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宮,地處終南山山麓,乃道教全真派祖庭之首,與永樂宮、白云觀并稱三大祖庭。
昔日北宋末年,王重陽于此建立丹鼎派全真教后,逐漸成為天下修道之人的圣地。而忘從生的師門華山派,也可以算的上是全真教的分支之一。
所以,忘從生對這道教祖庭可謂是敬仰已久,早就想前來禮拜。
恰巧,忘從生在山下就聽說重陽宮今日有真人講會,十分熱鬧。
真人,乃是對道家得道之人的尊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稱呼的,若真是真人講道,實乃可遇不可求,忘從生也想去聽一聽。
忘從生和岳靈珊一路上山,遇見了許許多多前來聽講的道士,他們皆身著道袍,或帶純陽巾,或挽一個道髻,背負長劍,步履輕快。
“這位道長請留步,在下有禮了,不知重陽宮今日是哪位真人談經論道?”
忘從生攔住了一位年輕的上山道士拱手詢問道。
“小兄弟竟然不知?今日乃是紫陽真人講壇,你也是來聽講的吧,快隨我一起上山,聽說真人最不喜人遲到了?!边@道士十分和善的回答。
“紫陽真人?”忘從生心中一頓,他想起了去年的一事連忙問到:“莫非是去年京師大旱,在白云觀坐缽堂求來大雨的紫陽真人?”
那道士奇怪的看向忘從生,
“除了他,天下間難道還有別的紫陽真人?”
忘從生知道他誤會了急忙說道:“不是,我只是想著今日能得見紫陽真人,心中有些激動。既然如此,我們便快些上山去吧?!?p> 去年京師大旱,連續(xù)八個多月滴雨未落,百姓苦不堪言?;实巯轮颊偌苋水愂壳笥辏敃r一位道人,名聲不顯,甚至都沒有人認識他,在白云觀當眾擺壇求雨,不一會兒便天降暴雨,周圍百姓皆跪拜口稱“仙人”。
那道人便是一直在嶗山隱居修行的孫玄清,求雨有效后被朝廷封為“護國天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币慌e聞名天下,同時也被史書記載流傳后世。
忘從生當時聽說這件事后就十分好奇,難道真的有人能求雨?
孫玄清此人,忘從生前世就聽說過。他九歲父母早喪,因悲痛而雙目失明,轉而出家為僧。
后來棄釋從道,在嶗山明霞洞修行二十余年,還遇到了張三豐的點撥,終于雙目復明。再后來,他還創(chuàng)立了“嶗山派”亦稱“金光派”,成為了一派之祖。
等到忘從生和岳靈珊來到重陽宮后,地上的蒲團已經坐滿的前來聽道的道士。
由于人太多,蒲團的數(shù)量不夠,很多人直接就坐在地上,他兩也尋了個角落坐下。
重陽宮大廳正中央乃是一位仙風道骨的道士,他頭發(fā)斑白,身穿一套樸素的麻袍,抱元守一端坐在高臺上,正是紫陽真人。
等到人差不多擠不下后,他便開始講道:
“帝封號困難。諸天仙,受封跨祥鸞,萬歲常覺照,行坐默綿綿,凡圣皆無礙,至己在其前,內外無間斷。延壽與天全,自古有長生,非止小臣言,西母無間斷,丹訣震心寒,功滿飛升去,九宮音樂間,天仙皆拱候,香花默綿綿,混元皆起送,圣境不可言……”
錚錚道音回蕩在重陽宮上下,余音繞梁,娓娓動聽。
底下盤坐的眾人反應各不相同,有人聽的東搖西晃心不在焉,有人眉頭緊皺似乎在思考,更多的人或是茫然、或是面無表情,想來是聽不太懂。
忘從生一開始聽,也不覺得如何。沒過一會兒便聚精會神,變得非常認真,生怕漏掉了一個字。他思緒飛轉,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道家高人了。
一連七天,紫陽真人毫無保留的跟眾人講解《玉皇心印妙經》,由簡入繁,再由繁入簡。
大廳里還在堅持聽道的人,已經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岳靈珊第一天就聽的昏昏入睡,絲毫不感興趣,現(xiàn)在不知跑哪去玩了。
忘從生這七天聽的是如癡如醉,他在心里感嘆:
“紫陽真人真乃道家高士也!這《玉皇心印妙經》中包含的不僅僅是他的道,還隱藏有一種鍛煉精神的秘法。如此珍貴的秘法就這樣無私的傾囊相授給這么多人,我不如他?!?p> 這門秘法的核心是: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精氣神三藥一體,“得玉皇金丹”,七竅相通,一得永得。
紫陽真人看著下方聽道的眾人,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他朗聲說道:“這門《玉皇心印妙經》內有乾坤,希望爾等細細領悟?!?p> 正當紫陽真人以為無人得他真?zhèn)鲿r,他無意間看到角落里的忘從生盤坐在地,舌抵上腭、抱元守一,正是入門的表現(xiàn)。他眼神一亮,生出幾分欣喜之情來。
“本次講道到此結束,貧道去也!”
紫陽真人身子一閃,身形飄忽不定,幾個踏步就越過眾人消失在了遠處,傳來一首詩曰:
“青蛇海上知無異,重陽宮中妙不言。
煉神修得無上道,清音忠進至玄篇。
留經世遠開迷海,闡教功多度有緣。”
忘從生雙手作揖,朝著紫陽真人離開的方向深深一拜:“多謝真人傳道之恩!”
他知道,這次重陽宮講道,所謂的“有緣人”恐怕只就有他一個。只有他領悟到了《玉皇心印妙經》的精髓,其他人最多只得了一些表面的皮毛。
紫陽真人由佛入道,行事風格上還帶有一絲佛教意味:道已經全部傳授,至于能不能領悟那就看個人緣法了。
忘從生還在仔細體會,他發(fā)現(xiàn)這《玉皇心印妙經》確實妙不可言,講究的是在體內冥想一尊玉皇,鎮(zhèn)守本心,清除一切雜念。然后得以守持精氣神三藥,三藥一體,不內耗,不外泄,從而慢慢增長自己的心神。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封閉自己的五感,用“心”去感悟。
為什么要封閉五感?
瞎子擅聽,聾子擅觀,這不是因為他們的眼耳更好使,而是因為他們更用“心”的在聽、在看。耳朵都是一樣的,眼睛瞎了的人把更多的心神用在聽上,所以能夠聽的更清楚。
所以當五感都失去的時候,恰恰就是“心”最純粹的時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身心合一,無漏無缺。
忘從生才開始修煉這精神秘法沒幾天,就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明顯感覺到看的更遠了,聽的也更清楚了,這是因為心神的增長帶動了五感的提升。
他明白,這是因為剛開始修煉,所以效果才會這么明顯,以后就會慢下來,精神修行也是水磨的功夫。
忘從生尋思:“這門《玉皇心印妙經》修煉起來也不容易,光是達到第一步身心合一都不知道要多久。不過這門秘法立意極高,夠我受用許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