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田八百
眾人回了武宣侯府,因要請大夫自是瞞不過蔣氏了。
幾人當(dāng)然是少不了挨頓罵。
好在大夫確認(rèn)了秦?zé)o雙無事,她搖搖頭就不管他們了。
從小到大,這仨孩子擱一塊兒若不惹事兒那才叫稀奇呢!
她都習(xí)慣了。
倒是滿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蘇婧書驚訝極了。
沒料到蔣氏竟就這么輕輕放過了他們。
看其他幾人也一臉習(xí)以為常的樣子,她不禁問道:“怎么感覺侯夫人不生氣???”
蘇婧寧笑道:“文姨心胸寬廣,不會為這點兒小事計較的?!?p> 蔣氏素來覺著家里的孩子只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兒皮一些挺好的。
相比較苛刻的規(guī)矩,她更希望孩子們能有個自由快樂的童年。
所以秦家的孩子都養(yǎng)成了陽光開朗的性子!
蘇婧寧從小和他們一起長大自然了解蔣氏。
不然,她也不會大著膽子和好友偷跑出去。
不過,秦?zé)o雙到底是傷到了需要休息,蘇婧寧兩人用過飯就要告辭回去。
秦懷玉便送二人上馬車。
蘇婧寧看著這個爽朗的少年,忍不住囑咐道:“聽無雙說二哥馬上就要回去邊疆了,雖說護衛(wèi)國家重要,但也要愛惜身體,萬事多加小心才好!”
秦懷玉狠狠地點頭笑瞇了眼:“阿寧妹妹放心,我會注意的!”
他又柔聲道:“若阿寧妹妹過得不開心了就來這邊,秦家總是歡迎你的。”
蘇婧寧看著少年真摯地眼神,心里就像大冷天喝了杯熱茶一樣暖和,也含笑應(yīng)了下來。
秦懷玉又轉(zhuǎn)向蘇婧書客氣道:“今天慢待了蘇小姐,還望見諒。”
蘇婧書忙紅著臉擺手。
離開秦家后,蘇婧寧見她有些魂不守舍的,不由關(guān)心道:“二姐姐可是還在擔(dān)心今天的事?”
蘇婧書回過神,忙搖頭。
她抿了抿嘴才不好意思地說道:“我第一次見秦家這樣的人家,有些想出神了?!?p> 她解釋道:“來之前沒想到秦家的人竟然都這么親切有趣,讓人相處起來輕松愉快,咱們犯了錯侯夫人也沒有怪罪?!?p> 說著她有些羞澀:“我倒是挺喜歡這樣的?!?p> 蘇婧寧露出一抹笑。
在秦家,長輩疼愛小輩,小輩孝順長輩,婆媳和睦,兄妹親近,這樣的人家誰不喜歡呢!
她這么想著便又道:“二姐姐既喜歡他們家,那以后咱們就多去些?!?p> 蘇婧書輕點了頭,又去看蘇婧寧,話中略帶了些試探之意,道:“我看秦家待你也好,無雙和秦公子都與你很親近呢!”
蘇婧寧聞言看了她兩眼。
她卻正好抬手去攏耳邊的碎發(fā)。
“可不是!”念晴在一旁接了話,道:“小姐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就跟自家兄弟姐妹似的。”
蘇婧寧也淺笑道:“文姨與我母親交好,和無雙他們來往的多了就似親人一樣了。”
蘇婧書眼神亮了幾分,溫婉地笑起來:“這樣才好呢,也多幾個人疼你?!?p> 蘇婧寧輕笑著頷首,心里卻在思索她的意思。
想到今日她遇到秦懷玉就臉紅的樣子。
該不會是春心萌動了吧!
所以,試探自己與秦懷玉的關(guān)系?
蘇婧寧仔細打量了她幾眼。
臉蛋紅撲撲的,帶了些羞意,更隱隱透出絲喜意。
應(yīng)該就是了。
蘇婧寧了然。
到底青春少艾,秦懷玉人才出眾,也無怪乎蘇婧書會動心。
不過,這是別人的私密事,她雖洞察了一二,但并沒有置喙的資格。
蘇婧寧收了心又和蘇婧書聊起別的話題來。
……
睿王府內(nèi),沈令澤剛進院子小廝春水就迎了上來。
“爺,”他一邊接過主子脫下的大氅一邊低聲道:“小池已經(jīng)回來了,正在書房等著?!?p> 沈令澤應(yīng)了一聲,自顧進了屋子。
春水跟進來掛好衣服,又給他濕了帕子遞過去,道:“鸝院的那位今日又去了和光院,聽說在那邊伺候著用了午膳才回去?!?p> 沈令澤仔細擦了手,聞言嗤笑道:“不過是白費功夫罷了?!?p> “王爺何時回來?”他又問道。
他的父親睿王領(lǐng)了左軍及中軍都督府的差事,如今正在外邊各處衛(wèi)所巡察。
春水回道:“說是就這三五日的功夫?!?p> 沈令澤點點頭。
春水便不再多言,又拿了身家常的道袍伺候他換上。
兩人便往書房去。
小池正等在門口,見了沈令澤忙上前請安。
沈令澤擺擺手帶人進了屋子。
書房是個大敞間,四面都擺了書架子,上邊滿滿當(dāng)當(dāng)塞的全是書。
就連窗前的紫檀木雕云紋的書案上也擱著厚厚的幾摞。
沈令澤在書案后的椅子上坐了,才問道:“情況怎么樣?梁先生呢?”
小池恭敬回道:“回爺,奴才和梁先生在實地看過了,果然如您所料鳴山那邊有處地方極薄弱,梁先生說若從那兒只用開個八十步寬的口子就能將水引過去。
先生他暫時還留在那邊說要再具體勘察,奴才便先回來跟您復(fù)命了!”
“太好了!也不枉費咱們爺這些日子辛辛苦苦查了這么多書!”春水先咧著嘴笑起來。
沈令澤嘴角也微微翹起,頷首道:“若如此,便最能省工省力,水患也就容易解決了?!?p> 小池笑著又從懷里拿出本冊子呈給沈令澤:“這是小汶古河道的具體情況,梁先生說這段河道狀況極好,重新疏通起來并不難。
若能打通鳴山,就可以引淮河的水到這小汶河道,借此與凌江連接,減輕水患。”
沈令澤接過來攤開,是一副粗略標(biāo)記的地圖。
上邊大致畫了鳴山的位置及小汶古河道的河流走向。
他滿意地瞇了瞇眼。
有了這個法子太子就輕松多了。
而且還有其他的好處。
他看向小汶河道四周。
這邊原是干旱地帶,有淮河的水澆灌,立刻就能成為水澤豐潤之地。
正是一箭雙雕!
他修長的手指順著小汶河道的軌跡慢慢劃過,突然停到了一行字上邊。
上邊寫著“蘇氏婧寧,田八百”。
這是小池調(diào)查的河道兩邊的情形,上邊還有很多類似的標(biāo)注,只不過名字,田地數(shù)目各不相同。
只是這個是他認(rèn)識的那位蘇小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