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心里在想什么?
他什么也沒想,最起碼沒有想今天為什么又沒打下北平城,為什么他不想這件事,因為想也是白想,他要是有那個能力,朱棣就不可能讓他先來北平玩幾天,沒有萬全的把握,朱棣能讓自己的老婆孩子以身犯險?
這時候的李景隆就像一只猴子,前面有久攻不破的北平城池,后面有燕王朱棣幾十萬大軍看戲,看他這個傻子表演,眼看一天一天消耗明軍的人馬,李景隆剽竊來的辦法并沒有太大的效果。
李景隆想退,但是往哪退,后面朱棣把路封死了。
朱棣呢,此時他早已料到李景隆的境地了,于是朱棣派出了信使給李景隆送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李大將軍,我們的賭約雖未到期,但是大局已定,我想你也不必掙扎,現(xiàn)在讓你投降,你覺得自己還有二三十萬大軍,讓你打吧,你又前后都打不過,我給你出個主意,你現(xiàn)在往東,屯兵鄭村壩,好生休養(yǎng)生息,你手下也沒個能打的將領(lǐng),我給你時間你問南京要人,等你覺得你準(zhǔn)備好了就派人告訴我,我就跟你拉開陣勢打,輸?shù)淖约和督?,交出兵?quán)。”
李景隆聽完沉思片刻,其實他還沉四個屁,這是唯一的出路和機(jī)會,但是他是誰,他是大明第一裝逼王---李景隆,要是直接答應(yīng)不是太丟人了,于是他安排信使好吃好喝,說自己要考慮一下。
于是,吃飽喝足的信使帶著李景隆的回信回去了。
回信朱棣連看都沒看,因為李景隆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不走就是死路一條。
第二天一早,明軍拔營向鄭村壩轉(zhuǎn)移,北平城算是徹底放棄了。
去鄭村壩的路上,李景隆一路都是渾渾噩噩,一直在想接下來怎么辦。
如果問朝廷要人,那不是顯得自己太無能,損兵折馬一場勝仗都沒打過,所以這個人他不能要,但是不要人怎么跟朱棣打,越想越頭疼。
到達(dá)鄭村壩,李景隆下令全軍休整,每天就吃吃喝喝,等待后勤補給物資,李景隆也沒閑著,因為他想起了一個人。
——瞿能,那個被他把屁股打開花的人。
他也只能想到瞿能了,于是他找到瞿能養(yǎng)傷的營房,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養(yǎng)的差不多了。
看到李將軍來了,瞿能假意要起身叩拜,李景隆一把扶住。
“瞿將軍大傷初愈,不需送禮?!?p> “謝將軍,不知將軍有何命令,末將必當(dāng)竭盡全力。”
瞿能學(xué)聰明了,但是武將不打仗心里也確實癢癢…
“瞿將軍,我已下令全軍移師到了這鄭村壩,準(zhǔn)備休整以后與那朱棣決一死戰(zhàn),瞿將軍有何高見?!?p> 瞿能如果換做之前攻北平時候的瞿能,那估計還能給李景隆說出個一二三,現(xiàn)在的瞿能早已經(jīng)對這只明軍,確切說是李景隆當(dāng)將軍的明軍大失所望,只能打打馬虎眼。
“啟稟將軍,現(xiàn)在的燕軍和我們所了解的燕軍可是大不相同,無論從火器還是軍隊人數(shù)以及勇猛程度都和之前大不相同,卑職建議,退兵回南京,不然此戰(zhàn)很難打贏?!?p> 李景隆心里其實也是這樣想的,可是面子上過不去,他是誰,他是黃子澄等力薦的、建文帝親自賜寶劍的平反大將軍,而且自小就不服朱棣,所以退兵于他而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惱羞成怒的李景隆哪還管的了這幾十萬兵卒的死活。
而且如果此時回朝,自己將顏面盡失。
所以,絕不能退,為了自己的臉面,為了自己不被滿朝文武恥笑,絕不能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