩,所有士卒隨時做好戰(zhàn)斗準備。

  崇禎將所有的五箭弩都給了吳三桂和黎玉田,這是他呢敢于長途追擊的依仗之一。

  兩軍追逐了半個多時辰,誰也不敢放棄,端羅布破口大罵,吳三桂如兔子般膽小,枉稱英雄。

  “報……吳三桂軍調轉馬頭,朝我們而來!”

  “哦?哈哈哈,天助我也,此次殺敗了大明追兵,我非得向大清索要3年的糧草!”

  “傳令下去,進入70步,全軍放箭,先殺他個人仰馬翻!”

  吳三桂得到傳令兵的消息,黎玉田離此地不足10里,立馬下令調轉馬頭,持有五箭弩的騎兵沖做前隊,準備反殺。

  兩軍追逐賽,瞬間變成對沖賽。

  雙方軍隊都擺開陣型,快速逼近。

  200步!

  “簌簌簌簌……”

  明軍近萬支弩箭傾瀉而去。

  縱馬急追的蒙古騎兵絲毫沒有防備,數(shù)千人墜于馬下,很快被后軍踩成肉泥。

  端羅布大驚,想不到明軍在200步以外就能發(fā)箭。

  但是如此遠距離的弓箭,肯定是費了大力氣,也不可能太多。

  一旦等大軍沖到70步,那就是蒙古人的天下!

  160步!

  明軍士兵已經(jīng)更換完箭夾,快速扣動機關。

  “簌簌簌簌……”

  明軍近萬支弩箭,再次傾瀉而去。

  蒙古騎兵再次人仰馬翻,眨眼間又有數(shù)千人命喪荒原。

  “怎么可能?”端羅布大驚,雖然他不知道這兩輪齊射,自己損失了多少人馬,但是他心里的驚懼頓時提升。

  120步!

  “簌簌簌簌……”

  明軍近萬支弩箭,第三次傾瀉而去。

  這次,所有蒙古人都見識到了明軍弓弩的厲害,個個膽寒。

  千年來,只有他們這些自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才能擁有最高明的弓馬能力。

  今天怎么回事,自己還一箭未發(fā),就損失慘重,而且,看起來敵軍還能再進行一輪射擊。

  “哼,到了70步以內,我必定讓你知道蒙古騎兵的厲害!”端羅布憤恨的道。

  誰想,射完這一輪的明軍勒停戰(zhàn)馬,再次調轉馬頭,開始撤退。

  雙方始終相距了七八十步的距離,正好在蒙古騎兵的攻擊范圍極限。

  “簌簌簌簌……”

  明軍逃遁過程中,再一次放了近萬支弩箭。

  蒙古大軍又是數(shù)千人死傷。

  短短四輪齊射,竟然殺了蒙古一萬余人。

  原本是中軍的蒙古騎兵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先鋒,瞬間頭皮發(fā)麻。

  這說明什么!

  難道這短短一會,我蒙古大軍損失了3成人馬?

  想通這個問題的騎兵臉色大變,紛紛緩了馬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