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和朋友正在聊天,手機響了,拿起電話便接了起來,電話那頭是朋友的妻子敏敏。
“天哥,我想問下昨晚你和我們家可可喝酒喝到幾點?”電話那頭敏敏問到。
我突然反應過來看了一眼電話上的備注,腦子快速地反應:這是可可對象打來的電話!她問我的問題是我和可可昨晚喝酒喝到幾點!
我只用一秒的時間就回顧了她的問題,并且分析出她問題里給出的信息,那就是可可昨晚回家一定很晚。
于是我裝作沒有睡醒的樣子,懶洋洋地問:“誰?。俊?p> 電話那頭敏敏回答:“天哥,是我,我是想問問你昨晚和可可喝酒喝到幾點???”
我裝作稍微清醒一下,“哦,是敏敏啊,怎么了?”電話那頭的敏敏顯然有點不耐煩了。
“我就是問問昨晚你和可可喝酒喝到幾點?”敏敏于是又重復一遍自己的問題。
我想是正面回答她的時候了,于是提高了一點聲音,但依舊慢吞吞地說道:“哦,昨晚……昨晚應該是十點多,十一點吧,我沒看時間,怎么了?”我用了兩個“昨晚”是證明我在回想,多用一個便是撒謊,我用“十點多,十一點吧”是表示不能確定,這是正常邏輯,誰會在喝酒結束的時候還那么在意的去看準確的時間呢,當然更重要地是有利于結果的斡旋更改。
敏敏在電話那頭“嗯嗯”兩聲說道:“我知道了天哥,好,謝謝。”沒等我再說話,她便掛掉了電話。
放下電話,朋友問,怎么了?我說應該是可可昨晚回家晚了。朋友說,那你是不是幫他撒謊了?我說是,朋友笑著說,我猜你們很早就喝完了,對嘛。我也笑著說,我昨晚沒跟可可在一塊喝酒。
大家聽到這個答案,突然愣住了,然后大笑起來。朋友問我要不要現在給可可打個電話說一聲情況,我說,不要。
朋友問為什么,我想了想說,敏敏打電話只有兩種情況,第一此時可可在旁邊,第二可可不在身邊。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我這時給他打了電話,他一定會對敏敏的不信任感到生氣。如果是第一種,這時候打過去,就是否定了剛才的答案,事情恐怕更麻煩了。
朋友聽完豎起大拇指,連夸我這朋友到位,謊話說的那么認真,我只是笑笑。
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喜歡謊言的人。我曾經也很認真地思考過關于說謊的問題,比如“人不應該說謊”這句話的哲學性,我也在這思考里得到答案:那就是謊話,有時候還是需要說一說的!
帶外公去檢查身體,大夫將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外公已是癌癥晚期。我沉思了良久,決定還是要說個謊話,于是便對他說,不過是胃炎而已,但我卻從外公的表情里感受到他并不相信我的話。我想外公一定從我努力忍住的眼淚和顫巍的聲音里聽出了什么。一直到他去世,我都覺得自己很失敗,在他人生最后的日子里給他徒增了這負擔。
我不知道,這世界有沒有人從來沒有說過謊言,如果有,我也不知道他快不快樂。我想我是一定做不到了,畢竟之前我就說過那么多謊話。至于以后,我的答案我想還是這樣:
有些謊話,還是要說一說的,而且,說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些。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2-10/00a554f13dad7c164b9996025f3914705J1fV4QVCTdPmoQ.jpg)
陳天劍
有些謊話,還是要說一說的,而且,說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