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涼所提出的條件中,最要緊的一條其實不是“四州之地都由他來挑選”,而是依照梁國的地圖,用一州土地換取二百匹戰(zhàn)馬。
前面曾提到過,梁帝統(tǒng)治末期,濫置州郡,最夸張的時候,單只是郡的數(shù)量就超過六百個。
南梁末期開疆拓土極其困難,又怎會多出那些郡,不過是梁帝為了設置更多的官職罷了。
冗官太多,財政負擔自然嚴重,而這些負擔到最后依舊是轉嫁到百姓頭上。
陳涼在南兗州的時候,就準備著手重新劃分地界,但現(xiàn)在魏人正好跳出來做了冤種。
兩淮之地有多少州?
按正常地界劃分,也僅是六七個州的樣子,但在南梁的“官方地圖”上,這些州被一分再分,其中還有僑州郡的存在。
所謂僑州郡,是南梁時期的一個政策,當時因為北地戰(zhàn)亂,常有北地流民向南逃,其中也有大的宗族勢力,南朝為了招攬這些人,便設置僑州郡安置他們,甚至允許他們不用遵守當?shù)毓傺玫墓茌牎?p> 這樣一來,越往后,這兒的地理劃分便越復雜。
要是瞎扳扯,別說就那么幾個州,就是幾十個州,也是可以湊出來的。
當然了,魏人不可能那么傻,到時候八成還得再討價還價一番。
但陳涼做的就是無本的買賣,而且魏人現(xiàn)在什么都沒付出,雙方也只是簽了張紙當做“盟約”,走的時候,他們想提前帶走高浚,也被陳涼一口拒絕。
不把土地和馬匹錢糧給過來,他一個人都不會放走。
而且為什么只放高浚,不放辛術,其中自然也有些計較。
等一眾魏使走后,一名黑衣男子從后堂緩緩走出,陳涼看向他,笑著問道:
“霍先生,昨夜睡得可還舒服?”
“承蒙將軍厚恩,俊尚且安好。”
“果然如先生所說,魏人最想要回去的,還是他們的青州刺史高浚?!?p> 霍俊淡淡道:
“將軍需算計好馬匹數(shù)量,不可太貪?!?p> “這些我都懂。”陳涼回答一句,從太師椅上站起來,走到霍俊身前,臉上的笑容收斂了些。
“昨夜跟霍先生所說的,您考慮的怎么樣了?”
“邵陵郡王雖然有心報國,可也太過無情無義,在此人手下謀事,事成他之功,事敗汝之過,如何能長久下去?”
陳涼指著外面,聲音提高了幾分:
“霍將軍,我陳涼雖然是一個粗人,可也看得出來,你是有本事的,留待有用之身,以保境安民,乃我等職責所在,為何偏偏要在這種人手下任事?”
霍俊仍是沉默不語,
陳涼后退一步,轉過身,語氣漸漸低沉:
“霍將軍不愿背主,我也能明白你的心思,但你看,如今國中大亂,侯景區(qū)區(qū)一北虜,也能入我大梁都城肆虐,多少百姓慘遭毒手。
那些藩王,哪個不是手握重兵,哪個不是權傾天下,
我且問你,侯景打過來的時候,他們在哪?
魏人打過來的時候,他們在哪?
要保存實力,要他人替自己做先鋒頂著前面,這些都是人之本性,懂,我也懂他們的心思。
只是...
這天下何辜!百姓何辜!偏偏要去受天災兵災的蹂躪?”
陳涼抬手指向外面,吼道:
“霍俊,汝就看不見那城外慘死梁人的累累尸骨么?”
這句話吼出來,霍俊身軀一震,他看向陳涼,眼里流露出幾分復雜的神情,他緩緩道:
“俊的家人,已被侯景的亂軍殺了大半,俊已再無......”
“霍將軍,莫非愿意看著更多人手足分離、家人慘死么?”
“將軍率軍抗魏,深明大義,而俊欲行刺殺之舉,已作不義之人;而不能完成王命,又是不忠之臣,如此不忠不義之身,將軍要之何用?俊又有何顏面去見大王?”
“若是霍將軍已經(jīng)死了呢?”
陳涼轉過身,定定看著霍?。骸拔喝吮厝贿€會大舉進犯,到那時候,霍先生又如何選?”
“霍俊已死。”
“小人不要名利,愿以白身,跟隨將軍?!被艨】人砸宦?,對著陳涼跪了下來:
“求將軍...收留?!?p> 下午的時候,辛枚進來報告說,邵陵王的使者來了。
“請恕末將這里簡陋,不能以酒水招待王使,還請恕罪。”
陳涼喝了口已經(jīng)涼透的茶水,看著面前的使者,沒有多少再繼續(xù)談話的念頭。
魏人好歹還能狠宰一頓,他邵陵王能給什么好處?
更何況,那名使者,正是邵陵王的兒子,蕭確。
陳涼知道這小子向來不鳥自己,怎么肯再去熱臉貼個冷屁股,只是敷衍幾句,便欲送客。
但這時,蕭確忽然站起來,走到堂下,對著陳涼就單膝跪下,眼里滿是屈辱。
“本侯...我此次前來,為的是懇請將軍率軍回援京口?!?p> “京口?”
陳涼這才有些詫異起來,按歷史來說,臺城未破,侯景怎么會將兵力分散出去攻打城池?
“不是侯賊的兵馬。”
蕭確看著陳涼的臉色,心里越發(fā)忐忑,他長嘆一聲,將另一條腿也跪下,對著陳涼跪倒下去。
“京口城中出了叛賊,裹挾流民作亂,我?guī)е鴰兹顺鰜砬笤x京口最近,還能有援軍的地方,只有南兗州,
可,可南康郡王不肯見我!”
“求陳將軍開恩,往日是我年幼無知,是我蠢,”蕭確用力磕頭,聲音嘶?。?p> “不久前,大批勤王兵馬離開京口,去蔡洲與西南諸勤王軍匯合,京口兵力空虛,家王仍鎮(zhèn)守京口,準備率軍押送糧草,作第二批兵馬出發(fā)。”
“可城中流民忽然群起為亂,不知道人數(shù)究竟有多少,他們占了武庫和城池,我迫不得已才逃了出來,來...求援?!?p> 蕭確跪在地上,態(tài)度不似作假。
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蕭確,陳涼眼神平靜,在心里默默思考著。
借著這個機會,似乎可以把邵陵王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自己手上已經(jīng)有了南康王,宗室的名頭已經(jīng)夠用了。
再來個邵陵王......
陳涼本能地就不想去救,因為眼下他雖然掌握了辛術和高浚兩人,可仍得率軍與魏人對壘,天知道京口到底是什么情況。
要是帶回去的兵馬少了,那也沒法平叛,若是率全軍回援,那豈不是把北邊好不容易保住的部分疆土全留給了魏人?
“還請侯爺在客舍暫且歇息,這事,末將得去找人商量商量?!?p> 送走了蕭確,陳涼有些疲憊地揉著眉頭。
辛枚站在門口問道:
“將軍,您一直沒吃飯,要不要卑職派人去弄一些吃食來?”
“不用?!?p> 陳涼想了想,又喊住辛枚。
“你跟我外面走走。”
殘破的官衙被臨時改成了將軍府,陳涼平時處理事務都在里面,算是他的辦公室。
外面的街道干凈,有人正在打掃著。
雖然魏人退了,但也留下了許多流民,這些人無處可去,再加上天氣寒冷,若是不管他們,這些人在幾天之內便會凍死許多。
但好在,修筑城池、改善經(jīng)濟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民力,陳涼需要這些流民,便先讓人每天放糧,在城中各處設粥棚,至少能讓這些人不餓死。
而后,又讓這些人先干活,搭起簡陋的房屋,將多余的棉衣棉被等物發(fā)給他們御寒,每天還有大量用于燒火取暖的木材被送到各處。
雖然數(shù)量都不是很多,但也勉強能讓他們先熬過這段時間。
不管陳涼的目的如何,但這些人,大部分好歹都能活下來。
在城中的諸多粥棚中,有一處粥棚里面,正在忙碌著的幾個人卻都穿著一身青白道袍,見人都先低頭施禮,念聲“貧道”。
為首的人,正是那名叫李觀世的道士。
他師妹也在旁邊幫著忙,只是他身后那幾個同樣穿著道破的,卻似乎是他新招攬的。
每個人每天能領取的粥都是定量的,查的很嚴,一旦抓到冒領和重復領粥的人,先痛打一頓,三天內不再給粥,不管死活。
若是有人鬧事,粥棚附近站崗的那些士卒都是南山營將士,毫不留情,直接拔刀斬殺。
亂世用重典,死了幾個人以后,流民們就老實了,而且粥棚給的粥,確實足夠讓人勉強吃飽肚子了。
若是質疑粥太稀,他們甚至可以直接去將軍府告狀,一旦被陳涼知道,負責施粥的人會被嚴懲。
幾個道士忙完后,正想坐下來歇息一會,忽然看見一個年輕人正坐在他們的位置上,那幾個道士竟也不氣不惱,對著陳涼道了聲萬福,又問道:
“施主可是餓了?桶里還剩些米湯,不如全盛來,給兩位吃了?”
“也好?!?p> 李觀世忙的腳不沾地,轉頭看見幾個新收的徒弟都沒了身影,以為他們都去閑坐偷懶了,便罵了一句,轉身過去,正好看見陳涼正坐在那里喝著冷粥。
一時間,慌的他趕緊跑過去,躬身笑道:
“將軍怎么來了?”
“你收的徒弟?”
“是,幾個不識字的鄉(xiāng)野庸夫,將軍莫要生他們的氣?!?p> “倒也都是不錯?!标悰龊韧曛啵樖职牙钣^世攙扶起來、
“等這次回去嗎,南兗州的道觀,就要開始建了,我會給你們建三座道觀,這之后,你就得自己籌錢,自己建新的道觀?!?p> “這...這,多謝將軍大恩!”
“咱們南地百姓久為佛說蠱惑,將身價財產(chǎn)都輕擲給佛門去修那金身,豈不可笑。”
陳涼拍著李觀世的肩膀,嘆息道:“如今,魏地以西,樓觀道正要興起,可那也是北地的道,我南地,豈能沒有修道之人?難道叫那修來世的邪說占了人心?”
“李道長,你出身茅山,乃是陶先生所傳弟子,還請道長立教,以正南地黎民之心。
至于,這教名么,”
陳涼嘴角揚起一絲笑意:
“不如就叫純陽宮。
以后呢,請道長去放心的......傳教?!?

江山至
謝謝諸位的推薦票,因為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來了,謝各位爺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