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封神之桑榆非晚

第一百六十四章 星漢燦爛

封神之桑榆非晚 溫酒賞雪 2204 2022-06-13 21:39:00

  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入鄉(xiāng)隨俗就是。

  有多大本事就使多大勁,甚至說,給自己留點余力,才正常,千萬別勉強自己。

  李西山哀嘆一聲,看似簡單,實際上真的很容易做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越是心機深沉的人,越怕一個先入為主。

  當然,李西山是個例外。

  楊見山不行,隔著山、隔著水、隔著十萬八千里,哪怕是說隔著萬年光陰,應該也不為過。

  楊見山就應該是個缺心少肺且冷血的,談不上心機深沉。

  看那雙眼眸就能知道——不是個傻子,萬萬沒有那般純凈的眼眸。

  其實傻子也沒有可能,除非······李西山搖搖頭,即便是李東隅所在的那個年代,也做不到。

  事實確實如此,楊見山似乎想得太多了,就因為想得太多,反而并不一定做出最好的選擇。

  一開始,楊見山幾乎連累了老舟子深陷泥淖。

  再然后,那個自號行遠的倒霉老道人就一命嗚呼了。

  這次,似乎還是沒記性,該誰倒霉了?

  李西山還是這般想法,只要不是我李西山就行。

  楊見山能做出一點好事?能帶來什么好結果?李西山十分清楚,萬萬沒那個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這個楊見山才可憐嘛。不過,也就是李西山覺得可憐,放在別人那里都沒有任何理由同情的。

  你要是知道這個楊見山本來是個什么東西,或者將來必定會帶來什么結局,別說什么同情,就算是世間最惡毒的言語、最無情的傷害都加在他身上,也不解恨的。

  就算是做再多,付出再多,也抵不過那個結果。付出再多也補償不了那個注定的后果帶來的必然結局。

  注定是徒勞,還費盡心力,有個屁用?越到后來,做得越多,越可憐。不過,千萬別同情就是了。不過,不能說天生壞種那么簡單。

  “反正也就是死馬當活馬醫(yī),不如就試試?!崩钗魃皆捠钦f給顧清遠聽,讓顧清遠不要有那么多顧慮。

  其本意卻實在是言不由衷,很盼著楊見山改變主意的。

  真等到那一天,生靈涂炭,也不是楊見山李西山造成的,就算是全天下人都罵純陽宮,楊見山、李西山不跟著罵就行了。

  反正大多數(shù)的人都能活著,無論如何,死的人也不會超過這片天地的半數(shù),就是按照持續(xù)數(shù)百年最壞的情況來說。再壞的地步,還能壞過萬年以前?

  到時候,李西山楊見山就跑快點,等到真的安全了,騰出手來,無論如何也會盡最大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也不期望做個大英雄,護住山上山下一些人,真的不難。

  對于活下來的人來說,反正能說話的嘴都長在活人身上,那就半點也不晚。到時候,李西山楊見山可不就名利雙收了?

  不過李西山也明白,不是楊見山改變個主意有多難,而是······根本不可能改變的,半點可能都沒有,萬一的可能也沒有。你要是知道李東隅是個什么人,你就會和李西山一樣,就是認命就行了,連個勸一勸的念頭也別有。

  李西山現(xiàn)在心中憋屈啊。就怕楊見山實在是個沒記性的??雌饋硭坪跸胪耍瑓s一錯再錯。

  李西山無奈苦笑,本來就是因為想通了,才一錯再錯的。

  顧清遠別說和那個老舟子比,就是比起那個老道人,真正有用的道行,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對,一層窗戶紙就是十萬八千里,萬萬比不上的。楊見山真要出了事,豈不是讓我李西山頂著?

  李西山搖搖頭,來這邊,確實是最差的選擇。

  對楊見山來說是如此的,對李西山自己來說,更是。

  楊見山倒霉很正常,要我李西山跟著受累,憑什么?

  綺鹿王朝,京城。

  皇宮內,亮著的燈光依然不少。

  皇宮大殿外面的廣場上,星羅棋布,散落著數(shù)以萬計的燈珠,從皇宮最高處俯瞰,宛如將星河盡收眼底。

  光是點亮這些燈火,每次參加點燈的宮女齊上陣,差不多也要用兩個小漏刻的時間。

  一個大漏刻為一更,一個大漏刻有八個小漏刻。其實用時不算多,畢竟要先打開琉璃罩,點燃油燈,再蓋好琉璃罩。

  好在每個琉璃罩上面都有個小機關,開關都很便捷。也不用刻意觀察每個油燈有多少油,每個油燈下都有油道通聯(lián)。

  雖然每次輪班出來點燈的宮女就有大幾百人之數(shù),但是每個人點亮幾十盞油燈,每個油燈又距離不一,少則相距丈余,多則十余丈,一陣忙下來,實在不是件輕松的差事。

  倒不用專門滅燈,一直等到這一夜燈油用盡,燈火自滅。所以,每次點燈之前,都有添油官把每日不同定量的燈油添入一間特制密室的油海之中。

  上朝大員早朝列隊走過的通道也有油燈,數(shù)量不多,分列兩旁,呈立著的長光柱形狀,兩邊數(shù)量并不相同,左面二十四,右面二十五,每個人都知道,就是取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的說法。

  這兩邊燈火,就有專人按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時辰同時點亮熄滅了。

  當最后一位上朝官員進殿之后,燈柱后面就會有一位大太監(jiān)唱一聲:“日生!”四十九位小太監(jiān)就同時把一個長柄圓勺狀器具覆于火苗根部,讓火苗熄滅。

  點燃前,自然要唱一聲“月生”了。

  當然,不管是點燈還是熄燈,要是做不好,有斬臂之禍,律法條文上寫得清楚。別管是點燈還是熄燈,都由老成持重的小太監(jiān)執(zhí)行,從來沒有出過什么差池就是了。

  廣場上負責點燈的宮女好一些,只要欽天監(jiān)不追究,便是有一兩個沒能點亮,也無妨的。

  但是點沒點亮和能不能點亮,依然有差別。

  燈柱同時熄滅,廣場上的燈珠也陸陸續(xù)續(xù)滅了大半,還沒滅的,也忽明忽暗,堅持不了多久了。

  等所有燈都滅完,就會有司禮監(jiān)的人,開始帶人換燈芯,這是件非常細致的大事,除了換燈芯,還要看燈珠燈柱有沒有需要維護的地方,因為工程量比較大,還有技術原因,宮女就不能勝任了,全部由大太監(jiān)帶領小太監(jiān)完成,因為人數(shù)固定,也用不了太久時間,差不多也是兩個小漏刻。

  要是這里面出了問題,牽扯的責任面就大了,由專門的內務府律法處萬盞司負責追責,光是這一科律法條文,就有三百條之多。

  內務府律法處,千余本大部頭,擺在三個書架上,占滿長長的一面墻壁,每個書架長三丈有余,高約一丈,分六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