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世界的規(guī)則,就是強者為尊。
方丈必定是少林寺明面上的第一高手,六院首座必定是少林寺明面上排名前十的高手。
花費大量時間修煉,就意味著只有少量時間鉆研國術理論。
剛剛獲得百余年國術理論知識的莫問劍,雖然實力遠遠不如方丈和六院首座,但知識水平卻有著碾壓性優(yōu)勢。
莫問劍情不自禁生出了一種優(yōu)越感,就如同高中的學霸遇見了初中的學渣。
“你們都是名震江湖的高手,卻依舊覺得洗髓經(jīng)晦澀難懂,實力低微的普通僧眾,想必更加難以理解。明日我在達摩堂開壇講經(jīng),凡是少林僧眾皆可來聽!”莫問劍現(xiàn)在底氣十足,因此說話的時候,顯得非常自信。
“佛子普度眾生,實乃少林之幸,實乃武林之福??!”羅漢堂首座站出來,不輕不重的拍了一記馬屁。
“關于洗髓經(jīng)的事情,我們明天再說,現(xiàn)在來說一說關于你們的事吧!”莫問劍說話的時候,坐在了蒲團上。
“還請佛子解惑!”幾位高僧跟著坐在了蒲團上,不約而同看向了莫問劍。
“方丈,你身高幾尺?”莫問劍首先看向了行善方丈。
“回佛子,貧僧身高八尺!”行善方丈想也沒想,立刻回答道。
“菩提堂首座,你身高幾尺?”莫問劍轉(zhuǎn)頭看向了菩提堂首座。
“回佛子,貧僧身高七尺!”菩提堂首座沒有半點遲疑,同樣立刻回答道。
“但凡修煉秘籍,都寫著丹田位于臍下三寸,你們的丹田恰好位于臍下三寸嗎?”莫問劍掃了幾位高僧一眼,繼續(xù)詢問道。
“貧僧的丹田位置,略大于三寸!”行善方丈想了想,不太確定的回答道,畢竟沒有誰會專門去測量這個問題。
“貧僧的丹田位置,應該是略小于三寸!”菩提堂首座略微遲疑了片刻,用不太確定的語氣回答道。
“盡信書,不如無書。按照秘籍修煉,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誤差。如果有高手指點,勉強還能糾正一些明顯的錯誤,如果沒有高手指點,就只能按部就班繼續(xù)錯下去了。有些人明明天賦絕佳,偏偏修煉進度差強人意,大都是因為照貓畫虎,不懂得功法的真諦!”這是莫問劍花費一生時間,才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教訓。
“這……達摩祖師親手撰寫的功法原本,再加上歷代高僧的注釋的心得體會,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吧?”達摩堂首座非常崇拜達摩祖師,堅信達摩祖師同樣是佛陀轉(zhuǎn)世,雖然顧及到莫問劍的佛子身份,但還是站出來力挺達摩祖師。
“一千個武僧心中,有一千個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親手撰寫的七十二絕技,在不同武僧眼中有著不同的佛法真意,就如同少林寺入門羅漢拳,有的武僧覺得羅漢拳只是基礎武學,有的武僧覺得十八羅漢拳,代表的是十八羅漢,每一招都是奧妙無窮,練到最高境界,左手降龍,右手伏虎,雙手齊出,便是降龍伏虎大力神通!”達摩祖師創(chuàng)建了少林寺,在少林寺議論達摩祖師,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合適的事情。莫問劍把話題,從達摩祖師身上轉(zhuǎn)移開來。
“還請佛子明示!”羅漢堂首座聽得云山霧繞,不知道莫問劍究竟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同樣一本功法,身高八尺的高僧注釋,身高八尺的武僧修煉起來得心應手,身高六尺的武僧就會覺得非常別扭。少林七十二絕技是一樣的,但修煉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武僧是不一樣的。你們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對功法進行細微調(diào)整,直到功法契合度無限接近百分之百!”莫問劍下意識看向了行善方丈,因為兩人的主修功法都是易筋經(jīng),所以莫問劍清晰的發(fā)現(xiàn),行善方丈的易筋經(jīng)有些瑕疵。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貧僧悟了!”行善方丈大笑一聲,顧不上什么高僧形象,迫不及待的擺出了易筋經(jīng)的動作。
每一個動作的細微調(diào)整,都讓易筋經(jīng)的契合度略微提升。
易筋經(jīng)契合度的不斷提升,讓行善方丈的氣血接連暴漲。
行善方丈修煉易筋經(jīng)幾十年了,每一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
一遍易筋經(jīng)調(diào)整完畢,契合度便已經(jīng)無限接近百分之百。
“轟!”
行善方丈體內(nèi)的氣血,達到了某種極限。
伴隨著一聲轟鳴,氣血發(fā)生了質(zhì)變。
氣血透體而出,形成了一層護體罡氣。
看到這一幕,六院首座情不自禁瞪大了眼睛。
罡勁國術宗師,乃是站在世界頂端的強者。
護體罡氣堅不可摧,即便是大炮轟擊也無法洞穿。
唯有同等級的罡勁國術宗師,才有可能擊穿護體罡氣。
滿清王朝制霸天下的最大依仗,就是八位達到罡勁境界的旗主。
“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卷經(jīng),佛子的一句提點,勝過貧僧的十年苦修,成道之恩無以為報,日后佛子若有什么吩咐,貧僧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絕對不皺一下眉頭!”行善方丈突破瓶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莫問劍表忠心,這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確。
“此乃方丈厚積薄發(fā),本座實在是不敢居功!”莫問劍非常清楚,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狂妄自大,因此顯得非常謙虛。
“方丈成為罡勁國術宗師,固然是一件喜事,但佛子覺醒了更多的前世宿慧,才是少林寺真正的福源??!”菩提院首座原本是沒有希望成為罡勁國術宗師的,但行善方丈的成功案例,讓菩提堂首座看到了逆天改命的機會。
“按照少林寺的規(guī)矩,一旦成為罡勁國術宗師,就必須急流勇退。貧僧決定立刻辭去方丈之位,成為佛子的專職護道者!”行善方丈說話的時候,把代表方丈大權(quán)的九錫禪杖,放到了如來佛像前的供桌上。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誰來繼任方丈之位,懇請佛子示下!”按照少林寺的規(guī)矩,應該是六院首座共同推舉下一任方丈的人選,現(xiàn)在六院首座把選擇權(quán)交給了莫問劍。
“就讓行苦大師繼承方丈之位吧!”莫問劍想了想,最終決定選擇行苦大師。
“善!”六院首座相互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點了點頭。
行苦大師把莫問劍帶回了少林寺,成為了少林寺百年以來最大的功臣。
這么多年來,少林寺的修煉資源,對行苦大師完全開放。
行苦大師的實力,雖然距離罡勁國術宗師尚有一段距離。
但在明面上,已經(jīng)是少林寺的牌面之一了。
縱然排名不到前十,也不會低于前二十。
行苦大師只要學會了鎮(zhèn)寺絕學易筋經(jīng),再加上莫問劍的親自指點,想必很快就會成為少林寺明面上的第一高手。
這么做雖然摻雜著私心,但并不違背少林寺的規(guī)矩。