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初秋每天都很忙碌,但日子卻過的充實,只是她經(jīng)常想起自己的爹爹,她想如果爹爹還活著的話,他一定非常喜歡吃紫蘇燒餅和自己做的糕點,只可惜爹爹已經(jīng)不在了。
初秋爹活著的時候很是羨慕一個鄰村老漢的生活,這個鄰村老漢有五個女兒,沒有兒子,因此他不用為生活發(fā)愁。他生活很好,每天的早餐就是用開水沖一個雞蛋,然后把桃酥泡在里面吃。在那時,如果能吃上一口桃酥,那個甜香味,嘴巴得砸吧半天。
那時候的桃酥都是把它方方正正的用紙包起來,再用線捆綁一下,只有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才買上斤,偶爾有親戚拿包來,都舍不得吃,把它放到龕子里(所謂的龕子,就是在蓋房的時候墻壁上留一個長方形的洞,外面用一張畫子遮擋起來,用以存放東西。)
時間長了,桃酥上的油把外面的包裝紙都油透了,爹娘才商量著把它拿出來,家里每人都分一個把它吃了,他們吃完再把手指上的余香用舌頭舔一舔,那真是口齒留香。
初秋爹雖然羨慕那個老漢吃得好,可他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卻從來都舍不得買點吃。
自從能吃上白面饃饃,在冬天生上火爐后,初秋爹閑來無事之時,就坐在火爐旁,烤上一個白面饃饃,他細心的把白面饃饃翻來翻去,直到把白面饃饃烤的成金黃色且散發(fā)出面香味他才住手,他炫耀似的把烤好的饃饃拿到初秋跟前說:“看,我烤的饃饃黃澄澄的嘎渣兒,可好吃了,你吃一塊吧!”
只要初秋點點頭,初秋爹立馬會高興的用手掰一塊給她,讓初秋也分享一下這份美食。然后他把剩下的部分用手一小塊一小塊的掰著送到嘴里,吃的是津津有味。
那個時候,買不起燒餅吃,初秋娘每到搟餅的時候,她最后就在面里放上一點點鹽和紫蘇葉或是放一點芝麻,搟上幾張薄薄的單餅,在鐵鏊子上細火把它烤脆,給孩子們當(dāng)零食吃,嘴饞了就拿塊脆餅咔吧、咔吧的嚼一嚼,那真是香脆可口,非常棒的一份零食。
現(xiàn)如今,鄭初秋能做很多好吃的糕點,她多么希望爹爹還活著,也能品嘗一下這份香甜,只可惜他去了,只剩下娘親一個人獨自享用,這叫她萬分難過。
每次初秋上娘家,都盯著相框中爹爹的照片看。
有一次,初秋看著看著忍不住眼中涌滿了淚水,她在無聲的抽泣,淚水也止不住的往外流。這情景被娘親看到,不由地問她:“初秋你哭啥?”
初秋聽到娘的問話,哭出聲說:“我想我爹爹了?!?p> 娘聽后安慰說:“他都走了這么久了,你還想他干啥,你想他也回不來了,你就不要哭了,你再哭他也不知道了?!?p> 自此之后,初秋再上娘家,相框中爹爹的照片不見了,她知道是娘把照片藏起來了,怕她看到爹爹的照片而傷心流淚。她求娘再把爹爹的照片拿出來,放在相框中,可娘說什么也不肯。
其實,爹爹的音容笑貌已經(jīng)永遠刻在了初秋的心中,她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
只可惜爹爹已不能品嘗她做的糕點,初秋才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