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1658殘明血歌

第七章 三方反應

1658殘明血歌 木子慎之 2516 2022-04-22 22:48:29

  江北關大營,李柘站在船上,最后看了一眼大營,左手摩挲刀柄,揮揮手,“出發(fā)吧?!?p>  譚文和譚弘站在遠處,望著默默離去、貼著北岸前往上游的小船隊,似乎是在送行。

  譚弘還是對李柘心有疑慮,問道:“他不會出什么問題吧?”

  譚文沒看他,目光轉(zhuǎn)向了江對岸黑乎乎的重慶城,如山巍峨,輕聲笑道:

  “縱然有所不妥,也無礙大事。他帶的是親兵營,不是一般的營頭。要是反了、或者告密,他殺主將的事情泄露,保準死的很慘?!?p>  “這人年紀輕輕,卻是個聰明人,還不缺勇氣,能抓時機?!?p>  “吾擔心的,只是能不能攻下重慶?!?p>  “至于打下了重慶城,李柘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殺不得,遠遠打發(fā)走就是?!?p>  譚弘聽了這話,右手摸了摸臉頰,揉了幾下,

  “大哥,回營吧,計劃細節(jié),還要再合計合計。”

  …………………………

  重慶城,府衙,王明德和程廷俊商量完計劃細節(jié),匯聚諸將部署完成,大堂里說著話。

  程廷俊還是那副陰森森的鬼樣子,他其實一點也不相信李柘投靠一事,雖然逼著剃了發(fā),看起來沒什么異常,但總是感覺哪里不是很對,貌似太順利了一些。

  “王大人,你說這事兒,靠譜么,我總是覺得,不怎么對勁?!?p>  “程大人,靠譜不靠譜,已經(jīng)安排下去了。有堅城在手,縱使中計,不過是小挫,大不了繼續(xù)堅守待援。”

  “若是大勝,這功勞,夠吃好幾年的了。川東明軍以后就不足為慮了,等死而已?!?p>  程廷俊聽了這話,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子,發(fā)出“篤”“篤”“篤”的聲音,

  “這么說,倒也通順。只是,抽調(diào)各門兵力,前來臨江門、朝天門、南紀門方向,通遠門怎么辦?守軍不過半個哨,50人,萬一明軍走了陸路,可不妙啊。”

  王明德倒是不以為意,看著程廷俊敲桌子的手指,充分感受到他疑竇萬分的心情,笑了笑,繼續(xù)解釋:

  “白天你也看到了,明軍兵力并不充足,雖然來了援軍,都是水師,攻城甚至不如之前那么得力,有點軟綿綿的意思。這也是我相信投誠的一個理由。”

  “守城半月,從未有明軍北上,走陸路。二郎關、佛圖關都是天險,不攻破兩關,大軍都到不了重慶城?!?p>  “通遠門雖說被炸塌了部分城墻,可也是建在高崗上,易守難攻。”

  “要是明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派大軍走陸路,既興師動眾、又全無隱蔽性,屆時調(diào)整防御,也來得及?!?p>  “不過要真是這樣,臨江門正面,可就沒多少人了,攻城必然沒什么力度,我軍抓住這個時間差,定能一舉破賊?!?p>  “譚文也是老將,不會如此不智,要不然,這和無頭蒼蠅,有何區(qū)別?”

  程廷俊微微頷首,點點頭,認可了這樣的解釋,還有最后一點漏洞待修補:

  “要是明軍派小隊,從小路突襲呢?”

  王明德笑了,擺擺手:

  “不可能,小隊突襲,且不說能不能破通遠門,就算破了,沒有增援接應,就是孤軍?!?p>  “我大軍還在,他們能做什么?跳梁小丑,大軍一到,灰飛煙滅?!?p>  程廷俊有心增加通遠門守軍人數(shù),以防萬一,可是城內(nèi)守軍本已不足,尋思半天,調(diào)不出人手,只能作罷。

  ……………………

  江風冷冷地刮著,李柘沒有進船艙,站在船頭,試圖讓冷風幫著平靜一下心頭的忐忑。

  前世哪里有過這么刺激的一夜?

  先是殺了主將,總兵,又是進城詐降,還是兩次進城,回到大營,還受到質(zhì)疑和孤立,若不是足夠忠貞愛國、足夠有勇氣爭取機會,天明之后,恐怕困在大營,被亂刀砍死了吧。

  畢竟,親衛(wèi)營營將以下犯上這事兒,大明幾乎沒怎么出現(xiàn)過,殷鑒不遠,唐末藩鎮(zhèn),倒是常有。

  雖然,理由是光明正大,也算救了譚文一命,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再怎么掩飾,李柘也是不再被信任的那個梯隊了。

  此次偷襲通遠門,若是勝了還好,大不了被排擠到邊緣,高高掛起,重新來過;若是敗了,投降是不可能的,撤退則會被借口違反軍令被行了軍法。

  只有戰(zhàn)死疆場一條路了。

  李柘心里尋思著,嘆了口氣,“此戰(zhàn)勝則生,敗則死,必須傾盡全力?!?p>  江上漸漸起了薄霧,倒是個很好的掩護。

  五條小船沉默地劃著水,貼著北岸繞過重慶城,靠近了通遠門附近江岸。

  李柘迅速整理隊伍,留下一隊士兵留守,吩咐將船只滑向上游藏起來,帶著剩下的300人,乘著夜色和薄霧,沿小路進了七里坡。

  七里坡自從被張獻忠掘墓挖墳之后,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清理,一個個土堆倒是方便了隊伍隱藏。

  李柘整理了一下裝備,右手握著刀柄,反復抽插了幾次,感覺沒問題。

  卸下頭盔,交給親兵,露出頭皮和鼠尾辮兒,冷的打了個寒磣。

  部下沒剃頭倒是個問題,不過包著紅布、戴著頭盔、換了旗幟,離得遠倒是也看不太出來。

  安排完畢,李柘吩咐不要發(fā)出聲音,該吃干糧的吃干糧,該休息的休息,靜等臨江門信號。

  譚文派的親衛(wèi)隊正,有點不滿,想問具體部署,被李柘一眼瞪了回來。

  李柘指了指不遠處的通遠門,沒有說話。

  …………

  天色漸明,無論是江北關大營,還是重慶城,抑或是江上的明軍水師,仿佛都活了起來,埋鍋造飯,重整隊伍,吩咐命令,連同遠門的李柘,都能隱約聽到巨大的戰(zhàn)鼓聲。

  譚文安排完畢,令旗揮舞,總兵袁盡孝部2000人替換譚詣所部,作為先登,攻向臨江門,原譚詣所部3000人,作為第二梯隊,準備陸戰(zhàn)計劃。

  譚文本部3000人繼續(xù)攻打朝天門,

  鎮(zhèn)北將軍牟勝所部3000人繼續(xù)攻打南紀門、金子門,

  城頭炮聲隆隆,滾木檑石不斷砸下,明軍傷亡慘重。

  臨近中午,攻了兩個時辰,嘉陵江水都紅了,明軍還是沒在城頭占據(jù)立腳之地。

  總兵袁盡孝氣得大吼,率領親衛(wèi)營,親自上陣,舉著大盾,沖上山道,船上水師、小炮,江灘上弓箭手、鳥銃手紛紛掩護,一時間士氣大振。

  袁盡孝不愧為猛將,咬著腰刀,頂著大盾,順著攻城梯,靈活地躥了上去,剛露面就砍死了兩個守軍。

  一手刀,一手盾,瘋狂劈砍,占據(jù)了一小段城墻。

  親兵營陸續(xù)爬了上來,小三才陣,大三才陣,不一會兒就上來五十多人,刀槍飛舞,血肉橫飛,甚是慘烈。

  譚文在千里鏡里看到,吩咐傳令兵,“發(fā)信號吧!讓譚弘準備!”

  王明德站在甕城城樓下面,看著不遠處廝殺的袁盡孝,吩咐:“甜頭給到,發(fā)號炮!”

  “讓程總兵率隊出城,一舉破敵!”

  “城頭這明軍大將,要死的,不要活的!”

  “轟隆隆”一聲,

  城頭號炮響起,廝殺更加慘烈。

  城門打開,1000清軍突然列隊殺出,攻城明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抵擋不住,紛紛后退,城頭上的袁盡孝部,變成了孤軍。

  清軍一直追殺到江灘兩里,遇到了明軍大隊,驅(qū)趕敗兵就沖了上去。

  明軍左翼一片混亂,有人大喊,“敗了敗了!”

  程廷俊在后隊看到,哈哈大笑,

  “破賊必矣!給我殺上去!”

  李柘聽到巨大的號炮聲,站起身來,帶了一隊人,走向通遠門。

  是死是活,在此一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