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他話里的高新鄭,說的就是隆慶年間那位強勢至極的首輔大人高肅卿高拱。
當初高拱一度被徐階打壓,一度致仕。隆慶帝即位后徐階主動致仕,高拱順勢起復,然而他進內(nèi)閣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如許多人想的那樣清算已經(jīng)樹倒猢猻散的徐階,而是先發(fā)力將內(nèi)閣排在他上面的諸如李春芳等同僚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斗垮,爾后才調(diào)轉(zhuǎn)槍頭對準了徐階。
這其中固然有徐階門生故吏遍天下,讓高拱在徹底得勢之前不好輕易動手的緣故,但這些政客的素養(yǎng)與格局也于此可見一斑。
同樣的道理,如果周延儒真的順利起復,他們固然不能心甘情愿被新來的閣老搶了權(quán)力,難道曾經(jīng)高居首輔之位的周延儒就心甘情愿排在他們后面熬資歷?
當年周延儒是怎么對付錢謙益、錢龍錫的,明天他就可以怎么對付我們幾個。
二錢還有東林愿意為之張目保全性命,你我卻沒有這份奧援可以讓我們此刻穩(wěn)如泰山。
這就是姚明恭的弦外之音。
張四知還待反駁,仔細一想,卻悚然發(fā)現(xiàn)姚明恭所說不假。
如果讓周延儒得勢,那么無論后續(xù)還有哪些人要入閣,他們?nèi)齻€是一定會被排擠出去的。
畢竟,如果違背了內(nèi)閣里論資排輩的潛規(guī)則,即便是周延儒也不好交代。
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高拱和張居正早就演示的明明白白了。
只要把排在我前面的前輩都擠出內(nèi)閣,那我自然就是內(nèi)閣里資歷最老的、應該坐上首輔寶座的那位。
而以周延儒政治斗爭方面的脾氣,當年的老上司錢謙益尚且差點被他玩死,他們幾個和周延儒素無交集的小蝦米又怎么能指望他高抬貴手手下留情?
既然要阻止周延儒起復,三人彼此互看一眼,很有默契的同時起身去找首輔薛國觀。
畢竟,這件事情合則兩利。
與此同時,吳昌時所提議的周延儒起復一事,頓時成為了朝中諸多文臣討論的熱門話題。
贊成的有不少,因為一旦周延儒起復,必然要對如今的朝政格局進行重新洗牌。而隨著舊的既得利益者被清洗,他們這些中下層京官才有向上爬的可能性。
反對的同樣也很多。畢竟,由于這些年朝中首輔一直是溫體仁及其親信把持,導致原本依附周延儒的眾多臣僚不是被清洗就是被迫改換門庭。以至于如今的朝中重臣無一與周延儒親善。
而周延儒和他背后的復社如今來勢洶洶,瞄準的可不止首輔這一個位置。一旦被他們得志,只怕又會是一波不遜色于當年周延儒倒臺之后溫體仁借京察之名所掀起的大清洗。
而對于他們來說,自然是不希望原本風平浪靜甚至有希望更進一步的仕途再憑空生出對自己不利的波瀾來。
這也是薛國觀有信心和復社中人稍作較量的底氣所在。
你們是清流不假,但朝堂上袞袞諸公,哪一個不比你張溥一個小小的舉人學問精深?
你張溥能攪動輿論,難道我們不會?不能?
而得到了內(nèi)閣三位同僚的支持,讓薛國觀覺得更有把握了。
周延儒眼下還不知道,這個正在勸自己重新踏上仕途的貼心弟子已經(jīng)給他成功的制造了幾個當下政壇最為強大的敵人。
而另一邊,朱由檢也終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真是讓人意外啊,原來如此。想不到堂堂周大學士,居然有閑情逸致去調(diào)教一個小小的舉人?!敝煊蓹z低笑幾聲,“不過這個學生收的也確實很值。連你周玉繩都要借他們造勢才能復起,難怪后來的執(zhí)政風格完全換了個人一般。”
由于原本對這個做《五人墓碑記》的家伙就有所了解,所以朱由檢一開始看的只是周延儒致仕這些年的相關情報。
等到他翻到張溥的時候,也是被嚇了一跳。
“噫?這廝竟然還是崇禎四年的進士?還成了庶吉士?還搞了什么勞什子應社?成員有張采、楊廷樞、楊彝、吳昌時等十一人?王承恩何在?”
“老奴在此?!币慌缘年幱袄镛D(zhuǎn)出來的正是王承恩這個聲名赫赫的大太監(jiān)。
“去通知王之心,讓東廠的人給朕把這些人盯好了。如果有什么悖反不臣的言論,立即給朕拿下?!闭f著,丟出去一份名單,正是應社眾人的名字。
“老奴曉得?!蓖醭卸髌沉艘谎郏D時知道事關重大,當下決定親自往東廠走一遭。
明代能混出頭的大太監(jiān)可沒有幾個是不學無術的,對于應社諸人的名頭,王承恩雖在內(nèi)廷,但也有所聽聞。
但如今皇帝陛下既然動了心思,那么這批人也只能自己祈禱不要有什么太過犯忌諱的言論。
但考慮到文人私底下聚會的脾氣和情形,王承恩覺得自己還是考慮一下要不要幫這幫家伙收尸比較靠譜。
等他到了東廠把事情一說,王德化也有些錯愕。但此事乃是皇上親口所說,他眼下也沒可能去問個為什么,當下也不再多想,直接喚來心腹將這件事情當著王承恩的面安排下去。
更讓朱由檢感到錯愕的是,原來這幫家伙竟然在兩年前就開始鼓吹周延儒復起的事情了。只不過當時周延儒心灰意冷,所以他們也只是小范圍的議論。似今日這般直接拿到朝會上提出來,卻還是第一次,以至于打了眾多大佬一個措手不及。
“哼,還是太心急了一些啊?!北M管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但這并不妨礙朱由檢對吳昌時的舉動做出點評。
在他看來,在朝會上公然提出此事,固然可以大大加快幫周延儒造勢的進度,但也同樣將周延儒躲藏在幕后的可能性徹底扼殺。
而以周延儒原本的履歷和聲望,他想要復出,必然會引起眼下朝堂上身居高位的絕大多數(shù)眾臣的反感。
大家安安穩(wěn)穩(wěn)的混日子拿工資不好嗎?你非要挑起這種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到時候覆巢之下無完卵,難道你吳昌時就討得了好?
如果今日提出此事的是張溥,說不定周延儒還會看在師生情誼的份上日后投桃報李拉他一把,你吳昌時又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非要在這里面摻和上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