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清朝女秘書

第二十四章 鹽引(一)

清朝女秘書 玉舛 3106 2012-04-23 14:00:42

    席間,潘述被拉來陪著殳基小酌,可兒招呼“客人”用菜。殳紈則一直照顧著珍哥兒,給他夾菜夾肉。怕小家伙肉吃太多了不消化,還時不時地喂上幾口雞湯。安氏雖然由始至終黑著一張臉,但落筷的速度可不慢,尤其是那碗油汪汪的紅燒肉,她一人就吃了大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久兒又端上果盤。安氏不停地向殳基使眼色,看得殳紈都不耐煩了,直接問道:“爹,有什么事兒?直說吧?!?p>  “呃……紈兒,是這樣。上回的事兒雖然了了,可家里也都賣得七七八八的,為父還被罰俸一年。所以這日子嘛……”殳基慚愧的笑笑,“你安姨有個遠房親戚,在一位揚州鹽商的家里做管事。這家人新到揚州不久,乃是散商。因未能得到揚州世襲引窩總商處的認引,故而領(lǐng)不上鹽引。領(lǐng)不上鹽引就不可行鹽,于是便派其家人多方打聽、輾轉(zhuǎn)相托。聽聞你在四貝勒府后,遂求上門來,想請你從中說合,以領(lǐng)得鹽引行鹽?!?p>  “鹽引是什么?”殳紈搜遍腦海中清朝的記憶,也沒找到關(guān)于這個名詞的準確解釋,只模模糊糊地感到似與賣鹽有關(guān)。

  殳基笑道:“本來為父也不懂,還是這兩天仔細問了人才知道。鹽引又稱鹽鈔,始于北宋。是宋代的取鹽憑證,鹽商必須向朝廷支付費用以取得鹽引,始可以合法販售食鹽。每‘引’一號,分前后兩卷,蓋印后從中間分成兩份,后卷給商人的,稱為‘引紙’,前卷存根稱為‘引根’。咱們大清朝實行以產(chǎn)定銷的“綱鹽制”,即每年根據(jù)鹽產(chǎn)地區(qū)的產(chǎn)量和各地發(fā)賣量之多少,確定發(fā)售引數(shù),訂為“綱冊”,每年一綱,招商認引,額滿而止?!?p>  “一綱合多少引?一引鹽又有多少斤?”殳紈聽得有些糊涂,根據(jù)產(chǎn)量定額也就罷了,怎么能根據(jù)銷量定額?清朝又沒有計劃生育,誰能算得清一年添多少人口?且不說人基本上生下來就要吃鹽,即便是馬啊牛啊的離了鹽也走不了路、耕不了地吧?用常數(shù)去套變數(shù),這種額定方法怎么能準?

  “每引折鹽二百到三百斤,每年綱引數(shù)約為一百一十萬至一百二十萬間?!?p>  殳紈取整數(shù)心算了一下,按每引300斤、一綱120萬引計算,合食鹽3億6千萬斤。人口按1億計算,合每人每年3.6斤鹽,這明顯不夠吃啊!還有那腌菜的粗鹽,是不是也包含在內(nèi)了?

  “有鹽引的就是官鹽吧?”殳紈此時忽然記起后世看過的一部清朝戲,其中幾集的內(nèi)容就是打擊私鹽。

  “是。正因為私鹽犯法,所以這家人才千方百計地想求到鹽引。只是揚州當?shù)佧}商排外,使得他家四處苦求無門。這不,愣是找到京里來了?!?p>  殳紈不置可否地一笑,心道說得好聽而已,就像賊的腦門上也沒寫著我是賊?。苫贷}商,富可敵國,連自己這個后來人都聽說過。在后世上網(wǎng)時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清朝有個大鹽商吃早餐,兩個雞蛋一兩銀子一個,共計人民幣900多元。因為下蛋的母雞,喂得都是人參、黃芪、白術(shù)、大棗等。記得當時看完后,自己還和同事們互相調(diào)侃,說混得太差了,每天吃的飯還沒有雞吃得好。

  “他想求多少鹽引?”

  “三萬石?!?p>  “三萬石?折合360萬斤鹽,好大的手筆?!膘w伸手拿過鉛槧白紙,沙沙地寫著什么。末了又問道:“爹,鹽引的費用是多少?”

  “每引三兩銀子?!?p>  殳紈記下這個數(shù)字,又問向可兒:“可兒,一斤鹽多少錢?”

  “姐姐,這個我知道,”正在喂小白兔吃菜葉的珍哥兒忽然插嘴道,“一斤鹽要四十文錢,前天娘帶我上街時買過的。”

  “這么貴?”殳紈吃了一驚。

  殳基嘆道:“官鹽更貴的價錢都賣過。不過京城里物價貴,也是沒辦法的事情?!?p>  抬手撐住額頭,殳紈沉默著。好一會兒,她重新抻過一張紙,面色肅然地道:“爹,把您知道的,關(guān)于鹽的事情,全都告訴我。無論大小,巨細靡遺?!?p>  “……好?!彼坪醣混w嚴肅的態(tài)度所感染,殳基雖不清楚殳紈問這些有什么用,但人也正襟危坐著,一邊慢慢回憶一邊說了起來。

  可兒見殳紈有正事要做,便將安氏和珍哥兒領(lǐng)去了自己住的廂房。安氏憋了一肚子的話,她不敢在殳紈面前放肆,但可兒是她家自小養(yǎng)大的奴才,更何況可兒娘至今還在自己跟前伺候。因而一進了廂房,她這夫人的架子便重新端了起來。一會兒說喝茶,一會兒說吃果子;一會兒要捏肩,一會兒又要捶腿??蓛阂膊粣?,笑嘻嘻地由著她折騰。倒是頻頻被打斷玩興的珍哥兒不干了,嘟起小嘴道:“娘,您別總叫可兒,她還要陪我玩兒呢!”

  安氏一向溺愛兒子,聞言只好作罷??蓛耗贸鰮淇伺?,陪著珍哥兒玩“拉大車”。無所事事的安氏,坐在一張老舊的靈芝紋太師椅上,挑剔地打量起可兒的屋子,邊看邊嘖嘖道:“這屋子該刷刷白了,瞧這墻都成灰的了。還有這柜子,漆都掉了。哎呀,這桌子都吱吱響了?!?p>  可兒暗自翻個白眼兒,只當沒聽見,繼續(xù)哄著珍哥兒玩。安氏自言自語了半天,忽然挨近可兒,神神秘秘地問道:“可兒,殳紈真的得貝勒爺?shù)膶檰???p>  “……”可兒咬住差點脫口而出的幾個字,疑惑地問道,“夫人這話是什么意思?”

  “哼!外面都傳殳紈如何得貝勒爺?shù)膶?,可你看看你們住的這院子,又破又小不說,還朝向不正。那堂屋里除了兩把椅子一張榻是新的,剩下的家俱全是舊的。院子里也沒幾個伺候的人,上個菜還需要廚娘幫著端。粗使的就那么個小丫頭,也沒個使喚婆子。這哪兒像是受寵的樣子?人家一個妾跟前都有三五個人伺候,你主子還是皇上封的格格呢!對了,你再看你主子穿的那衣裳,還跟在家做姑娘似的,連點花紋都沒有?!?p>  聽著安氏絮絮叨叨地說這說那,可兒無語的同時,終于明白什么叫做“夏蟲不可以語冰”。主子說得對,這叫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嗯,還有審美也不同。

  堂屋里,殳紈一邊聽殳基講,一邊往紙上記著:清朝內(nèi)地產(chǎn)鹽有11區(qū),兩淮為其中之一,素有“兩淮鹽,天下咸”之稱。兩淮之鹽出于海,舊有鹽場30場,后裁為23場,其中淮南20個,淮北3個。從制鹽方法上分,淮南鹽為鍋煎鹽,而淮北鹽為池灘曬鹽。鹽行銷時分“綱引”和“食引”兩種,“綱引”是將鹽賣到遠離產(chǎn)地的地方,“每引斤輕課重”;“食引”是將鹽賣到產(chǎn)鹽地附近的地方,“每引斤重課輕”。其中兩淮“綱引鹽”主要供應六府:即鳳陽、廬州、穎州、六安、泗州、滁州。“食引鹽”主要供應二府一州,即淮安府、徐州府和海州。因揚州位于長江、運河交匯處,故而兩淮鹽場所產(chǎn)之鹽都集中于此,鹽商們也都聚居揚州,將鹽銷往六省引岸。

  朝廷在揚州設(shè)有兩淮巡鹽察院署,最高鹽務(wù)專官是“巡鹽御史”。巡鹽御史下設(shè)有從三品的“都轉(zhuǎn)鹽運使”,具體掌管引鹽的運銷、征課、錢糧支兌撥解以及各地私鹽案件、緝私考核等。兩淮鹽運使下設(shè)通、泰、淮三分司,各司下轄鹽場若干,由司官“運同”直接管轄鹽場的鹽政并負責糾察之責。各鹽場設(shè)“場大使”一人,執(zhí)掌場課收納、產(chǎn)收緝私等。兩湖兩江等引岸設(shè)有“鹽道”,負責管理引鹽銷售地的鹽運鹽銷。

  根據(jù)“綱鹽制”,只有持有“鹽引”的人才能行鹽,但每年定額發(fā)售的“鹽引”全都掌握在擁有世襲引窩的大鹽商手里。所謂世襲引窩,起于順治年間,鹽政衙門于鹽商中選數(shù)十人為總商,由總商們負責將應交國家的鹽稅及各項用費等繳齊,從而獲得各路鹽的總經(jīng)銷權(quán)利,以行運包銷食鹽的業(yè)務(wù)。

  總商們擁有半官半商的身份,并可將其持有的鹽引“永永百年”地據(jù)為窩本,因而具有世襲壟斷鹽運的權(quán)利。有的鹽商靠出租引窩就可獲取巨利??滴醵辏魏咏?jīng)費不足,揚州鹽商一次就捐出三百萬兩,得到皇上垂青??偵虃儽怀⑹跈?quán)承綱開運,權(quán)利甚大,散商若想行鹽,必需要到總商處認引方可獲準。

  朝廷規(guī)定每年鹽商運銷的額定引數(shù)是364198引,共119個州縣,其數(shù)量不可隨意增減。但鹽商認引購鹽,卻是論斤銷售。所以鹽商們力爭增加鹽引的斤數(shù),大引有兩千多斤,是朝廷規(guī)定引鹽數(shù)量的十倍。而且鹽商們總以各種理由按貴價售鹽,以求多獲鹽利。

  以上所說,都是官鹽。清朝的私鹽分為兩種:一種是不納任何餉課,逃避所有掣查的鹽觔。另一種為越界私鹽,即將官鹽銷往非規(guī)定的口岸,遂也成為了私鹽。官鹽價高,供需失衡,因而為私鹽提供了暴利空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