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各位的能把它看下去。
我之所以來這兒,正如書名,時來天地同功力。
其實來這兒吧!三年前有過,那時候我的心思凌亂,意志消沉。躲在賓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就是靜不下心,我那位亦師亦友的朋友,可能兩三年才見一面。
我和他各自流離著。我們都在掙扎著。他呢忙于游戲。
而我,也折騰掙扎了,17年的時候去了深圳實習,一家珠寶公司。
同班去了二十來人。第一天上班,各部門挑人。我被塞到了倉庫打包去。
可能是我不太修飾…外在的原因。
一個月我被轉(zhuǎn)到了客服。第三個月客服代理售后主管,處理了雙十一售后服務。帶著16個人。處理售后。半年后,副總許諾,一年后轉(zhuǎn)正,給了個儲備經(jīng)理。
是以實習生的名義過去的。工資少的可憐。學校吃了太多回扣。拿著深圳最低的工資。
我雖然名義上好聽,工資嘛。2180外加三百的補助。干的活多了不少。
人事經(jīng)理持續(xù)畫餅,果斷辭職。
來年,在廣州進去一家食品公司,中小型公司。(大幾十號人)
業(yè)務員-市場經(jīng)理-公司助理。(半年)
而我去這家公司又是戲劇性的一幕。
去深圳的時候在火車上認識了食品公司的老板。有過一番交流。他留了一張名片。而我就此去找了他。
一次和他去南方大廈辦公的時候,他問過我,知道為什么我?guī)е銌幔?p> 我搖了搖頭,老板說97年他從湖南去廣州的時候和我一樣。他看到了那時候的他。
后來得一段時間,他帶我每天去見各種老板。也是從那一刻起。我才慢慢的開始真正的去學聽話。
后來他讓我接受了一個項目。是他的一個朋友。讓我做的對接。估計是在鍛煉我??简炍?。
我和老板的那位朋友聊的也很投緣,可能人家是降維交流吧。
我的那位好老板,幾個月后因為某些問題去了福建發(fā)展。問我跟不跟他一起過去,我沒有去。
留在了廣州。和他的朋友做那個軟件開發(fā)的項目。
有成果,有收獲。也感受到了賺錢快感。不多,每個月兩三個。是穩(wěn)定的。最多的時候有過十個。
我以廣東市場負責人的身份找了多家同行業(yè)公司,做了一定的渠道合作。
后來的翻車,那就確實年少輕狂的錯。
以為來錢很容易。所以難免膨脹。一起長大的朋友再打零工的時候。我的收入遠超了他們。有了一定的同行業(yè)的社會地位。
這也為后來的凄慘埋下了病根。
年少得意真不是什么好事。
太過于毛手毛腳,以至于后來大幅度的跨步上,出現(xiàn)了巨大的斷片。
賺的賠了不說,還負債三十來個。
我的賭注下的太大了,完全沒有考慮自身抗風險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自己太年輕。太少不經(jīng)事。話聽不出來意思。說話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做事又驕傲又急性。
或許真是,驕傲的人又很急性,通常早熟的人都晚熟。
這時候,雖然抽身了,但是為時已晚。已經(jīng)巨額負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