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尾巴翹上天了?
左近的住戶也有頭腦靈活之輩,竟在自家開起了店鋪。
聞到這米粉香氣,陸小建的肚子“咕?!苯辛似饋?。
陸小建少年心性,許是今日回鄉(xiāng)探親過于興奮了,竟然忘了去王府大食堂拿兩個免費(fèi)的饅頭填肚子,不禁心中大為懊惱。
不過,陸小建斷然還不至于為了幾文錢委屈自己。
當(dāng)下也不遲疑,大踏步走進(jìn)小食店中。
簡陋招牌上寫著彎彎扭扭幾個大字——“王老實米粉店”。
見有客人來了,小食店都老板娘立馬熱切地迎上來。
“小官人請坐,我這里簡陋,只是米粉?!?p> 許是見陸小建白面長身,一身松江布的新衣,穿著體面。
那婦人竟然稱呼“小官人”。
陸小建心中得意,卻擺擺手道:“我是王府的工人,可不敢自認(rèn)官人?!?p> 那中年婦人又打量了陸小建一眼,笑著恭維道:“哎呀,竟是王府中人?!?p> “我這里每日有不少食客,都自稱是王府的工人,一個個可比秀才公還要體面。”
“手面也大方闊綽,羨慕死人了?!?p> 中年婦人是個會做生意的主兒,一通恭維吹捧讓人熨帖至極。
陸小建笑了笑,瞥了一眼廚房里忙活著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只知埋頭干活,倒也與這嘴皮利索的婦人相得益彰。
只是陸小建卻有些不適應(yīng)女子這么肆無忌憚的玩笑。
總覺得這男人有些窩窩囊囊的。
不過,這些念頭只在腦子里轉(zhuǎn)了轉(zhuǎn)。
陸小建道:“那就來一碗米粉吧?!?p> 那中年婦人也看出陸小建不愛說話,當(dāng)下也不聒噪了,只是賣力推銷自家小食。
“小官人可還需要些本店秘制的肉醬,來往客人都說愛吃呢?!?p> 陸小建聞到肉香,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當(dāng)下問道:“多少文錢?”
婦人道:米粉十文,肉醬五文。”
陸小建松了一口氣。
心中暗笑自己過于警惕了。
在王府邊上,還敢開黑店訛詐他?
“來一碗!”
陸小建頗為豪氣道。
那婦人扭動著身子自去了。
不多時,一碗香氣撲鼻的米粉就上了桌。
陸小建定睛一看,頓時食指大動。
他迫不及待嘗了一口。
鮮香可口!
白生生的鮮嫩米粉拌上大勺肉醬,又有些香油、食鹽、醬油、蔥花等調(diào)料佐味。
陸小建又來了一口,唇齒生香。
難怪這小店能紅火起來,著實不賴。
陸小建打定主意,回頭有機(jī)會一定要請府上相熟的工友再來嘗嘗。
吃完之后,陸小建痛快地碼了一排銅錢,擦擦嘴去了。
那婦人瞧著陸小建高大背景,笑道:“當(dāng)家的,我說咱們這生意做得吧?!?p> “王府這些個工人,十文八文的,根本不當(dāng)回事?!?p> “憑你的手藝,咱們想不發(fā)家都難!”
廚房里埋頭干活的漢子瞥了一眼自家婆娘的得意神情,撇了撇嘴。
他冷笑一聲,道:“我看你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尾巴翹天上去了?!?p> “手藝?你再想想咱家憑啥掙這份銀子?”
婦人略有些惱羞成怒,罵道:“我看你是反了天了,拿這話刺我?!?p> “咱也不是四六不分的傻子,這巷子里一排小商小販,誰不知道是王爺仁德?”
這時,門外忽然又走進(jìn)一個高大英武的年輕人。
通身的氣派,叫人不敢直視。
這時節(jié)哪怕是個再小的生意人,也是有幾分見識的。
中年婦人心知她家這地毗鄰?fù)醺?,總是有貴人出沒的。
當(dāng)下也不敢再胡咧咧了,趕緊招呼客人。
那英武年輕人身后跟著一個儒袍青年。
四個高壯人物緊隨其后,扼守門戶,隱隱成掎角之勢。
勁衣短打裝扮,一看就是保鏢護(hù)衛(wèi)之流。
中年婦人愈發(fā)小心了,再也沒有之前面對陸小建的“揮灑自如”。
“這……這位官人,小店只有……米粉,怕是不合您的口味……”
年輕人微微一笑,笑容和煦,令人如沐春風(fēng)。
他指指對面的簡陋長條木凳,“四平,坐!”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隔壁王府一行人。
徐四平自然不會扭捏作態(tài),當(dāng)下就坐了下來。
朱明瞥了一眼旁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中年婦人,笑道:“我早就聽說你家的米粉正宗,豈能不來嘗嘗?!?p> “來六碗,份量要多,多加點肉醬。”
又對門外幾個護(hù)衛(wèi)玩笑道:“可別擋著人家的財路了,都進(jìn)來吃一頓正宗的米粉?!?p> 幾個彪型大漢魚貫而入,往左右桌子一坐。
頓時,小院子好似滿滿當(dāng)當(dāng)了。
“幾位貴客稍等。”
中年婦人不敢啰嗦,當(dāng)下就去廚房幫忙了。
不多時,幾大碗堆得尖尖的米粉端了上來。
徐四平瞥了一眼廚房,又看向一旁的趙鐵柱。
趙鐵柱沒有說話,點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徐四平卻是個謹(jǐn)慎人物,卻把對面王爺那碗米粉與自家調(diào)了個。
朱明笑了笑,當(dāng)下招呼眾人開吃了。
他一邊吃一邊打量著這家小食店。
攏共四張八仙桌,門門廊下還有一張小桌。
估摸著,至多能坐下二十號人。
產(chǎn)品也很單一,除了米粉還是米粉。
唯一的亮點就是好吃、實惠。
不過,若論這種蒼蠅鋪子,這點也就夠了。
若是正經(jīng)經(jīng)營,夫妻兩個不出什么大問題,衣食無憂應(yīng)該沒有問題。
據(jù)朱明所知,后世夫妻餐飲店干得好,混成中產(chǎn)也不在少數(shù)。
不過,這時節(jié)的情況或許就大大不同了。
畢竟,商業(yè)環(huán)境和社會制度那是天差地別。
朱明瞥了一眼廚房里干活的漢子,笑道:“你家這蒼蠅鋪子,一日能有多少出息?!?p> 此言一出,中年婦人面如死灰,哆哆嗦嗦說不出話了。
那漢子剛要說話,卻被自家婆娘死死拉住胳膊。
漢子瞪了一眼婆娘,示意她不要多事。
中年婦人低下頭,心中絕望。
朱明哪里知道這婦人多想了,以為自己看上了她家這點產(chǎn)業(yè)。
前陣子與孫李兩家惡斗,這會得閑了,腦子里盤算的也是大事。
這種察言觀色的舉止,朱明實在很少用到。
徐四平底層小民出身,自然明白這些人的心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