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海族來襲
“算算時間,這劫難也應該快到了···”
柳陌立于揚州城上空向東遠眺。
此時。
揚州城守城府。
一位虛境將領(lǐng)端坐高臺。
一聲急報打破原有平靜。
“報!”
“說。”
“將軍,剛才接到沿海縣城急報。”
“說是海族發(fā)動動亂,無盡蝦兵蟹將現(xiàn)已經(jīng)沿運河向揚州城而來?!?p> “沿途所有村落城鎮(zhèn)盡皆被海族血洗?!?p> 將領(lǐng)聽此,頓時大驚。
“你說什么!”
大驚之下夾雜一股怒意。
沿途所有村落皆被血洗。
這得死多少人!
這海族真是欺人太甚!
將領(lǐng)自己是知曉當下大唐的局面。
西部邊境有吐蕃壓境,北部邊境有萬妖森林壓境。
大唐精銳部隊已經(jīng)被調(diào)往北部長城。
現(xiàn)在求援,援軍自漢中出發(fā),到此至少兩日!
這揚州城守將兩萬,怎么抵御海族大軍?
揚州城民眾至少百萬有余。
一旦城破,后果不敢想象。
當下必須讓百姓迅速撤離。
想到此,守將當即下令。
“傳令下去,全軍城墻備戰(zhàn)!”
“另外,通知百姓立刻撤離,不得有誤!”
“是!”
大街上。
一隊隊士兵整齊劃一,向著城墻而去。
手中長矛刀劍寒光乍現(xiàn)。
士兵披甲戴猬,孔武有力。
大街行人紛紛向兩邊避讓。
擁擠街道頓時空了出來,行人全立于兩側(cè)。
這一幕倒讓百姓修士們詫異。
發(fā)生什么事了?
怎么調(diào)動守軍了?
不過緊接他們就知曉答案。
只見街上又出現(xiàn)騎馬士兵一邊跑一邊喊,
“海族來襲,撤離!”
“海族來襲,迅速向西門撤離?!?p> 此話一出,原本還優(yōu)哉游哉的百姓修士頓時炸毛。
海族大軍來了,這怎么可能!
一個念頭閃過。
街上百姓盡皆跑了起來。
消息由軍隊發(fā)出,想來做不得假。
現(xiàn)在最要緊的就是立即回家,馬上收拾東西離開!
海族有多厲害?
百姓不知道,因為還從未被海族襲擊。
大唐與海族沒什么利益沖突。
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上百年前倒是有一場妖族襲擊。
當時妖族過境。
一路尸橫片野,連河水都被染成紅色。
路邊皆是白骨。
尸臭鋪天蓋地。
這海族厲害程度想來應該不下妖族。
一時間人心惶惶。
街上全是馬車,拖家?guī)Э凇?p> 一些窮苦些的人家直接拿上盤纏干糧就跑。
這是夏天,衣服倒不需要。
惶恐的不止普通百姓,也還有低階修士。
由于境界不到金丹,所以不能飛行。
倒是那些上了金丹的修士沒有慌張。
他們能飛,也許還能撿撿漏。
海族與妖族一樣,都是異類。
也就是說體內(nèi)同樣存在妖丹。
妖丹可是修煉寶貝。
一枚低階妖丹可是能換幾十枚下品靈石的。
這對于一些散修來說,簡直是天降財富。
不過,要有命花再說。
另一邊。
同福客棧二樓。
容嬤嬤正稟報消息。
“公主,剛才傳訊玉符傳來消息。”
“如今大唐西部邊境有吐蕃壓境?!?p> “北部有萬妖森林入侵。”
“就連東部也有海族席卷而來。”
李君羨聽得眉頭皺起。
當下大唐當真處于危難之際。
看來柳先生所言不虛。
這揚州城肯定擋不住海族大軍。
但是城內(nèi)百姓百萬之眾,一時間又如何來得及撤離?
海族來勢洶洶,一旦城破。
怕是要血流成河。
容嬤嬤見公主不說話,又是一臉擔憂道,
“公主殿下,海族離揚州城最多還有半個時辰,我們現(xiàn)在撤離還來得及?!?p> 李君羨聽了搖搖頭。
她并不打算走。
她是大唐公主,保護大唐子民才是她應該做的。
如果父皇得知,應該也會欣然答應。
“先生在哪?”
容嬤嬤一愣,“柳陌?”
隨即展開神念尋找。
奇怪的事發(fā)生了。
容嬤嬤神念之內(nèi)并沒有發(fā)現(xiàn)柳陌存在。
“公主,柳先生沒在神念之內(nèi),會不會已經(jīng)走了?”容嬤嬤有些疑惑的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李君羨有些驚訝,居然沒發(fā)現(xiàn)?
她清楚柳陌為人,按理來說應當不會走。
不過,既然沒找到就算了吧。
李君羨一臉認真的說道:“容嬤嬤,我們?nèi)コ菈?。?p> 看著公主認真的表情,容嬤嬤知道勸說是沒用了。
不過,憑自己劫生巔峰修為,保護公主應當不成問題。
隨即跟隨李君羨去往東門城墻。
此時的柳陌,正在揚州城向東以外。
他知道海族是從運河過來的。
但是沿途肯定會分兵去襲擊運河附近的村民。
所以他就來看看還有沒有沒有撤離的村民。
雖然自己不算什么大好人,但基本的善良還是要有的。
當時看這本小說時,里面描述的海族過境的場景。
確實讓他有些于心不忍。
修士最忌諱的就是念頭不通達。
現(xiàn)在若不伸以援手,日后化作心魔就很不友好。
此時,遠離揚州城的東部一村莊。
村子里此刻已經(jīng)人去樓空。
村民早就得到通知逃命去了。
不過,村子里一間小木屋內(nèi)。
一個瘦小的腦袋突的探出有些破爛的木門。
小腦袋左右看看。
出了寂靜,沒發(fā)現(xiàn)異常,小腦袋又縮了回去。
破爛木門重新關(guān)上,發(fā)出“吱呀”一聲“慘叫”。
木屋內(nèi)。
略顯暗淡的環(huán)境下。
一位老婦人正躺在木床之上。
幾根稻草支出床。
很顯然,這個家庭并不富裕。
連床都是用稻草桿鋪墊而成。
平躺著的老婦人正微張著嘴,面色慘白。
看表情應該十分難受,想來是染了病。
方才那位不足一米高的小女孩正墊著腳看著床上的老婦人。
一雙小眼睛里滿是擔憂。
“奶奶,叔叔、伯伯們已經(jīng)全都走了?!?p> “媚娘這次沒聽話,偷偷跑回來了。”
“他們說您醫(yī)不好,媚兒不信,他們肯定在騙我?!?p> “奶奶,您別離開媚兒好不好···”
小姑娘說著說著已經(jīng)濕了眼眶。
眼淚順著販黃的臉頰滑落。
床上的老婦人此刻已經(jīng)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
身體躺的筆直,一動不動。
不過老婦人的眼睛卻是突然動了一下。
一滴眼淚在滿是鄒文的臉頰滑落。
突然。
一道巨大聲響從小木屋外傳來。
好似什么東西被砸碎了。
小媚娘小心翼翼的趴在有個小洞的門板上。
向著聲音傳來處一望。
小媚娘瞳孔瞬間一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