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驢友世家
徐四平苦著臉道:“這人出身南直隸江陰徐氏,自稱徐弘祖。”
朱明點點頭,面色如常。
徐四平見朱明反應,松了一口氣。
卻不知朱明心中早有驚雷炸響!
好在朱明有幾分見識,知道這位到底是誰。
所以才將驚雷壓下,不至于面露詫異,失了身份。
若說徐弘祖,知之者不多。
但他的另一個字號,恐怕就振聾發(fā)聵了!
此人就是徐霞客!
朱明面帶微笑,看向徐四平。
“四平啊,真有你的,這樣的人物你也能找來,不錯不錯!”
罕見地,朱明伸手拍了拍徐四平的肩膀。
徐四平受寵若驚,一臉茫然。
如今王府這些管事都知道,王爺唯有心情大好,對你的工作極其滿意,才會用拍肩膀這個方式表達親厚。
上次獲得這項殊榮的還是工坊管事趙虎。
徐四平這段時間工作雖然完成的不錯,卻也沒有獲此殊榮。
一時間,徐四平心情很是激動。
他跪倒在地,“屬下愿為王爺效死!”
朱明擺手道:“起來吧,這人是個大才?!?p> “你速速帶他見本王!”
“記住,以禮相待!“
徐四平壓下心中疑惑,趕忙去偏院尋徐霞客。
……
書房內(nèi),朱明靜坐等待徐霞客的到來。
幸得記憶力超群,前世關于徐霞客的記憶漸漸浮現(xiàn)在腦海里……
徐家世代為官,是江陰有名的大家族。
田連阡陌,家財萬貫,名望隆盛。
每代都有讀書種子入朝為官。
直到徐霞客高祖徐經(jīng)牽連到明朝有名的才子唐伯虎舞弊案中,開除仕籍,斷送了科舉上進之路。
自此,徐家開始遠離官場。
有錢有閑,世家子弟開始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間。
用后世的話來說,徐家從世代簪纓的科舉世家成為了“驢友世家”。
徐霞客的父親喜歡游山玩水,見聞各地。
徐霞客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徐霞客的父親最多也就在江南之地轉(zhuǎn)轉(zhuǎn)。
而徐霞客的足跡遍及大明的大江南北。
別看后世徐霞客名聲響亮,但在這個時代,徐霞客就是典型的離經(jīng)叛道、不務正業(yè)的敗家子。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要知道,旅游是很費錢的。
徐家的家業(yè)也開始敗落了。
或許在當世之人眼中,徐霞客一無是處。
但以朱明看來,這種人才可比那些只會八股文的書呆子有用多了。
但是,怎么把這種人收為己用呢?
書房內(nèi),熏香繚繞,朱明沉思良久。
忽然,一個想法浮現(xiàn)在心頭……
……
不多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朱明定睛一看,卻見一個皮膚黝黑的老農(nóng)式人物。
木屐粗布,絲毫沒有世家子弟的派頭。
只是炯炯目光泄露出一絲不凡。
朱明不待徐四平主動介紹,連忙起身相迎。
“徐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
朱明頗有幾分見到傳奇人物的激動。
雖是客套話,但也是心中所想。
徐霞客今年四十有一。
在人均三十歲不到的大明朝,可自稱老夫了。
這個年紀,身無功名,游山玩水,坐吃山空。
可謂一事無成。
不管徐霞客自認如何。
至少在大明朝普遍的價值觀里,徐霞客就是個“反面教材”。
徐霞客莫名其妙看了一眼朱明,一時竟然語塞。
他一介白身,哪來的什么大名?
但宗室王爺以禮相待,徐霞客只能拱手行禮。
“拜見王爺!”
朱明以眼神示意徐四平退下。
“先生,請坐?!?p> 二人落座之后,王府丫鬟奉上清茶。
氣氛這才慢慢打開。
寒暄幾句之后,朱明忽然道:“徐先生如何落入李家手中?!?p> “人后議論別家是非不是君子所為,然這李家可不是善茬!”
徐霞客聽見朱明談到李家,頗有幾分氣急敗壞。
“唉,別提了,也是老夫倒霉,暢游閔地金斗山,突遇匪徒!”
“老夫欲籌錢贖身,這幫匪徒見我識文斷字,有探礦之能,竟要拉老夫入伙!”
徐霞客看似氣急敗壞,哭笑不得。
言語間卻有幾分豁達。
朱明不禁莞爾一笑,“徐先生大才,這匪徒也是識貨的!”
徐霞客又道:“老夫焉能從賊?”
“后這幫匪徒又把老夫賣到李府,李府用老夫探礦之才?!?p> 朱明道:“這李家難道與匪盜之輩有勾連?”
徐霞客搖頭道:“卻也不是,這幫匪盜,總是有銷贓途徑的?!?p> “竟然還給老夫安排了一個身份,說是官辦鐵冶的探礦師之后?!?p> 徐霞客捋須嘆道:“如今這世道愈發(fā)不太平了,良民從賊,官匪難辨?!?p> “這些年老夫云游四方,名山大川,匪盜四起,比起萬歷年,差遠了!”
朱明道:“不知先生對我大明時局如何看?”
“本王素聞遼東建奴囂張跋扈,狼子野心,戰(zhàn)事頗多不順?!?p> 徐霞客聞言色變,捋須的手一緊。
粗長眉毛緊蹙。
半晌無語。
徐霞客游歷天下,各地山川地理,風俗民情皆有所得。
朱明見獵心喜,如此鼎鼎有名的傳奇人物在面前,有些問題自然要當面交換意見。
良久,他瞥了一眼朱明,嘆息道:“老夫感念王府搭救,卻也不好敷衍王爺。”
“建奴跋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然建奴于我泱泱大明,不過是疥癬之疾。”
“老夫這些年足跡遍及南北,民生多艱,所慮者惟禍起蕭墻!”
言盡于此,徐霞客卻是閉口不言了。
朱明聽得明白。
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傳奇人物,徐霞客確實是個明白人。
言下之意,韃子不足為懼。
但是大明內(nèi)部矛盾深重,恐怕要釀成大禍。
朱明贊嘆道:“先生目光如炬,果真大才!”
徐霞客搖頭道:“老夫看得出來,王爺難道看不出來?”
“天下有識之士,朝堂袞袞諸公難道一無所知?”
“非也,非也!”
“老大帝國,積重難返!”
朱明默然。
他必須承認,自己還是有些小看古人了。
他們什么都明白!
氣氛陷入了僵局。
徐霞客主動道:“王府開礦之事,老夫力所能及,可助王爺一臂之力!”
“老夫走過山川地理無數(shù),有探礦之能?!?p> 朱明當然不急,他想的是怎么把人才留下。
既然這老小子喜歡旅游,那就投其所好,跟他再聊聊旅游。
徐霞客玩“國內(nèi)自助游”,那朱明就跟他講講國外旅游。
“本王聽聞天地廣大,海外亦有名山大川,富庶之地?!?p> “譬如東南沿海紅毛夷,佛郎機人,不遠兩萬里,遠渡重洋?!?p> “船舶之大,甲板幾能跑馬,料想其地也有玄妙之處,否則斷無可能孕育此種文明!”
此時,年逾不惑的徐霞客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其遍訪名山大川,走遍了浙江、河南、福建、四川等地。
徐霞客本身又出身江南大族,博聞強識。
若說他的知識區(qū)盲點,恐怕還在海外。
果然,朱明談到這個話題。
徐霞客一改之前應付差事的姿態(tài),興趣盎然,真誠多了。
“自隆慶年間開海,舶來品甚多。”
“諸如海外香料,珊瑚瑪瑙,西洋鐘,如今在江南豪族家中并不鮮見?!?p> “不瞞王爺,老夫也曾在蘇州見過西洋傳教士?!?p> “其人彬彬有禮,見識廣博,一口官話說得也不差?!?p> “不過,談及故鄉(xiāng)歐羅巴,每每語焉不詳?!?p> “聽其言語,歐羅巴竟有大明之廣博,小國林立,征戰(zhàn)不休?!?p> “竟大類我中國春秋戰(zhàn)國,無泱泱一統(tǒng),實在可笑!”
徐霞客洋洋灑灑,娓娓道來。
似有幾分賣弄見識。
朱明側(cè)耳傾聽。
果然,傳奇人物就是傳奇人物。
哪怕是在信息如此閉塞的大明,也有一番見識。
不過,其言語間還是很有優(yōu)越感。
朱明不以為意。
此時的華夏文明,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統(tǒng)的帝國以來,稱霸周邊日久,確實有傲慢的資本。
朱明想引起徐霞客的注意力,自然要找準合適的切入點。
“先生以為這些外夷甘冒奇險,遠渡重洋,到底為何?”
徐霞客蹙眉深思。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似乎暗藏深意。
畢竟,有之前的談話做鋪墊。
徐霞客已經(jīng)清晰地認識到眼前這位豐神俊朗的宗室子弟。
并非那些肥頭大耳,只知魚肉百姓的藩王。
徐霞客沉思片刻,反問道:“王爺?shù)囊馑际牵倪h道而來,并非只為貿(mào)易?”
朱明笑道:“是,也不是!”
“貿(mào)易不過是手段!”
徐霞客疑惑道:“那他們有何居心?”
朱明一字一頓,正色道:“吞、并、世、界!”
嘶!
徐霞客勃然色變,倒吸一口涼氣。
他驚聲反駁道:“王爺此言,實在危言聳聽!”
朱明看著徐霞客驚悚不安的表情,哈哈大笑。
此時,徐霞客的目光尤其謹慎。
心中大呼危矣!
在他看來,朱明這個瑞昌王不是瘋子就是狂人。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兒!
天下之大,誰人可知?
誰人敢口稱吞并世界?
可惜,徐霞客卻是想錯了。
當世之人,對整個世界最了解者,莫過于朱明了。
朱明也不答話,只提筆細細勾勒出一副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