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孔曰成仁,李曰取義
三道朦朧之氣匯入雕像,李青發(fā)現(xiàn)雕像似乎清晰了一點點。
他不知這朦朧之氣究竟是什么,卻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長寧公主、吳易安、吳懷化三人此時此刻對自己強烈的認同感。
“易安,懷化,此去翻案,雖是為心中大義,但也如你們所言,充滿危險。
我身為新科狀元,尚且有危險,更遑論你們?
我孤身一人,卻也不怕。但你們有父母家人,怎能被連累?
此行我和長寧公主前去便可。”
李青反過來勸說吳易安和吳懷化兩兄弟。
為李檜翻案,拉上他們無非是給曹家多豎立幾個報復的目標,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好處。
吳家兄弟一聽,當即就要和李青爭執(zhí)起來。
但轉念一想,李青說的很有道理。
他們可以不畏強權,不惜此命,卻害怕家人遭受牽連。
兩人眼中的亮光,瞬間暗淡了下來。
他們耷拉著腦袋,臉上說不盡的愧疚和不甘。
“你們安心在家,等我的好消息。我們要堅信,這世道還是有正義的!也要堅信,再大的世家,也無法在大周一手遮天!”
李青拍了拍吳家兄弟的肩膀,和長寧公主推開雅間門,離開了聚才樓。
二人一離開,楊玄策和十名充當護衛(wèi)的長寧軍立馬跟了上來。
長寧公主翻身騎上龍鱗馬,李青沒有看到楊玄策特意為他牽來的一匹良馬,自然而然的坐在了長寧公主身后。
衣錦還鄉(xiāng)結束,本該無需與李青同乘一騎,但長寧公主卻不知為何沒有拒絕,而是認同了李青的行為。
一行十三人,縱馬揚鞭,直奔府衙而去。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吳易安深深的感嘆:
“孔曰成仁,李曰取義。長青兄真乃賢人君子。我們遠遠不如?。 ?p> 一旁的吳懷化,重重的點頭,表示贊同。
……
戌時一刻,天將黑未黑,萬物朦朧。
府衙當值衙差,此時大都散值。
唯有少數(shù)人在府衙內守著一些重要場所,防止賊人潛入盜取重要文書。
戌時的臨平城,街道上還有不少人。
看著李青一干人等氣勢洶洶的沖向府衙,全都好奇的圍觀了起來。
有人通過龍鱗馬,認出了長寧公主和李青的身份。
他們不敢靠近,而是在遠處竊竊私語。
“長寧公主和狀元郎氣勢洶洶來到府衙,是要做什么?”
“看他們的臉色,好像不是很好?!?p> “不清楚,這些大人物之間的事情,我們看看就好。”
府衙門口,長寧公主高坐在龍鱗馬上,對楊玄策下令。
“擊鼓!”
“是!”
楊玄策飛身下馬,拿起兩根鼓槌,用力砸在衙門口的牛皮鼓上。
“咚!”
“咚咚咚咚——”
鼓聲震蕩,聲傳八方。
將更遠處的行人百姓,都吸引了過來。
楊玄策持續(xù)敲鼓將近一盞茶的時間,終于有兩名衙役打開府衙大門走了出來。
“誰???”
“這都散值了,還敲什么鳴冤鼓,有冤明天再來!”
兩名衙役一出門,就很不耐煩的囔囔。
“怎么?報官還要分時間不成?”
龍鱗馬上,長寧公主銳利的眼神,像刀子一樣刮在衙役身上。
他們定睛一看,認出了龍鱗馬,也認出了長寧公主。
臉上不耐煩的表情,立馬換成了一副討好的笑容。
“參見公主殿下!”
“小人不知是公主殿下駕臨,罪該萬死。”
長寧公主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道:“帶我們去案牘庫。”
兩名衙役聞言一愣,又看到和長寧公主一同坐在龍鱗馬上的新科狀元李青,臉色頓時一變。
李檜是李家村的人。
李青也是李家村的人。
現(xiàn)在高中狀元衣錦還鄉(xiāng)的李青,定然會得知自己同村的至交好友入獄待斬,哪能不來要個說法。
兩名收了偌大好處、深知李檜蒙受巨大冤情的衙役,立馬就明白了李青和長寧公主要去案牘庫的目的。
其中身材較高的衙役,訕笑道:“公主,沒有府尹大人或者通判大人的命令,我們不能擅自帶人去案牘庫?!?p> “嗯?”
長寧公主眼神一變,下一刻楊玄策和其余十名長寧軍立馬抽出掛在腰上的戰(zhàn)刀。
撲面而來的殺氣,嚇得衙役們直哆嗦。
高個子衙役連忙道:“我這就給公主帶路?!?p> 說話的同時,他又悄悄給了另一名個子較矮的衙役使了個眼色。
這時長寧公主的眼神才柔和了一些,楊玄策等人也收起了戰(zhàn)刀。
眾人下馬,在高個子衙役的帶領下,前往案牘庫。
另一名衙役,則迅速去通稟府尹王晉。
李青等人進入府衙之后,遠處圍觀的人群,頓時嘩然。
“我說長寧公主和狀元郎為何氣勢洶洶的趕來府衙,原來是為了李檜的那件案子!”
“李檜的事情我也聽李家村的人說過,實在是太冤了。”
“我兒子曾與李檜是同窗,據(jù)他所說,李檜為人忠厚老實,甚至將自己書鋪做工一年攢下準備用來買書的錢,贈給好友買棺材下葬亡母。不可能會是那種謀財害命之人。”
“事發(fā)之后,他那好友四處奔波,想為李檜討一個公道,結果也被府尹下獄了?!?p> “狀元郎和李檜是同村,相信一定會還李檜一個清白?!?p> 曹放和黃欽失手殺人、冤枉李檜之事,自認為憑借家世背景能夠做的天衣無縫。
但公道自在人心!
他們能夠顛倒黑白,卻不可能堵的住所有百姓的嘴。
即便以高壓堵住百姓的嘴,也改變不了他們內心的想法。
就在高個子衙役七繞八拐,故意帶著李青等人走彎路拖延時間之時。
另一名衙役,已經(jīng)找到了臨平府府尹王晉。
此時,臨平府府尹王晉正在距離府衙不遠處的黃員外府上赴宴。
宴席上,除了王晉和黃員外,還有曹放與黃欽。
“明日戲臺開場,將狀元郎赴京趕考的經(jīng)歷唱出來,李青的事跡必將傳遍天下,成為整個大周讀書人的楷模。本官當真是羨慕的緊啊?!?p> 王晉小小的抿了一口酒,感慨道。
作為參加過科舉的過來人,又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他深深的知道名聲的重要性。
他雖是進士,家里也小有背景權勢,又是當朝刑部尚書的門生之一。
但這些加起來,都比不上李青這個名傳天下的寒門狀元。
天符帝連最喜歡的女兒都嫁給了李青,這分明是要重用他。
這一點,王晉看的十分透徹。
可越是看的透徹,心中就越是酸澀和羨慕。
“王大人放心,你幫了我一個大忙。等我回臨平城,一定在族叔面前替你多說幾句好話,把你調回盛京。最不濟也讓你在地方上更進一步?!?p> 一襲白衣,如同翩翩濁世公子的曹放說道。
王晉聞言,心中大喜。
方才那番話,雖然的確發(fā)自他內心。
卻也是有意在曹放面前說出來,為的就是讓曹放回去幫他美言幾句。
“些許小忙而已,曹公子怎能掛在心上?!?p> 曹放擺了擺手,舉起酒杯,道:“不聊這些了,喝酒喝酒。”
眾人舉杯飲酒。
這時,矮個子衙役,也在黃府家丁的帶領下,匆匆趕了過來。
他一見王晉,便焦急的說道:“大人,不好了。長寧公主和狀元郎去案牘庫了!”
“什么!”
王晉的臉色驟然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