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盡管沒能第一次如愿飛向太空,親自看一下物質(zhì)之間在沖撞力以及同位素的作用下,感受“原子粉碎機”或離子加速器帶給心靈的震撼,但還是被邀請去了實驗基地!
看上去并沒有界元前描述的那般大,也不是萬億電子伏特,反而是一個柔軟的銀白色外殼,外殼有很多纖維構(gòu)造而成,這種纖維當質(zhì)量交大的分子通過,就會形成一個扭曲空間,里面鏈接在真空管道!
管道是高透明玻璃,外面是耐熱防輻射的,中間是一層承壓玻璃,最里面那一層玻璃由納米信息收集材質(zhì)構(gòu)成,隨時能夠把資料傳遞給電腦上。
玻璃管可以收集不同的分子,氧,氦,氫等基礎離子,過濾不了的大離子,被纖維通過振動,形成新的小顆粒分子,這個振動是通過纖維的超級電磁波,由系統(tǒng)屏蔽讓他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飛行的時候,那個科學院士滿懷期待地站立在旁邊,這種利用失重形成的旋轉(zhuǎn)充能備用對接裝備,也已經(jīng)準備就緒,圓形的外表,像星球不同軌跡的轉(zhuǎn)動軸,在院士的迫切中,只聽見“三二一起飛”就從地面直沖云霄,旁邊的陌生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們從空中抽離分子后,竟然出現(xiàn)一個奇怪現(xiàn)象,并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顏色,看上去天空呈現(xiàn)紅色,還有黃色,慢慢的隨著展開又呈現(xiàn)原本的藍色。
色彩說,在界元中有一種說法,叫“離子”學說,就是不同離子在電磁波的影響下,形成一個完整的色譜,也有人猜想是光離子與光離子的振動產(chǎn)生的色彩感!
“這是什么情況呢?”
“倘若“零”元素,就是無生有的開始,也就可以解釋存在,就是運動之間的概念,比如我給你談論政治,文化風俗還有人生哲學,他們存在嗎?”
“我想是不存在的”
“但是他們產(chǎn)生的量呢?比如我們每個人都遵守這個法則呢?”
“潛移默化”
“我們時常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甚至懷疑整個宇宙的存在,但是我們之間都產(chǎn)生“量”,慢慢的記憶也揮之不去!我相信,倘若這次就是“量”的拆分呢?我想讓他避開走!”
看著漸漸遠去,慢慢地恢復正常顏色,血紅色現(xiàn)象并不像地面光的作用,和正常顏色有一個漸變過程,在色彩中也有七色波段的研究,從太陽內(nèi)部觀察與云層之間的血紅色,旁邊依舊有黑色夜色伴隨,應該是光散現(xiàn)象,專家這么解釋到,這是在文件上看到的。
不過,已經(jīng)穿過云層,建立一個實驗基地。這個基地構(gòu)成一個全封閉空間,并且可以做各種實驗!
在研究的時候,他傳回電腦一份檔案,一個不屬于活細胞寄生的病毒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