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護拒絕把這些糧食據為己有。
楊旻不能接受自己做無用功,就再三讓楊護把這些糧食拉回家。
可是楊旻不管怎樣勸說都不能改變他的心意。
他讓楊旻待在原地看護糧食,自己則是跑回村子里叫來村長。
村長來了一看,身后還跟著他的兩個兒子,差點驚掉下巴,
“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糧食?”
他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小麥,用力一攥?!肮@可是糧食,竟然有人埋在這里。”
“這附近沒什么人家,都是村子里的熟人。知根知底的,他們可沒本事存下這些糧食。定是。。?!?p> 說到這兒,他突然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楊護你來給我們講講?!?p> 楊護聞言,簡單敘述了一番前因后果。
村長的兒子在旁一聽,“這捉蝴蝶都能發(fā)現藏著的糧食,真是好運氣!”
村長擺手阻止自己的兒子再說下去:“楊護,既然這是你家兒女發(fā)現的,你想怎么處理這些糧食?”
“我覺得得先找找這些糧食的主人,最好是把糧食還給他。”
“要是過段時間找不到的話,昨天村長您不是打算找人挖井嗎?這些就當做伙食和工錢發(fā)給大家?!?p> 楊護說完,村長思考了一會兒,又盯著楊護看了一看。
他這才撫著胡須,哈哈一笑,“好,就按你的意思辦?!?p> 他當下就安排著,“富兒,貴兒,你們兩個現在回村找?guī)讉€人來,記得多帶點麻袋和竹簍?!?p> 村長也姓楊,名楊福,和楊旻祖父一輩,今年有五十多歲。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叫楊富,一個叫楊貴,都是三十來歲的年紀。
“楊護你陪我在這等他們,糧食裝好之后先搬到祠堂里,再留兩個人照看,誰也不許動用?!?p> “然后先在村里打聽一下。不要直接說發(fā)現糧食,就問誰在這個地方埋過東西。”
“等把他們聚集到祠堂里,讓他們說說自己埋了什么東西?!?p> “要是對得上,就把糧食還給他。若不然,就讓他們走。”
“后面在附近也一樣問問,以一旬為限,到時若還沒人來認領,就找人挖井?!?p> “這些就按楊護說的,當做伙食和工錢。要是井挖好還剩下的,就全歸楊護家?!?p> 楊護本來在仔細聽著,突然聽到這里,“村長,剩下的我不能要,不若就均分給村里人?!?p> 村長不置可否,“也好?!逼渌艘捕纪獯彘L的安排。
楊旻和小蝶待在一邊,他眼睜睜地看著原來屬于自己的糧食就這樣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楊護明明是最先發(fā)現的,只要他小心點就能把這些糧食拉回家。
可是楊護卻喊來了村長,最后一點糧食都沒要。
“爹啊,你可知道這些可都是你兒子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就這么全都給了別人,我實在心有不甘?!?p> 楊護卻不知道楊旻心里的想法。
他現在只想著村長處理好之后,自己就可以走了。
自家的田可還要照顧呢,全家人都靠著這幾塊田吃飯。
等過了大概兩刻鐘,村長的兩個兒子帶了三四個人回來。
路上應該已是了解了情形,幾個人二話不說就裝起小麥來。
收拾完已經過半個時辰,楊護和村長告辭,“福叔,我先走了,田里還有活沒干完。剩下的就多勞你費心?!?p> 這時,小蝶早就被裴姑兒帶回了家,只剩楊旻還陪著他爹。
楊旻心里吐槽,“那么多糧食都送出去了,還惦記著田里的那點活?!?p> 楊護招呼一聲,帶著楊旻就走。
村長看著走遠的楊護父子二人,對著左右說:“楊護這個人,真君子也,見利而不忘義。楊隆可真是教了個好兒子?!?p> 轉而又喟嘆道:“可惜楊隆得罪了縣令,竟然落得郁郁而終,家門破敗的地步?!?p> “以后你兩可得好好學學人家楊護?!?p> 楊隆就是楊護的爹,楊旻的祖父。他活著的時候樂善好施,與人為善,每每與人交往,對方都欽佩他的性情品格。
可惜最后遇到了現在這位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縣令。最后沒有落得個好下場。
楊旻自然不知道村長正在夸贊他爹,讓他倆兒子以楊護為榜樣。
他現在只想知道這埋糧的辦法也行不通,還能有什么方法能將神農寶庫里的糧食弄出來。
“爹這種性子,再讓他撿到糧食,恐怕還不會留下來。”
楊旻暫時也想不出來好辦法,只能船到橋頭自然直,任其發(fā)展。
父子二人在田里干活,時間就不知不覺到了傍晚。
他們收拾收拾回家,裴姑兒早就做好晚食等他們回來。
裴姑兒中午只知道挖出許多糧食,后來村長也過來,再后面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她問自己的丈夫:“當家的,挖出來的糧食是怎么安排的?”
楊護放下農具,將情形一說。楊旻原來以為裴姑兒會責怪楊護沒把糧食拉回家。
可裴姑兒只是把飯菜端上桌子,其他的話一句也沒說。
吃晚食的時候,楊護對著楊旻說:“今天你勸我留下那些糧食,我沒聽你的。你可有不解?”
楊旻點頭,他放下碗筷,“孩兒確有不解之處?!?p> “這明明是爹你發(fā)現的,而且當時又沒有外人在。只要把糧食拉回來,誰都不知道。那可是好幾石小麥?!?p> 楊護卻不接這茬,而是說:“你祖父曾經對我說過一個故事,今天我也來說給你聽?!?p> “后漢名臣楊震在赴東萊擔任太守的路途中,路過昌邑縣。楊震任職荊州刺史時,曾經提拔過昌邑縣令王密?!?p> “因此王密得知楊震路過昌邑縣,白天謁見楊震過后,夜晚又至并奉黃金十斤,以報答當年的提攜之情。楊震見狀,便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卻說:‘暮夜無知者’”
“你可知道楊震是怎樣回答的?”
楊旻脫口而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p> 楊護一愣,然后又說:“非也。楊震聽聞,乃正襟危坐,才說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你可懂其中的道理?”
楊旻聽完這個故事,“爹,孩兒懂了?!?p> 楊護頜首,“好,你祖父當年告誡我要坦坦蕩蕩做人做事,不可見小利而忘大義。今后你不可再像今日一樣?!?p> 楊旻正色,“爹,孩兒下次絕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