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號行星,以后你的名字是神州
星系:直徑16.8億光年,均勻六旋臂結(jié)構(gòu)。
恒星系:第一懸臂外圍,距離最近的恒星系統(tǒng)600光年。
恒星直徑,275萬公里。表面溫度約12000K。
第一行星,第二行星……,第十一行星……
宜居帶內(nèi)行星,三顆。第四五行星無水,忽略。
三號行星,藍灰星球:距離恒星29.8億公里,直徑26037公里,形成時間約27億地球年。萬有引力常量為G=9.87.x10^-11 N〃m2 /kg2……
平均密度: 6.1克/厘米,表面溫度:+65,表面大氣壓: 1713毫巴
自轉(zhuǎn):47.8小時。
公轉(zhuǎn):749天,運行軌跡接近正圓……
重力:1.7倍地球重力。
磁場強度:2.1倍地球磁場強度。
大陸:一,占星球表面積約40%。
河流:1000公里以上的17條。
湖泊:直徑100公里以上279座。
山脈:長度1000公里以上的,7座,最高峰16370米。
植物:無
生命:無
元素: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鐵銀……
海洋:一。占星球表面積60%,平均深度約5000米,最深處超過18000米,測量限制,其下未知……
“這怎么回事兒?”
大概的俺都理解,就是都差不多地球的兩倍嘛!可是,萬有引力常量啥意思?
“俺當主腦可是靠的超級芯片??!俺是高中生啊!”
張深閱讀著檢測觀察數(shù)據(jù),好想蹲墻角薅頭發(fā),你說你三百年,凈看那些閑書兒干什么?你就一個腦子了,想啥嗯個啊呀?
這顆星球是星系內(nèi),唯一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的星球。與地球極其相似。
土壤,海水成分也相差不多,除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極高,氧氣只有4.13%以外,也相差不大。
而且二氧化碳高也正好適合植物生長,按照星際移民指南的標準,這顆星球可以打65分以上。
當然要是有植物,有動物,卻沒有智慧生物,那就打一百分了……
至于重力,氣壓之類的,都是地球的大概兩倍,呵呵,那算什么?就剩點兒基因了,還怕都長成矮子嗎?
只是,這顆星球,赤道垂直于恒星,極軸與恒星平行,旋轉(zhuǎn)沒有一絲偏轉(zhuǎn),也就是說這個星球,雖然也是東升西降,可是卻沒有四季。
第二,就是這里只有一片大陸,這個倒是沒有什么,可是這里地殼太穩(wěn)固了。
只有一個板塊,沒有板塊摩擦造成地震這是好事兒,可是也沒有火山活動,是怎么回事?
難道?
張深只能調(diào)取數(shù)據(jù)庫里的資料分析,難道這里剛剛結(jié)束造山運動?沉寂了?
火山噴發(fā)使二氧化碳升高,現(xiàn)在星球運動已經(jīng)沉寂,正在經(jīng)歷溫室效應(yīng)?
赤道的最高氣溫86度,每十緯度降低約十度左右,兩極就算溫度驟降,也最低只有零下五十度左右。
那么三十到六十度之間,是非常適合播撒植物種子的。
這里鉛云密布,時不時的就會來一場風暴,或者大雨。大陸上布滿了,像是疤痕一樣的千溝萬壑。
而且兩極的冰蓋也不大,厚度也只有平均四千米,還不如地球的厚呢?
只是,“沒法下去啊!”
張深再次自檢一遍自身,現(xiàn)在天37號機甲,遍體鱗傷,主引擎也損傷嚴重,現(xiàn)在下去別說飛不出來了,干脆就沒法正常降落。
那樣估計不是降臨異星,那是墜毀異星了。
還有,即便在地面上建設(shè)基地,慢慢維修,可看星球上肆虐的暴雨颶風,困難太大了,還不如就在太空維修呢!
“咦?這里為什么不打雷?”
有風有雨有云層,為啥不打雷?
這個星球,怎么看起來就像是“死的”。
又想蹲墻角薅頭發(fā),要是張深有的話。
俺怎么辦?俺就能看懂,指南里說的先造植物,再播撒微生物,然后就可以投放基因了,到時候調(diào)制基因,就能進化成人的……
“那么,俺該怎么辦?”
原本打算,投放一個植物保存箱的張深,停了下來。
實在這里兩個存疑的地方,讓他太糾結(jié)。
與恒星垂直,沒有什么春夏秋冬,應(yīng)該算是還沒太大關(guān)系??墒菦]有雷電,肯定是有不對的地方。那么多云層,就不該出現(xiàn)這種狀況。
難道還有沒查明的東西?
五百年前的“專家”們可是說過,地球生命,就是雷劈出來的!
那么?張深盤算半天,要是讓自己一下子,學會那么多專業(yè)知識,力有未逮。
只能一邊翻資料,一邊模擬最佳方案。
那么還是穩(wěn)妥一點兒,先再觀察一段時間,先記錄這顆行星的天氣數(shù)據(jù),如果長時間沒有什么大波動。
再加上,主腦模擬也能成功,有了雙保險,再投放種子也不遲。
“反正跟孫猴子似的,都壓了五百年了,那個十年八年的,老子也等的起?!?p> 張深有了決斷,也正好先利用這段時間,把機甲修好了,就算將來出什么問題,機甲完好,也可以隨時出入星球了。
天37后背的戰(zhàn)備倉庫,緩緩泄壓開啟。
兩架空天預警機,拋出倉外,緩緩展開各自的電池板。
原本作為戰(zhàn)爭輔助的預警機,現(xiàn)在就先擔任衛(wèi)星的角色。
一架作為同步衛(wèi)星,時刻觀察一塊張深選定的,預備播撒種子的,背山面湖的,巨大風水寶地。
另一架就做為探測衛(wèi)星,不停環(huán)繞星球極速飛行,以每天兩圈的速度,隨時檢測整個星球,有電池板收集的能量,足夠預警機變軌,已達到每五天收集一次全球數(shù)據(jù)了。
留下兩顆衛(wèi)星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天37號,輔助引擎開啟,向著第六行星而去。
第六行星類似木星,體積比三號行星大了近四百多倍,引力極大,張深當時減速時,就是在這里“編花籃”。
這顆氣態(tài)行星,不但本身就含有大量氫氦能源,還有多達九十三顆衛(wèi)星。
這一點更像木星了,簡直就是個防護炮臺,阻擋飛進星系的小行星“攻擊”。
這可能也是內(nèi)部五顆類地行星,只有很少的隕石坑的原因了。
張深當然不是要去這顆星球,這顆引力更大,肯定出不來了,他是要去一顆衛(wèi)星。
這顆衛(wèi)星直徑接近一千公里,在93顆中排行老二,其基本是由金屬組成。
張深想建設(shè)基地,維修機甲,這里是最好的選擇了。
一百多天飛行,嗯,時間就以三號行星來計算吧,一天47.8小時,免得說起來麻煩。
張深正在二號衛(wèi)星旁邊伴飛,尋找降落的時機。
突然一拍腦門,咳咳,如果他還有的話……
“唉,老糊涂了……”
隨即一道信息發(fā)出,正在作為同步衛(wèi)星的預警機,緩緩打開了艙門。
一根展開后長達9.60米的金屬桿,向著星球飛去。
三號行星,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迎來了外星來客。
轟隆隆,金屬長桿,先是摩擦出來火焰,然后經(jīng)過三次減速,砰一聲,降落在山巔的巖石上。
“嗞嗞嗞”,下端伸出尖刺,鉆進巖石固定,頂端伸出一面鎢鈦合金材質(zhì)的鮮紅旗幟。
張深五秒后,通過預警機看到了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立刻莊重敬禮,大聲唱起了國歌。
“三號行星,以后你的名字是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