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拯救大明從刷副本開始

第二十四章:試探(求收藏,求推薦)

  “無妨。左將軍此次立下大功,本閣部自然會稟告朝廷,相信朝廷定然不吝封賞,也希望貴部能再接再厲,早日將張賊一并擒獻闕下?!睏钏貌樕弦猜冻隽诵θ荨W鳛橹睂偕霞?,手下立下這等大功,他也臉上有光。

  一想到朝中眾人在熊文燦失利后落井下石的嘴臉,楊嗣昌就內心暗暗發(fā)狠,等到本閣部平了張獻忠,班師回朝之日定要爾等無膽鼠輩好看。

  雙方在完成交接后,自然也是按照流程進行了賓主盡歡的晚宴。

  當然,這和遠在北京的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然是沒什么關系的。

  那邊霍信將自己的老底掀了個干干凈凈,就連自家老爹曾經有個舊情人這種情報都吐出來了。雖然對此朱由檢并不在意,但對這員注定會成為他手下最重要的將領的坦誠還是感到非常舒服,原本還存在的一點戒心也被他埋藏在了內心的最深處。

  “聽說霍愛卿善練騎兵,不知比遼東關寧軍如何?”朱由檢拋出了另一個問題。

  盡管關寧軍,或者說遼東將門那幫家伙讓現(xiàn)在的朱由檢看的是非常的不順眼,但他也明白,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如今他這個活牌位暫時是解決不掉的。

  而且,雖然他本人非常的不愿意承認,但別說是盧象升戰(zhàn)死、孫傳庭下獄的眼下了,就算這二位還在練兵,整個大明能調動的部隊里面最精銳的騎兵依然是遼東系的關寧鐵騎,而整體戰(zhàn)斗力最強的也依然是關寧軍。

  只要他不想直接逼反遼東將門,那邊就暫時動不得。

  更不要說,袁崇煥死后膨脹到一年上千萬的遼餉了。要說這背后沒有相關的一系列利益鏈條,那就是把朱由檢這個皇帝當猴耍。

  “等到錦衣衛(wèi)和京營徹底收攏,這幫家伙一個都逃不掉。這天下,三條腿的狗不好找,兩條腿的讀書人多得是。當年太祖皇帝尚且敢借空印案大殺官吏,難道朕就做不來嗎?”如是想著,朱由檢暗自下定了決心。

  “這,自然是不敢和關寧軍相提并論。不過雖然不曾真正較量過,但以臣觀之,京畿之內,騎兵當屬臣麾下為最。”霍信這話說的信心十足,朱由檢也沒有提出質疑。

  首先,是因為他很清楚眼下明朝這些衛(wèi)所軍隊的水準??梢哉f,除了關寧軍之外,能打的基本上也就是那些將領的私兵或者說家丁了,其中又以洪承疇的洪兵、孫傳庭的秦兵、左良玉的昌平兵以及石柱土司的白桿兵等幾支算是規(guī)模較大整體戰(zhàn)斗力較強的幾支,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是幾百人上下,能給他提供的幫助有限的很。而除去這批人之外,剩下的那些什么“九邊精銳”之流的戰(zhàn)斗力比起那些流寇強不了多少。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就是原本威名赫赫的京營了,別說上陣充炮灰,不反過來坑隊友就已經算是朱純臣他們操練有方了。

  其次,就是他了解霍去病手里這批騎兵的戰(zhàn)斗力。作為能和當時天下最強的匈奴騎兵掰腕子的存在,后來更是有過“一漢敵五胡”的說法,這支漢軍的戰(zhàn)斗力可以說是相當?shù)膹姶蟆2徽f一定能像明初徐達常遇春他們一樣追著蒙古騎兵揍,但想來至少吃不了虧,而這,對眼下的大明來說就已經足夠。

  有了這么一只軍隊,再加上可以保證的忠誠度,朱由檢想要施展抱負清理朝堂的把握就又多了幾分。而在他掃清京畿之后,這支部隊還可以被當成火種,逐步將原本的九邊守軍替換掉。到了那個時候,大明才算是真正的轉危為安。

  不過雖然眼下霍信,或者說霍去病對他的忠誠度足夠,但根據(jù)系統(tǒng)的說法,只要沒有達到“死忠”的程度,這些武將可不會真的對他死心塌地上刀山下火海。所以一些必要的試探還是要有的。因此朱由檢拋出了另一個足夠刁鉆但同樣足夠致命的問題:

  “不知道霍將軍對關寧那邊幾位總兵和參將怎么看?”

  在袁崇煥和孫承宗相繼離世之后,錦州總兵、眼下的遼東系第一實權人物祖大壽就開始和中央若即若離起來,像之前的遼東巡撫丘禾嘉等人沒少彈劾他。

  出于制衡的考慮,原本只不過是一個中層將領的吳襄才會在并沒有太多戰(zhàn)功的情況下以一個堪比坐火箭的速度一路升到山海關總兵。

  但是原本的崇禎皇帝不明白這里面的彎彎繞,現(xiàn)在的朱由檢還能不明白?

  崇禎原本打的主意是吳襄、吳三桂父子和祖大壽為首的祖家一脈相互制衡,但問題在于,這兩家可是兒女親家。

  吳三桂后來干脆利落的開山海關投降,很難說祖大壽在其中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遼東派系是有內斗不假,但指望這兩個家伙相互制衡,就和指望毛文龍主動配合袁崇煥一切軍事安排一樣不靠譜。

  而眼下對于朱由檢來說,軍方中人早晚都得表態(tài),遼東系和他這個天子之間,必然只能有一方存活下去。

  已經知道歷史走向的朱由檢,可不打算再像原本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一樣每年一千多萬砸下去,最后砸出來一只皇帝完全使喚不動的軍隊。

  別的不說,先是祖大壽在袁崇煥被下獄之后不顧京城安危撤回遼東,后有祖大壽投降皇太極再叛回明朝,未來還有吳三桂率兵勤王,結果剛出山海關就不動了。

  如果連做出這等事情的遼東將門都不處理,那崇禎皇帝這個天子,還有整個北京朝廷的威信何在?

  “臣以為,遼東諸將不乏可用之輩。遼東軍馬亦算堪戰(zhàn)。”霍信想了想,還是決定如實陳述自己的看法。

  “哦?”朱由檢雙目微微瞇起,臉色沒有多大變化,但心里已然動了殺機。如果這個自己今天才收下的名將給不出一個能讓他信服的理由,那么縱然他是霍去病,朱由檢也不介意割愛將隱患處理掉。遼東系絕對不能再繼續(xù)做大了。

  霍信雖然感覺到背脊一涼,但畢竟也是百戰(zhàn)余生,這點威壓對他完全沒有影響,而是自顧自的補充道:“但臣以為,不可再使彼等鎮(zhèn)守遼東。”

  “難道霍將軍不知兩宋故事?倘若將遼東將領悉數(shù)調開,且不說彼等會否作亂,單單這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一事,只怕會大大削弱遼軍戰(zhàn)力。屆時倘若建奴叩關,只怕遼西亦不可守。這潑天的干系,霍將軍莫非打算一力承之?”

  聽了霍信的解釋,朱由檢雖然將心中的殺意按捺了下去,但依然很不理解他的計劃。

  當然,也并不是說他這個計劃就完全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畢竟,雖然在面對女真或者說滿清的時候遼東系表現(xiàn)的非常不堪,但在鎮(zhèn)壓關內農民軍這方面,遼東系的表現(xiàn)也確實算得上數(shù)一數(shù)二。

  譬如之前為國捐軀的曹文詔、其侄曹變蛟,還有如今的河南總兵、平賊將軍左良玉,再比如被崇禎調入關內的祖寬、祖大樂、左光先等人,這些無一不是出身自關寧系。相比之下,關內武將大多是劉澤清這種貨色,就連黃得功、陳永福這種表現(xiàn)平庸的將領也已經算得上是庸中佼佼,關內衛(wèi)所將士之糜爛,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這兵鎮(zhèn)分離的手段,也確實是避免軍閥割據(jù)的一大良方,但如今大明中央的威信雖然還未徹底淪喪,但也所剩無幾。像左良玉、賀人龍、高杰等人各自只守轄境、不愿出力的情況瞞得過原本那個安坐北京的圣天子,卻瞞不過朱由檢這個從后世而來的靈魂。想要通過這種調動的方式解決武將擁兵自重陽奉陰違的問題,在眼下的朱由檢看來并不現(xiàn)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