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驚世隱秘
“臭小子,打贏了不承認,你讓人家姑娘如何自處?這不是把人家往死路上逼嗎?”
韋一笑不知何時來到江小流面前,拎著他的脖子走到原位。
江小流壓根就沒有反抗的余地,再次被制住穴位扔回椅子上。
“我!”
“我什么我?忘記你在王府干的好事了?是不是再逼死一個你才甘心?”
韋一笑冷笑一聲,封了他的啞穴,而后沖拓跋寶云一抱拳道:“拓跋老兄,讓你見笑了,我這徒弟沒個正經(jīng),我時常也是非??鄲?,不過此子向來是一諾千金,既然打贏了,那就請拓跋老兄稍安勿躁,我這就安排人選個黃道吉日,而后八抬大轎明媒正娶,讓你的掌上明珠風風光光的嫁入我青魔宗去?!?p> “哈哈哈,老夫能有青魔宗這個親家,倍感榮幸,諸位英雄,既然我的寶貝女兒心有所屬,這位少俠也按照約定打贏了她,那么老夫宣布,本次比武招親大會到此結束,稍后請移步,老夫不但為各位準備了西域特色酒宴,還有厚禮奉上,請!”
說罷,便有近百名侍從魚貫而來,引導正魔兩道人士前往赴宴。
韋一笑瞪了江小流一眼,一個閃身來到正在痛哭流涕的拓跋翰雅面前,掏出一枚青金色的匕首道:“閨女呀,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既然嫁給我的徒兒,那就是我的兒媳,這枚誅仙刃,乃是以天外隕鐵打造而成,削鐵無聲、吹毛利刃,可謂是世間罕有的防身利器,就贈與你做見面禮吧。”
見拓跋翰雅仍在抱頭痛哭,他爹飛身上臺,沖韋一笑抱拳道:“親家真是客氣,此寶早有耳聞,不曾想被你收藏,如此貴重的見面禮,蝠王當真不愧是一方霸主呀!”
“呵呵,老兄說笑了,這閨女頗對老夫脾氣,區(qū)區(qū)薄禮不成敬意!”
韋一笑輕輕一拋,拓跋寶云身旁的下人眼疾手快,趕忙恭恭敬敬的接過立在一旁。
“行了,你的閨女你自己哄吧,老夫帶那混小子吃酒去!”
見韋一笑拎著江小流凌空而去,拓跋寶云無奈的看了一眼哭的梨花帶雨的親閨女,搖頭苦笑,蹲下來好生安撫。
酒足飯飽之后,神駝山莊當真是給足了贈禮,正魔兩道非常滿意,紛紛告辭而去。
不過韋一笑卻被拓跋寶云單獨留下,另開一席。
“老兄,你這是何意?”
韋一笑看了看四周,空無一人,連江小流都給專門安排了廂房,分明這是有什么要事想要與他商談。
“嘿嘿,在下聽說,蝠王每年搜尋天下珍惜藥材,而我西域雖然比不上大明富庶,但其中有兩味卻是我西域獨產(chǎn),因此在下特意為蝠王搜尋了幾副,不但如此,以后此藥就交給在下收集,并免費贈送,還望蝠王不要推辭!”
“哦?此話當真?”
韋一笑趕忙打開桌上的兩個盒子,果然一奇花,一異草,正是他伏魔丹需要的主藥,而且看年份也遠遠超過,如若煉制伏魔丹,應該還能提高不少藥效,減少幾分丹毒。
數(shù)十年來,韋一笑到處差遣門人弟子搜尋各類珍惜藥材,煉制伏魔丹修煉《伏魔九剎》,耗費甚大倒是其次,關鍵有價無市,一年比一年難尋,特別是這兩位主藥,生長環(huán)境極其苛刻,且是西域獨有,即便是韋一笑親自搜尋,也是費時費力收獲寥寥。
以至于近些年來丹藥的丹毒越來越大,不得已才找上昔日仇家,吸食武道高手強大的氣血降服魔火戾氣,搞得天怒人怨,名聲日漸狼藉。
“老兄真是客氣,你讓我怎么謝你呢?”
“哈哈哈,蝠王何必與我客氣,我們兩家已結秦晉之好,都是應該的應該的嘛!”拓跋寶云又從袖袍中珍而重之的取出一個長匣子,輕輕的放在韋一笑身前,接著道:“此物,正是小女最為珍貴的嫁妝,沒有之一,還請蝠王笑納。”
“呼!”
老練深沉如韋一笑,見到這個匣子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氣,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緩緩打開長匣,其中有一卷不規(guī)則的寶圖。
此物看不出什么材質,但卻堅韌異常,韋一笑微微發(fā)力卻不能傷其分毫,其上描繪之物更是令人驚心動魄,不敢置信。
眾所周知,大明朝之前,是一個叫做后唐的王朝。
此朝開國皇帝卻是一個和尚,從傳說中的中州天朝大唐而來。
此人本名無人得知,不過卻留下了九陽法師的名號。
當時天下大亂,九陽法師以一己之力,短短一年之內(nèi)鎮(zhèn)壓八荒六合,整合天下武林,成立聞名天下的光明神教,而后帶領教眾和天下武林人士組成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平定河山,創(chuàng)立大唐王朝。
然而因為中州天朝的國號也是大唐的原因,所以史書中稱其為后唐。
九陽法師立國之后,將皇位傳給了隨他征伐四方的心腹大將,便歸隱深山,至今已經(jīng)五百余年了。
當時后唐強大無比,萬國來朝,蠻夷番邦無人膽敢襲擾,可惜后唐刑罰嚴苛,暴政如山,不過區(qū)區(qū)二世就已經(jīng)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志士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光明神教的副教主朱元璋篡奪神教教主之位,并利用神教勢力,一路勢如破竹,歷時八年,終于推翻九陽法師建立的后唐王朝,立都北平,改國號大明。
當年后唐岌岌可危,不知派出去多少探子,還張榜立下高額的懸賞,遍尋天下,也無人能夠找到九陽法師,盛極一時的光明神教也四分五裂,天下武林也不服現(xiàn)任國主,無人聽其號令,哪怕是京都大興被滅,也不見九陽法師出山相助。
隨著后唐的覆滅,九陽大師也漸漸成為傳說。
可不知從何時起,江湖上突然流傳出一則驚天隱秘。
當年九陽法師歸隱山林,掏空山腹,建立中山寺隱居修行,而得知此地具體位置的只有后唐皇帝,可惜后唐二世而亡。
傳出此消息的據(jù)說是當年后唐一世皇后的族人因為家中貧困不堪,這才拿出祖上代代流傳,記載有中山寺位置的寶圖出來變賣,沒想到卻引起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腥風血雨。
此寶圖一出就有人質疑,可惜還是低估了江湖人的貪念。
正魔兩道聞風而動,拼死廝殺十余年,死傷無數(shù),牽連無辜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一度要依仗大明朝廷出動大軍才能強行鎮(zhèn)壓。
之后風波漸平,傳聞那張寶圖也在搶奪中被撕成六份,分別被正魔兩道和大明朝廷所得。
韋一笑因為在一次機緣巧合之際,找到了后唐時期關于記載九陽法師的民間野史,傳說九陽法師的武道至剛至陽,百毒不侵,可克制一切陰邪,正好可以根治他《伏魔九剎》的致命缺陷。
經(jīng)過十幾年的不斷努力,韋一笑已經(jīng)暗中搜集了其中兩份寶圖,加上拓跋寶云手中的這一份,他一人就獨得三份,已經(jīng)是完整寶圖的一半了。
試問韋一笑又如何不激動的失態(tài)呢?
稀飯涼嘍
前期的第一個主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