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曾在網(wǎng)上看到過,說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牙刷,雖然沒有牙膏,卻也有了牙粉。幾次來都沒看到,還以為這個大葉朝沒有。沒想到今天讓她看到,說什么也要每人買一支回去。
“牙刷多少錢一支?”李紫玉有些激動地問道。
福掌柜哈哈笑道:“小姑娘挺有眼力的哈,這是我新進來的貨,你是第一個買主。這樣,給你個進貨價十五文,我賣價可是二十文。你買多少?”
“給我拿六支,呃,七支。”原來沒有想象的貴,李紫玉想起了住在家里的病人,也不知什么時候走,就多買一支好了。
福掌柜的拿了七支牙刷,五塊皂角,問李紫玉還買什么。
“牙粉怎么賣?”李紫玉問。她是想著既然買了牙刷,怎么也得配套才行。
“牙粉一罐二百文?!备U乒窕氐?,并轉(zhuǎn)身從貨架子上捧下一個粗瓷罐。
李紫玉看著這粗瓷罐,伸手抱住掂了掂,也就二斤吧。就說要一罐。想起家里的蠟燭不多了,就又買了兩包。一包十根蠟燭,兩個屋里用兩包蠟燭也就用十天。
福掌柜算了總賬,七只牙刷十五文一支一百零五文,五塊皂角四十文一塊整二百文,牙粉一罐二百文,兩包蠟燭二十文一包四十文,總共花了五百四十五文。
李紫玉歡歡喜喜的付了帳,走出了老家雜貨鋪。
走出來的李紫玉忽然看見車夫瞇著眼睛好像在打量著什么,她想再看的時候,就又恢復(fù)了他的面無表情。
李紫玉上了車又指揮著面癱車夫去了吉祥布莊。
吉祥布莊里有幾名婦人正在看布料,小伙計正在口若懸河機靈的推薦。站在另一邊的祥嫂見李紫玉進來,忙滿面堆笑的走過來。
“小姑娘,今天買點什么?”
李紫玉看著祥嫂說道:“祥嫂,我想買一種做內(nèi)衣的布料,軟一點的?!?p> 祥嫂回身給她拿了一匹布料放在柜臺上:“這個怎么樣?”
祥嫂拿的這匹布料是乳白色里夾雜著粉色小花,給人一種清清亮亮的感覺。
李紫玉用手摸了摸,布料不僅結(jié)實還挺柔軟的,摸著也舒服。想想家里的六口人,也不知買多少。就問祥嫂:“這樣的一匹布,大人做內(nèi)衣夠用嗎?”
祥嫂肯定的點點頭:“滿夠用,就是高高大大的漢子,一匹布也夠用了?!?p> 李紫玉心中有了數(shù),打算買十二匹這樣的布。多余出來的布料,就等以后做襪子用。
“一匹多少錢?”李紫玉問。
“這個貴一點,要八百文?!毕樯┯行┎缓靡馑嫉恼f。她知道這個小姑娘家境艱難,從她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看出來。
李紫玉感覺后槽牙有些疼,這也太貴了吧。想了想還是下定了決心說:“給我拿十二匹。”
祥嫂一聽,眉開眼笑的回身拿布匹。
李紫玉想想,弟弟妹妹年前還得每人做一雙棉鞋過年穿,過了年,就得每人做一雙夾鞋,得用大量的布頭。就和祥嫂說了要兩袋子碎布頭,兩袋子碎棉花,祥嫂自然連連答應(yīng)。
祥嫂把十二匹布、兩袋碎布頭、兩袋碎棉花的帳算出來,十二匹布一匹八百文是九兩六百文,兩袋碎布頭五文一包一共十文,兩袋碎棉花十五文一斤一共是三十文,總共是九兩六百四十文。
李紫玉付了銀子后,就從懷里摸出了布偶遞給祥嫂:“祥嫂,你看,這是我用碎布頭做的。這個有些小,如果你這里能帶著幫我賣,我會做得精致些,也大些?!闭f完,有些忐忑地看著祥嫂。
祥嫂拿著手里的布偶驚奇的看著,這個布偶的樣子還真是特別,還從來沒看見過。不過她想了想,還是說:“你這個布偶的樣子真的不錯??墒悄阋仓?,我這里就是賣布,來的都是婦人,有時也來些姑娘小姐的,我也不敢說能不能賣出去?!?p> 李紫玉了解的點點頭:“我知道,祥嫂。這樣,我把這兩個布偶先放在這里,不管賣多少錢,我都給你兩成的分成。過兩天我再來,如果真能賣錢,我再大批量的送貨。樣子、做工、大小都會比這個要好,你看怎么樣?”
祥嫂一聽有兩成的分成,也不是很麻煩,自己賣布時順帶多一嘴就行了,也就同意了。
李紫玉讓祥嫂把買的布料、碎布頭、碎棉花用油布袋子裝好,祥嫂油布袋子也沒要錢,算是白送她。
李紫玉抱著買的布料、碎布頭和碎棉花,高興地告別了祥嫂,上了馬車。隨后,馬車拐入東巷的杏壇路,那里有一家有名的書肆松筠閣。
李紫玉今天想去書肆買些筆墨紙硯,再買些正規(guī)的啟蒙書。家里的弟弟妹妹要正式啟蒙,一開始就要學正規(guī)的啟蒙書,將來進入私塾也能趕上進度,不會做無用功。
松筠閣在杏壇路的路北,是一家不大的書肆,卻因為書目齊全而遠近聞名。
李紫玉從車上下來時,就見到松筠閣門口有不少身穿長袍,頭戴儒生巾書生打扮的人進進出出。
李紫玉走進松筠閣,見里面是三間打通的明間,東、西、北三面墻和中間空地上都有高高的書架,書架上分門別類的放著各種書籍。門口放置著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名四十余歲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不停的算著賬目。桌子前幾名書生拿著幾本書正在等著算賬。
見李紫玉進來,幾名書生詫異的互看了一眼,但都沒說話。
書肆里,有幾名學生打扮的少年公子在分頭查找書籍,也有幾名書生在一旁靜靜地看書。
李紫玉避開他們,圍著書架尋找著需要的書籍。發(fā)現(xiàn)被稱為四書的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jīng)有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什么的都挺全的。她除了想給弟妹們買啟蒙書,也想買本游記、史學方面的書。主要是想要了解這個大葉朝的發(fā)展史,大葉朝以前是什么朝代,為什么會有這個大葉朝。
在書架上,李紫玉找到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也找到了一本游記叫【博物廣志】,只是這本【博物廣志】在書架的上面,她長得矮小夠不到。她伸了幾次胳膊,就差了一點點。她剛想叫書肆掌柜的,就見旁邊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把她想要的書拿了下來,遞給她。
李紫玉見是一個濃眉大眼、英武俊氣的少年公子,忙躬身道謝:“謝謝公子!”
“不客氣!”少年公子沖李紫玉笑笑,就走到了一邊。
書肆里,有兩個書架上擺放著筆墨紙硯,分上中下三等,價格也高低不同。
李紫玉拿了兩刀差等宣紙、兩支中等的毛筆、四支差等的毛筆、一個中等硯臺、一塊中等墨,加上選好的書,來到門口結(jié)賬。
那中年掌柜的,噼里啪啦的撥了一通算盤,報出數(shù)字:“【三字經(jīng)】一兩銀子、【百家姓】一兩銀子,【千字文】是一兩半銀子,兩刀差等宣紙二百文,兩支中等毛筆一兩銀子,四支差等毛筆八百文,一個中等硯臺二兩銀子,一塊中等墨一兩銀子,總共是八兩五百文?!?p> 李紫玉聽了直吸氣,多虧臨來時帶的錢多,自己身上也有點碎銀,要不還真的不夠。
李紫玉付了賬,神情郁郁的出了書肆。
不論哪朝哪代,念書還真的是燒錢的事。看來掙錢是必須的,而且是越多越好??勺约壕瓦@點能耐,還真想不出掙錢的道道。但愿火鍋城能開起來,不說多紅火,只要能供上弟弟們上學就行。家里的三百兩,她打算明年買點地。一大家子六口人就一畝地,這不是開玩笑嘛?怎么都得買幾畝地把肚子吃飽,這是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她必須要保障。
那個面癱車夫見李紫玉出來,就上前接過李紫玉手里的書放進車里。李紫玉上了車對車夫說了聲:“車夫叔叔,南門菜市場?!?p> 車夫沒吭聲,鞭子在空中一生脆響,車子就駛出了杏壇路,徑直向南門駛?cè)ァ?p> 到達南門附近時,李紫玉讓車夫停在了一塊開闊地,這里是停車收費的地方。
李紫玉下了車,從車上解下了竹筐,自己一人去了菜市場。這次買的東西都很埋汰,她打算放在竹筐里,照舊綁在車外,她不想把人家的車給弄臟了。
菜市場里照舊熱熱鬧鬧的,各種攤位前幾乎都站滿了人。
她首先到了肉攤,還是在那個長相粗狂的漢子攤前,李紫玉買了五斤豬油。
上次買的豬油都快吃完了,李紫玉每次炒菜都放不少。她主要考慮的是弟妹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想慢慢地把弟妹們的身體調(diào)理好。在古代,身體很重要。主要是古代的藥很貴,一般人也吃不起。
李紫玉買了五斤豬油后,又買了一副豬下水、四根大棒子骨。瘦肉這次沒買,家里的鹿肉、野雞肉還有不少,并不需要買瘦肉。讓李紫玉滿意的是豬下水,這副豬下水是紅白下水,也就是腸子、肚子、心、肝、肺齊全,才花了二十文。
五斤豬油花了七十五文,大棒子骨沒花錢,是屠夫搭給她的,總共才花了九十五文。
謝謝書友140618135223371親的連續(xù)打賞!謝謝親的平安符!謝謝!
謝謝曉曉村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