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今年的考評,就憑這件事,劉縣令能不能得個中上的評級?”李西山邊走邊說,翻來覆去細想,還是有些不確定,干脆讓楊見山下個結論。
楊見山眉頭也沒皺一下。
李西山有些無奈。
要是沒有決堤搶險籌錢賑災這件事,肯定得不了中上考評,劉縣令最多也就是個無功無過的中評,前提是要拿出足額的兵餉才行。
拿不出足額兵餉,也不用考慮考評的事情了。
李西山其實也就是故意問問楊見山,別管有沒有決堤搶險籌錢賑災這件事,肯定都是中評的。李西山根據(jù)楊見山的反應,蓋棺定論。
確實是根據(jù)楊見山的反應下的結論,楊見山在意劉縣令的考評嗎?不在意啊。
不在意啊。
“這劉縣令,確實運道好?!?p> 李西山嘖嘖兩聲,也多虧歧坪縣本來地勢就高,要是地勢低洼,赤粼江江水倒灌,這個小小的縣令還真兜不住。
“要是不在上面撥款的事情上做了畫蛇添足事,這屆考評,是能得個中上好評的?!崩钗魃阶詥栕源?。
縣衙出錢賑災,很正常,畢竟下面沒有能解決問題的人了。
郡府會為了這點小事劃撥款項?虧劉縣令想得出來。
畢竟算不上大災大難,要是這樣的小事都要郡府劃撥銀兩,郡府官員真不夠用了。
對,不是錢不夠用,是郡府官員不夠用。李西山笑了笑,此中真意,不足與人言。
不過這事真不怨劉縣令。年輕、閱歷淺,誰還沒有個好心辦壞事的時候?
李西山這樣一想,撇撇嘴,馬上給劉縣令在心中真心實意道了個歉。
再不在意,也要做個樣子。
別管做事的本事怎么樣,為官之道,劉縣令確實有點爐火純青的意思了。
李西山換了個角度,然后就真心佩服得五體投地。
茫茫人海,但凡能讀書識字的,有幾個傻子?那要真有傻子的話,也是那個真心覺得別人傻的人。
再說了,讀不上書,識不了字的,也不一定是傻子。
“有心為惡,無心為善,最后卻多方得利,算不算善舉?”
李西山搖頭晃腦,掰著手指頭給楊見山看,一個個數(shù)下去,一只手都不夠用了。
求名得名,求利得利,老百姓雖然被折騰的不輕,最終卻住上了新房子,路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雖然死了幾個老弱病殘,好在人數(shù)極少,況且,那幾位家人也得了撫恤金。
楊見山都不看李西山一眼。
李西山繼續(xù)解釋,“除了死過人的這幾家,還有誰不滿意的?即便是這幾家,站出來說幾句質疑的話試試?即便是外人,說幾句自以為是的公道話試試?”
李西山呵呵一笑,即便是剛才那位婦人,悲傷的表面,內心是不是慶幸很多?
即便是那個躲在門后的孝順漢子,悲痛確實真真切切。但是,乖巧女兒和越來越妻賢夫禍少的妻子相伴身邊,自己和妻子都是能出力賺錢的,自己又讀過幾年書,小有頭腦,雖說不可能大富大貴,到底換了新房、少了負擔,日子比以前確實會好過很多。
李西山撫了撫沒有一點褶皺的衣衫,“不立功德碑,是對的?!彪m然一時間讓人有些不快,但是長遠看,真的是對每個人都好。
咱們這位劉師爺,真是有點長遠頭腦?
立言、立功、立德,讀書人稱三不朽。
功德碑,可不是立起來就完了。
要真立了功德碑,現(xiàn)在看,是志得意滿。再過幾年,會不會羞紅了臉?再過幾十年,會不會抬不起頭?百年后,兒孫如何看、會不會被人戳脊梁骨?其實,都是屁股離開椅子就能想明白的道理。
做了好事自然希望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千萬不要讓很多人知道自己是個好人。
劉師爺有頭腦,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立不立功德碑,劉師爺還真沒往這方面想,不立碑,無非是劉師爺心里的那個鬼。
“可惜了,劉師爺確實把劉縣令耽誤了?!崩钗魃綖閯⒌⒋蚱鹆吮Р黄健F兴_手段有了,菩薩心腸也展現(xiàn)了,憑什么舍了菩薩名聲不要?
登高,不登,如何高?
李西山看了看楊見山,“你反正當不了好人,真不用多想?!?p> 楊見山臉上沒有一點表情變化。
“光生暗影,這句話怎么講?”李西山又問了個問題。
楊見山還是沒說話。
李西山有些無聊。
一直走了三天彎彎繞繞的山路,李西山罵天罵地罵空氣,一直到看到那個破破爛爛的小村落,李西山才不再罵天罵地罵空氣了,改成了罵人。
昌明鼎盛的綺鹿王朝,還能過上如此貧窮落后的生活,這里的人得要多無能啊!
真的太不像樣子了,用李西山罵的最多話說······算了,李西山覺得真要被他們聽見,還真不一定好脫身。
雖說強者也有強者的道理,有辦法讓你認同,但是弱者有弱者的道理,最怕不被人認同。這兩者,是要有一方妥協(xié)的。
其實,在李西山這邊,強弱并不分明,除了有數(shù)的幾個人之外。
當然,李西山說的這種強,十分狹隘。
參差不齊的石塊壘成院墻,略微平整的壘成低矮的屋子,樹枝作屋頂,好一些的有些茅草蓋在上面。柴門到了晚上才被搬起來擋住院門。
山路崎嶇多石塊,坑坑洼洼,不見雞屎鴨糞,更顯荒涼。
路過的田地——也許也能算田地,稀稀落落長了些黍豆類的植株,歪歪斜斜,石多土少,雜草也難見幾棵。
不見耕田的牛馬,瘦骨嶙峋的狗倒是有幾只。
不知為何,狗子看到李西山楊見山,夾著尾巴躲進窩里趴著去了,趴進窩里,壯起膽子叫兩聲,倒是顯得兇惡異常。
李西山楊見山還沒走進村落多遠,身后就跟了一大串人。
都是些孩子。高矮都有,無一例外的瘦骨嶙峋。
好點的穿了件破破爛爛的衣服,都沒有穿過鞋,還有很多光著屁股。
男孩女孩都有,很少有人空手,有的拿著根樹枝,有的端著個破碗,還有的就只是拿個磚頭瓦塊,似乎,手里拿著的就是他們的全副家當了。
有哥哥姐姐領著弟弟妹妹的,也有單獨一個人兩手都拿著東西。
跟在后面,亦步亦趨。李西山偶爾回頭掃一眼,都是些陽光燦爛的笑臉。
不止是友善該寫在李西山臉上,再加上仁愛,才合適。
里面有不少孩子,分不清男孩女孩,皮包著骨頭,偏偏肚子鼓起很高。
餓是百病君王,最要人命。
跟在李西山楊見山身后的孩子,還會越來越多。
也有幾個十幾的大姑娘,在院中或田間,看到李西山楊見山,眼光就有些嚇人。
年齡再大一些,就平淡很多,只是微微有些愣神,也僅是如此了,目光也沒有半點靈氣。
成年男子無一例外,看起來都是一般模樣,胡子拉碴,滿臉皺紋,露出的肌膚滿是泥污。
李西山反正都沒正眼看一眼。這些人,連大山里老員外口中的雜種都不如。
李西山搖搖頭,不是不如,其實強了不少,只不過李西山在這邊逛蕩了一段時間,眼界高了。
這般說來,還是不如的。畢竟在這邊,讀書識字,真花不了幾個錢。
那就遠遠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