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鄰桌一個一身錦袍,左擁右抱的公子哥,忽然放開身邊的佳人,不斷碎碎念著。
他先是眼神漠然好似散光一般,接著瞳孔才慢慢聚焦,重新恢復,同時他口中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眼神也跟著猛然一亮,仿佛有精光蹦出。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好詩,好詩!”
他高聲贊嘆,拿起桌上的一壺酒,直接仰頭喝下,任憑酒水將他的錦緞華服弄臟他也渾然不在意。
飲罷,他放下酒壺朝李清玄走了過來。
“小先生,請問這首詩可是你所作?”
他盯著李清玄看。
“近安兄”
周公子看到對方語氣略帶恭敬地喊道,對方卻只是對他點了點頭。
那公子兩眼放光,臉帶微笑,領口上沾滿酒漬卻渾然不在意。
看著他的華服,李清玄只道暴殄天物。
不過好在他還有點欣賞水平,作為李商隱的抒情詩巔峰,《錦瑟》可是大名鼎鼎,特別是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更是千古絕句,抒情詩中頂峰。
只是李清玄突然想起了這首詩里大量用典,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鮫人、藍田,莊子和望帝。
如果沒有,那他只好生造了。
李清玄臉不紅心不跳地回道:“咳咳,是我寫的。”
那公子眼前一亮道:“先生,請受弟子陸明遠一拜?!?p> 他竟是雙手手掌前后貼合,平舉執(zhí)弟子禮朝李清玄深深一躬。
李清玄微微皺眉,他這副身子不過十五歲左右的樣子,而陸明遠明顯已經(jīng)年過二旬。
在這個長者為尊的時代,這陸明遠不過聽了他一首詩,竟然就要尊他為師著實有些讓李清玄驚訝:
“一首詩而已,不必在意,我比你小了那么多,可當不了你先生?!?p> 陸明遠繼續(xù)保持著弟子禮躬身回話:
“所謂達者為師。想我陸明遠苦讀詩書多年,卻始終不得開竅。今日聽聞先生絕句,明遠方才開竅識文。先生如此大才,如何當不得我陸明遠老師?還請老師認下劣徒,萬勿推辭?!?p> 陸明遠說的開竅識文,并不是說聽了李清玄的詩才開竅認識字,他所指的是開竅識文氣或者說浩然氣。
四千年前,文圣從書卷中感悟浩然氣創(chuàng)建儒教,從此天下人可讀書修行。
雖然儒教不過創(chuàng)建數(shù)千年,對于萬載的長生天朝而言是新興教派,但儒教發(fā)展迅速,曾一度壓制道佛兩家。
儒教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否認仙佛存在,其理念也暗合了修士的三大鐵律:‘真言’不可聞,‘真仙’不可視,‘真名’不可言。
儒教認為“人定勝天”,不拜仙佛。
因此,儒道也是修士中最不容易修行入魔畸變的一門。
當然四千年前讀書人也是存在的,浩然氣也存在,但就如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一樣,萬有引力在被牛頓發(fā)現(xiàn)前就存在,但是卻無人發(fā)覺。
也正是如此才方顯牛頓、文圣之輩的偉大。
要知道佛、道在長生天朝流傳萬載,長生天朝建立前就已經(jīng)存在,卻在文圣臨朝時期被壓制。
一圣出世,而諸仙神佛退避。
儒家修行不同于佛、道,無需修行功法,而是在文章詩詞中感受文氣,修浩然正氣。
不過儒家修行最難的,或許就是第一步,開竅。
有的天才不過束發(fā)便已開竅,而有的人窮經(jīng)皓首卻始終不入其門。
開竅后便可前往學宮,成為儒教門徒,從此踏上修行大道。
長生天朝覆壓八百玄門,設禁仙堂,玄門道教皆需有朝廷發(fā)放的度牒方可修行,私自修行乃是重罪。
當然如今這條法令已經(jīng)沒有那么嚴格,但是旁門散修的地位依舊尷尬。
四千年前文圣臨朝,建立學宮,天下人若能開竅,則皆可前往學宮,成為學宮學生。
正所謂,有教無類。
進入學宮,即被視為天朝認準的修士。
陸明遠從小好讀書,一直含窗苦讀十數(shù)載,卻始終未曾開竅,今日聽到李清玄這首詩終于開竅,他如何不興奮,如何不感激?
李清玄本就是現(xiàn)代人根本不在意年齡,既然對方執(zhí)意要拜他為師,那他也就不再推辭了。
“那好,從此以后你就是我弟子了?!?p> 陸明遠大喜:“弟子拜見老師?!?p> 接著他解下腰間玉佩,雙手奉上。
“老師,這是弟子給老師的束脩?!?p> 李清玄看向陸明遠,陸明遠目光誠摯沒有絲毫作偽。
他又看向玉佩,圓環(huán)形狀,雕著雙魚,水潤無暇,翠色欲滴。
一看便知,價格不菲。
李清玄伸出手,接過他手中的玉佩,掂量了一下,本想還給對方的,但是忽然感覺玉佩上傳來一股溫潤的感覺,將他神魂上的疲憊驅散,加速了他神魂的恢復。
原本準備放回去的手停了下來。
“陸明遠聽了我抄的一首詩開竅,自己拿他一塊玉佩,倒也拿得?!?p> 李清玄心想。
接著,他想要給陸明遠弟子禮,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畫筆和銀子外什么都沒有。
畫筆他用不上,銀子更不可能給。
于是李清玄端起一杯酒道:“今日為師也沒有給你準備什么禮物,就送你這杯酒吧?!?p> 路明遠當下大喜:“尊者賜,不可辭?!?p> 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飲罷,他接著道:“老師,鮫人淚珠、藍田生煙,近安尚知,而莊生夢蝶,那是道家仙人莊周悟道的典故,可這望帝又是指什么?”
來了來了。
李清玄先喝了杯酒,掩飾尷尬,組織語言開始瞎編。
“那是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上面記載上古有一個叫蠶從的國度。蠶從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竟是豎直向上?!?p> 幾人沒有注意到從李清玄開始講述,特別是提到“蠶從”的時候,角落里一個客人陡然將目光投向他們這邊,眼睛瞳孔化作豎瞳。
“在繼任幾個王皆羽化登仙后,望帝繼位。望帝十分賢明,關心人民,鼓勵農(nóng)桑。但是蠶從經(jīng)常發(fā)洪水,望帝十分困擾。一年,有一具男尸竟是逆流而上,漂到蠶從,人們覺得奇怪便將他撈了起來。
結果男尸竟是活了過來,望帝聽聞后便召見此人。此人叫鱉靈,兩人相見如故,望帝見他有才便任命他為丞相,命他治水。鱉靈治水有功,望帝又將帝位禪讓給鱉靈,是為開明帝。
望帝則歸隱潛修,結果開明帝卻趁機占有了望帝的妻子,開明帝大權在握,望帝無可奈何,悲憤而死,死后化作杜鵑日夜哀鳴直至啼血?!?p> 講罷,路明遠和周公子皆是沉浸在李清玄講述的故事中,特別是周公子,簡直自己都要變成了啼血杜鵑。
角落里那個客人起身望了李清玄一眼,而后離開聞香樓。
三人又一起喝了幾杯酒后,路明遠起身向李清玄告辭:“今日弟子聞詩開竅,實乃大喜事,還請老師容弟子先行回家,向父母報喜。”
“去吧,去吧?!?p> 李清玄隨意地對他擺了擺手。
“老師,弟子告退了?!?p> 陸明遠躬身一禮,接著在離開前又拍了拍周公子的肩膀。
看著陸明遠離開的背影李清玄暗自嘆了口氣。
“為啥我抄詩,開竅的是他不是我?下次抄詩還是要注意點,別再出現(xiàn)這種用典的疏漏了?!?p> 不過李清玄感覺陸明遠這徒弟倒是不錯,李清玄當然不只是給他一杯酒,今后他是真的把他當成弟子。
“實在不行多給他抄兩首詩?!?
白子京
感謝書友“寒十一”的打賞,雖然只是100起點幣,但是是第一個打賞本書的讀者,很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