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吉尼村
“我想,在報考攝影系之前,大家已經(jīng)了解過,電影學(xué)院攝影系的特殊情況。
在這兩年里,大家需要學(xué)習(xí)的課程很多,很雜。從攝影到編劇,每一樣,都需要大家花費很大的精力。
所以,希望大家也都做好心理準備。
我是攝影系的教授,課程呢,是《攝影鏡頭的使用技巧》。”
講臺上,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侃侃而談。
他就是顧英,一位電影史上的傳奇人物。
在94年的時候,憑借著《金色的花》,一舉拿下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攝影獎。
這幾年,因為年紀的緣故,不再跟組。被電影學(xué)院的校長邀請,來到學(xué)校授課。
臺下的學(xué)生,一個個興致勃勃的聽著課。
這種傳奇人物,如果不是來到這里,真沒有什么機會能夠遇到。
“我們都知道,電影是有著鏡頭語言之說的??墒?,什么是鏡頭語言呢?
單純的影像,是客觀的信息。拍一個人,就是一個人。
鏡頭語言,則是導(dǎo)演,剪輯師、攝影師的主觀表達。是含有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也就是拍一個人,是拍他是怎么樣的一個人。
......”
“誒,老許,你國慶什么安排?”
顧英講著課,聽得有些煩燥的林度,湊到許問身旁,輕聲問道。
現(xiàn)在已經(jīng)九月下旬,過完這一周,就要進入國慶假期了。
“還沒定下來呢,不是梁州,就是EZ?!?p> “去那干......”
“那兩位同學(xué),認真一點?!?p> 林度話還沒說完,就被講臺上的顧英逮了個正著。
整個教室里就這么幾個人,有些小動作,講臺上看得清清楚楚。
聽到顧英的話,林度縮了縮脖子,老老實實的坐直。
上午總共兩節(jié)大課,上完課,已經(jīng)是中午十一點多了。
在食堂吃了頓午飯,510四人組,就慢悠悠的朝著宿舍走去。
“誒,老許,你還沒說呢,去那兒干嘛?”
“嗯...有點想法,想過去看一下?!?p> 看著林度三人好奇的目光,許問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
“我想拍個片子,紀錄片,講述美食的。按照初定的計劃,在十一假期,我要跑幾個地方的。
你們要是有興趣的話,咱們就一起搞?!?p> “美食類?可是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美食類的節(jié)目太多了。你這片子拍出來,估計也沒什么人看啊。”
楊成志皺起眉頭,認真的說道。
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各類吃播、美食節(jié)目層出不窮,D站上,粉絲破百萬的美食UP主,都有數(shù)十個之多。
在這么卷的環(huán)境下,許問還要去做,讓幾人有些不太理解。
許問笑著搖搖頭。
“不是那樣的。我的想法里,這個和市面上的是不太一樣的。怎么說呢,它是以美食為根,講述地理、風(fēng)土、人情等等。
所以,各方面的工作量也不會小?!?p> “老許,我和你去!”
楊成志和劉念川還在考慮,林度就率先跳了出來。
本身他國慶假期就是想出去玩的,要不然也不會找到許問。剛好,有點事情做,也算是給旅途增加點色彩。
“行啊,不過你可得做好吃苦的準備,咱們?nèi)サ牡貎?,可都不是什么好地方?!?p> “沒問題!”
最后,楊成志也是答應(yīng)了下來。
劉念川則是因為和外面的工作室已經(jīng)約好了,沒有辦法,只能放棄了這次活動。
之后的幾天時間,許問除了上課,就一直活躍在各大攝像機賣場。
最后,花費了五十多萬,采購了一臺ALEXA Mini LF攝影機,以及兩臺水下攝影機,還有一些外置的配套設(shè)備。
這一整套下來,算是把許問老底掏了個大半。
所幸是《BJ東路的日子》這首歌,到現(xiàn)在銷量還算不錯,在加上賣歌的收入。要不然,許問只是這些設(shè)備都買不起。
周五晚上八點,一行三人,乘坐著夜里的航班,經(jīng)過四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趕往了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雪山為城,金沙為池。
這是一個隱藏在東方崇山峻嶺之間的世外桃源,這里是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結(jié)塘。
人間最殊勝的凈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只是許問幾人的目標,卻不是那些早已傳遍世界的風(fēng)景名勝。而是,隱藏在山區(qū)里的貧窮山村。
第二天一早,幾人就乘坐著預(yù)約好的車,前往目的地。
“大叔,抽煙唄!”
林度從兜里掏出煙,給司機大叔塞過去一支。
大叔皮膚黝黑,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特有的膚色。身上穿著極具藏族特色的民族服飾,笑起來露出一口有些泛黃的牙齒。
“謝謝!你們這些娃兒,出來旅游,不去亞丁,怎么想著去吉尼村?”
大叔有些好奇的問著,從機場酒店出來的,基本上都往亞丁方向走了。
許問幾人,卻是有些反常的,朝著這么偏僻的小山溝里去。
“去那邊有些事兒。您給我們說說這吉尼村唄,您了解的多嗎?”
大叔打開車窗,深吸口煙,才開口說了起來。
“往前十幾年,咱們這邊,都是貧困區(qū)。大家伙也就能勉強溫飽,至于賺錢,那得豁出去命來干才成。
這幾年形勢好了,旅游業(yè)發(fā)展起來了,基本上咱這大部分地區(qū),生活都好了起來。
不過吉尼村則是個例外,那里地處偏僻,就在大山腳下。交通不便,到現(xiàn)在旅游線路都沒開到那邊去。
雖然有些好奇的游客,也會和你們一樣,過去看個景兒。但是整體情況,不算特別好。
不過那邊的人,都是以采菌為生的。這個季節(jié)剛好,你們過去說不定還能買上一些新鮮的菌菇。
這和外面賣的可不一樣,是地地道道山里長的。
用你們的話說,這就是山珍嘛?!?p> 許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和他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到的信息差不多。
現(xiàn)在整個香格里拉,因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很多以往的采菌戶,都放棄了這個老本行。
也只有在那些經(jīng)濟不算好的地區(qū),才能保留下來這些傳統(tǒng)技藝。
隨著車輛的不斷深入,道路也開始變得崎嶇。
車輛兩側(cè),一邊是山壁,一邊則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這種環(huán)境下,車速也慢慢的降了下來。
幾人早上八點出發(fā),一直到十點多,才趕到了這個傳說中的村子。
這里居住的都是納西族,村子里的建筑風(fēng)格,也是極具納西族的特色。
只是有些木樓,似乎有些年歲,看上去破舊不堪。
大叔很熱心,怕許問幾人在這里找不到住處,就自己聯(lián)系了幾戶人家。
最后選定了一家環(huán)境還不錯的地方,住了下來。
“大叔,路上小心一點,5號早上過來接我們就行。”
“得嘞,你們玩開心啊!”
將司機大叔送走,許問幾人開始細細的觀察起這個村落。
村子不大,也就十幾戶人家。
青壯基本都已經(jīng)外出打工,留在這里的,都是些老弱婦孺。
對于幾人的到來,村子的人還算熱情,畢竟這里每年都會來些人。雖然不多,但也能給他們帶來一些經(jīng)濟收入。
“小妹妹,今年多大了呀?”
他們住的這戶人家,有一個看著才四五歲的小姑娘,此刻正用好奇的眼神,看著這幾個突如其來的陌生人。
小姑娘的媽媽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說道。
“扎吉不太會說普通話,今年四歲半了?!?p> “不上學(xué)嗎?”
“再大一點吧,過兩年就給她送到鎮(zhèn)上讀書,現(xiàn)在太小了,不放心?!?p> “您怎么稱呼?”
“叫我卓瑪就行!”
小姑娘可能有些害怕生人,看了許問一會,就蹦蹦跳跳的跑出去玩了。
卓瑪則有些緊張的攥著手指,猛地站起身,開口說道。
“你們這過來也沒吃午飯吧,我給你們做飯去。今天早上才上山采的菌子,鮮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